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三之二】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恩之殺也。
聖人因殺以制節。
不怠,哭不絕聲也。
不解,不解衣而居不倦息也。
○解,佳買反。
期音基。
之殺,色戒反。
解衣,古買反。
此喪之所以三年,賢者不得過,不肖者不得不及,此喪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
《書》曰「高宗諒闇,三年不言」,善之也。
諒,古作「梁」,楣謂之梁。
闇,讀如鶉鵪之鵪,闇謂廬也。
廬有梁者,所謂柱楣也。
○肖音笑。
諒闇,依注「諒」讀為「梁」,「鵪」,烏南反,下同,徐又並如字。
案:徐後音是依杜預義。
鄭謂卒哭之後,翦屏杜楣,故曰「諒闇」,闇即廬也。
孔安國諒為「諒陰」,諒,信也;
陰,默也。
楣音眉。
鶉音淳。
柱,知主反。
王者莫不行此禮,何以獨善之也?
曰:高宗者,武丁。
武丁者,殷之賢王也。
繼世即位,而慈良於喪。
當此之時,殷衰而復興,禮廢而復起,故善之。
善之,故載之《書》中而高之,故謂之「高宗」。
三年之喪,君不言。
《書》云:「高宗諒闇,三年不言。」
此之謂也。
然而曰「言不文」者,謂臣下也。
「言不文」者,謂喪事辨不,所當共也。
《孝經說》曰:「言不文者,指士民也。」
○衰,色官反。
復,扶又反,下文同。
文如字,徐音問。
辨,本又作辯,同皮莧反。
共音恭。
禮:斬衰之喪,唯而不對;
齊衰之喪,對而不言;
大功之喪,言而不議;
緦、小功之喪,議而不及樂。
此謂與賓客也。
唯而不對,侑者為之應耳。
言,謂先發口也。
○唯,余癸反,徐以水反,注同。
齊音咨,本又作。
侑音又。
為,於偽反。
應,應對之應。
父母之喪,衰冠、繩纓、菅屨,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練冠,三年而祥。
[疏]「始死」至「而祥」。
○正義曰:此一節覆明前經四制之中節制之事。
以禮之大體,喪之三年為限節之事,故重明之。
○「三日不怠」者,謂哭不休怠。
○「三月不解」者,謂不解衣而居。
○「期悲哀」者,謂期之間,朝夕恆哭。
○「三年憂」者,謂不復朝夕哭,但憂戚而已。
○「恩之殺也」者,自初以降,是恩漸減殺也。
○「聖人因殺以制節」者,言聖人因其孝子情有減殺,制為限節。
「此喪之中庸也」者,庸,常也。
言三年之喪,「賢者不得過,不肖者不得不及」,是喪之中平常行之節也。
○「故王者之所常行也。
《書》曰:『高宗諒闇,三年不言』,善之也」,引《書》者,明古來王者皆三年喪。
諒,讀曰梁。
闇,讀曰鵪,謂廬也。
謂既虞之後,施梁而柱楣,故云諒闇之中,三年不言政事。
「善之」者,言是古人載之於《書》,美善之故也。
○「王者莫不行此禮,何以獨善之也」,記者自設問古人獨善之意。
「曰高宗者,武丁」者,記者還自釋獨善高宗之意。
○「武丁者,殷之賢王也」者,中興殷世,故曰「賢王」也。
○「故載之《書》中」者,言以古人善此高宗,載於《書》中,又尊高其行,故謂之「高宗」。
○「三年之喪,君不言」者,是記者引古禮三年之喪,君則不言國事。
○「《書》云:高宗諒闇,三年不言,此之謂也」者,此記者引《書》高宗所行中節,是君不言之事,故云「此之謂也」。
○「然而曰言不文者,謂臣下也」者,是記者既稱古禮「君不言」,故又云「言不文」。
故記者復解,云「言不文者,謂臣下也」。
○「禮:斬衰之喪,唯而不對」者,謂與賓客言也,但稱「唯」而已,不對其所問之事。
侑者為之對,不旁及也。
○「齊衰之喪,對而不言」者,但對其所問之事,不餘言也。
○「大功之喪,言而不議」者,但言說他事,不與人論議相問答也。
○「緦、小功之喪,議而不及樂」者,得議他事,但不能聽及於樂也。
○「三年而祥」者,此章從上以來至此,皆明三年之喪制節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