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乾冰】 乾冰(Dryice),為白色固體狀二氧化碳。
其比重為一.五六(攝氏零下七十九度),熔點為攝氏零下五十六度(5.3Atm),固體二氧化碳與氣體者俱在之限界溫度為攝氏三一.三五度,限界壓力為七十三氣壓。
又在攝氏零下七八.五度之蒸氣壓為一氣壓,故在高於該溫度下,如在常溫(攝氏二十度)乾冰的蒸氣壓為五十九氣壓,故直接昇華成為氣體,且隨其容積的大量膨大,吸收巨大量潛熱以冷卻周圍。
二氧化碳相系的溫度、壓力及比容積間關係示於附圖1中。
製法:在低溫下,加壓於氣體二氧化碳。
如圖1所示,在攝氏十三.一度下加壓四十八氣壓,則可形成液體二氧化碳,使此液體的一部分蒸發,則吸收巨量潛熱,致使剩餘部分的液體變成固體。
然後添加少量液體二氧化碳於新成固體二氧化碳中並加壓,則可製成大塊雪花狀乾冰。
通常使用塑膠膜包裝,放置冷藏庫中貯藏。
用途:為冷卻劑。
固體乾冰直接可變成蒸氣,無存留遺跡,故使用方便且無危險(無如液體氧氣之危險性)。
使用時通常傾入固體乾冰於乙醇或醚中,製成溶液,其冷卻溫度可達攝氏零下八十度至一百一十度。
此外,供為碳酸水飲料之添加物、脫水劑及人造雨的促成劑等。
又可用以形成真空狀態及舞臺上微細雪花的煙幕等。
(陳振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