【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十 婦人門上 臨蓐65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2 12:2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十 婦人門上 臨蓐655

 

 

─ 方。

 

以蓖麻油潤紙捻。

 

點燈吹滅。

 

將煙熏鼻中,其腸即上。

 

下死胎法 子死腹中者,或熱病傷胎,或顛仆高墜,或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或胎肥氣滯。

 

惡露已盡。

 

致胎乾子死。

 

身冷不能自出。

 

須驗產母面赤舌青。

 

腹中陰冷重墜。

 

是其候也。

 

然不若見紫黑血塊血縷。

 

尤為確候。

 

至若爪甲與舌俱青。

 

腹脹氣喘。

 

口中臭氣者危矣!急令穩婆動手。

 

以法下之。

 

遲則不救。

 

古法雖有童便調朴硝半兩,及平胃散水酒煎調朴硝。

 

虛寒用理中湯倍參煎調芒硝等法。

 

然有時輒應。

 

有時不應。

 

良由產母元氣盛衰不同。

 

能行藥力與不能行藥故耳,亦有產難有兩兒一死一生者。

 

千金用蟹爪一升。

 

甘草二錢。

 

阿膠二兩。

 

以流水先煮蟹爪、甘草。

 

去滓內阿膠烊化服之。

 

血凝不下。

 

加桂心三錢。

 

藥入。

 

死者即出。

 

生者即安。

 

神驗,此千金法。

 

取蟹能散血,而爪觸之易脫。

 

物類相感之應也。

 

又有子死腹中。

 

用黃牛屎塗母腹上立出者。

 

又有取灶心黃土為散。

 

酒服二錢匙立出者。

 

又有以夫尿煮沸服之者。

 

又有以冬葵子(即向日葵子。)

 

半升。

 

阿膠三兩。

 

煎服者。

 

又有用甘草、筒桂、蒲黃、香豉煎成。

 

入雞子一枚調服者。

 

若冬月胎死堅硬。

 

腹中覺冷。

 

用香桂散加烏頭,及黑神散、黑龍丹,皆可應用。

 

內外有邪者。

 

五積散最宜。

 

若死胎及胎衣惡血上逆。

 

搐嘔昏暈。

 

用小便乘熱灌之。

 

但得一口下咽節止。

 

若面赤舌青。

 

子死母活。

 

面青舌赤。

 

母死子活。

 

唇青吐沫,或面舌俱青。

 

子母俱亡。

 

陸斗岩治一婦。

 

有胎四月。

 

墜下逾旬。

 

腹脹發熱。

 

氣喘面赤。

 

口鼻舌青黑。

 

診之其脈洪盛。

 

曰。

 

胎未墜也。

 

面赤者。

 

心火盛而血乾也。

 

舌青口鼻黑。

 

肝氣絕而胎死矣!內外皆曰。

 

胎墜久矣!復診。

 

色脈如前。

 

以蛇蛻煎湯。

 

下平胃散加芒硝、歸尾。

 

服之須臾。

 

腹鳴如雷。

 

腰腹陣痛。

 

復下一死胎而愈。

 

胎衣不出 臍腸墜斷。

 

惡露入胞。

 

脹大不能出者。

 

二味參蘇飲童便和服。

 

壯實人。

 

失笑散以消瘀血。

 

甚則平胃散加朴硝下之。

 

胞衣不下。

 

古法用蛇蛻一條。

 

香油燈上燒研。

 

入麝香為末。

 

童便調服,或加蘄艾、阿膠、蘇木各一錢。

 

麥芽末打糊為丸。

 

名烏金丸。

 

難產及死胎不出。

 

俱童便服之,亦有單用蛇蛻酥炙為末。

 

童便下一錢匙者。

 

千金治胞衣不出。

 

胞爛喘急欲死。

 

用牛膝湯服之即下。

 

妊娠肥盛多痰。

 

阻逆氣道而致產難,及子死胎乾,或子下而胎衣不出。

 

半夏為散。

 

尿服方寸匙。

 

連進三服。

 

並用吹鼻取嚏。

 

以激動關竅。

 

大妙。

 

常見下死胎胞衣用朴硝等法。

 

非惟不效,即使得下。

 

胃氣大傷。

 

往往不能收功。

 

丹方用蓖麻子肉。

 

研塗母右腳心。

 

胞下急洗去。

 

緩則腸亦出矣!今人以產婦頭發。

 

入口作嘔。

 

胎衣自出,其法甚效,如不出。

 

反逆上者必死。

 

交骨不開 陰門不閉 子宮不收 三者皆元氣不足。

 

交骨不開者。

 

加味佛手散。

 

助其血氣。

 

補而開之。

 

古法用加味芎歸湯,即佛手散加龜板灰、血餘。

 

每見服此藥者。

 

惡血凝滯。

 

反成不救。

 

惟大劑人參、童便入芎、歸劑中。

 

助其血氣。

 

開闔之功立致也。

 

若見切牙昏暈。

 

急以熱小便灌之。

 

稍遲則無濟矣!若元氣不虛者。

 

只用佛手散、小便服之。

 

單用小便亦得。

 

人參不必也。

 

陰門不閉者。

 

十全大補倍參、桂補斂之。

 

若初產腫脹,或 痛而不閉者,當用逍遙散加荊芥、牡丹皮。

 

切忌寒涼。

 

子宮不收者。

 

補中益氣加酒炒白芍一錢。

 

肉桂五分。

 

補而舉之,或助以外治之法,如蓖麻子貼頂心之類。

 

薛立齋治一婦。

 

子宮脹大。

 

二日方入。

 

損落一片如豬肝。

 

已而面黃體倦。

 

飲食無味。

 

內熱晡熱。

 

自汗盜汗。

 

用十全大補二十餘劑而愈。

 

仍復生育。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1: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