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俄文●蘇聯經濟政策】 一、列寧時期的經濟政策蘇聯在列寧時期(西元一九一七~一九二四年),自蘇維埃政權建立至列寧病故,前後共有三個經濟政策。
(一)蘇維埃初期的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實行全民統計監督、實施銀行國有化、實行新迪加國有化、取消營業祕密、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調節消費、徵收所得稅、獎勵使用支票、起用資產階級專家、施行國家壟斷、組織競賽。
以上十一項均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實施。
(二)一九一八年蘇維埃政權因處於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壓迫下,乃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其主要內容不僅把大工業,而且把中、小型工業逐步全盤收歸國有;
對於農業,於一九一九年通過「關於各產糧省分收集餘糧和飼料交給國家」的法令;
消滅燃料恐慌,也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鬥爭項目之一。
當時的蘇維埃政權,既缺糧又缺燃料,克服這兩大恐慌,只用一紙法令的規定無濟於事,於是為達到目的,曾採用「組織十字軍」的手段。
事實證明,工人十字軍,不但未達到列寧的要求,更使餘糧收集和燃料鬥爭,陷於更壞的地步。
到了一九二一年,除了經濟上的困難,更發生政治性的危機。
同年三月,喀琅施塔特發生水兵叛變,黨員(其中包括一部份領導人員)發生動搖。
列寧在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上說:「我們曾犯了很多錯誤,我們沒有遵守適當的辦法。」
又說:「我們一直生活在如此狂暴、如此嚴重的戰爭條件下,以致使我們在經濟領域中,除了依賴軍事方式外,再沒有其他辦法了。」
代表大會首先是取消糧食收集制。
用糧食稅代替。
總之,俄共第十次大會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第一次結束大會。
(三)代替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新經濟政策,亦稱復興政策。
是為加強和發展收歸國有的工業,為此,首先把工農聯結起來,互通有無;
其次,實行貿易自由;
最後實行租賃制,與外國資本家建立經濟合作關係,發展工業,尤其大工業。
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分為前、後二期:前期(一九二一~一九二五)是以首先發展農業的觀點來處理基本任務;
後期(一九二五~一九二八)則把重點放到工業方面。
二、史達林時期的經濟政策蘇聯史達林時期的經濟政策,以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為中心。
一九二五年,俄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實現列寧國家工業化計畫的方針。
一九二六年,俄共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通過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的指示,其基本經濟任務是: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大工業,更堅決排擠資本主義成分。
一九三○年,聯共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建議中央委員會在蘇聯工業化工作中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
一九三四年,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研究「技術改造」問題。
蘇聯在第一個五年計畫中,完成國家工業化的任務。
一九三三年,俄共舉行中央監察委員會聯席會議,對第一個五年計畫作了總結:社會主義體系在工業中,已經徹底排除了資本主義成分。
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自一九二七年俄共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開始,分為兩個階段:(一)群眾性的農業集體化運動:以一九二九年的發展為最快,到這年最後一季,參加集體農莊的農戶已近二百四十萬戶了。
(二)全盤集體化運動:當一九三○年初群眾性集體化運動完成時,即開始推行,到第一個五年計畫終了,農村中已無富農。
三、黑魯曉夫-布里茲涅夫時期的經濟政策黑魯曉夫-布里茲涅夫時期的經濟政策,標榜為「從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經濟政策。
其主要任務,首見於俄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一九五九),黑魯曉夫在報告中指出:「蘇聯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高峰,就是我們現今能夠進入一個新的、極重要的發展時期,全面開展共產主義社會建設工作。」
而後又見於俄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一九六一)通過的新綱領。
其中規定:「黨和蘇聯人民的重要經濟任務,是在兩個十年的時間裏,建立起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
結果,黑魯曉夫未度適第一個十年(一九六一~一九七○),在一九六四年被鬥爭下臺。
布里茲涅夫自二十年長期計畫的第四年末上臺到一九八○年時,新綱領的兩個十年的任務均未實現,在一九八一年俄共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提出所謂「基本方向」,將新綱領延長到一九九○年。
(呂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