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百香果、峇里島百香果】
甜百香果(Passiflora ligularis)在台灣泛稱之為印尼百香果或是峇里島百香果。
它原生地是在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之間的安地斯山脈。
生長範圍最南端為阿根廷北部,最北至墨西哥。
除了在南美洲的原生地外,它也被種植在非洲和澳洲的熱帶山區...(在其他地方泛稱為西番蓮)。
它適合生長在海拔1700公尺到2600公尺之間,溫度從15度到18度,雨量600至1000毫米,是西番蓮屬中比較能適應寒冷的品種。
在近年來從印尼引進台灣,並廣泛種植於嘉義梅山鄉、阿里山鄉,成為地方特產。
單葉盾形或是心型,先端尖銳,葉子基部裂開到葉柄連結處。
十片白色的花被,內部有紫色的副花冠環繞著,雄蕊綠色、又短又胖,雌蕊白色、柱頭三分。
果實為橙黃色的,表皮上有白色小斑點。
果實從6.5到8厘米長,直徑5.1到7厘米。
表皮光滑,內部有軟組織,以保護種子。
種子黑色,被白色的假種皮包圍。
可食部分為假種皮,和普通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不同的是,其味道甜而不酸,並帶有芳香。含有維他命A、C和鉀,磷,鐵和鈣。
拍攝地點:特富野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UCy43e6LEQd448.8KXCg4YA-/article?mid=511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