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7-10 12:16 編輯
【西拉雅風管處 發現二種螢火蟲新物種】
更新日期:2011/06/10 09:55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進行螢火蟲調查傳出好消息。
一度被懷疑在台南地區已經滅絕的保育類螢火蟲(黃胸黑翅螢)又再度現身,而且還找到2種螢火蟲新物種。
西拉雅風管處表示,在一個已經被廣泛墾殖的農業區環境中還能有保育類昆蟲,並找到新的物種,是彌足珍貴的發現,也意味風景區境內仍有相當豐富的生物資源。(龐清廉報導)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涵蓋台南市東半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嘉義縣大埔鄉,是臺灣面積第二大的國家風景區,地形主要是淺山丘陵。這片土地多半已成為農業區,還包括烏山頭和曾文水庫。雖然遍佈農業區,但區域內動植物生態仍極為豐富。
今年,西拉雅風管處委託專家進行螢火蟲資源調查,發現卅一種螢火蟲,其中,有兩種可以確定是科學上新發現的物種,另外二種將再進一步確定。
研究人員並且找到一度被懷疑在台南地區已經滅絕的保育類螢火蟲<黃胸黑翅螢>,對一個開發歷史久遠的地區來說,螢火蟲物種有如此多樣性是非常難得。
參與調查的鄭明倫博士表示,兩種新發現的螢火蟲都屬於雙櫛角螢屬,其中的一種陸續在區域內多個調查地點都有發現,因此取名為<西拉雅雙櫛角螢>,這也是全台第一個以國家風景區名字(西拉雅sirayanus)命名的螢火蟲。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進一步指出,以目前資料統計,台灣已經有學名的螢火蟲原本有五十四種,如果將過去幾年在全臺各地調查中發現到的新物種,加上在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新發現的四種,台灣的螢火蟲種類數將一舉達到七十大關。
而強化螢火蟲復育計畫,西拉雅風管處今年度將在關子嶺、大埔與南化三個地區舉辦十二場的解說課程,希望能讓社區民眾更了解自身社區的螢火蟲資源,並在課程的討論中尋求社區對賞螢規範、護螢與生態旅遊利益共享的共識。
(照片:西拉雅雙櫛角螢-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t2b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