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宜禁】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2:06
標題: 【宜禁】

宜禁


宜禁


傷寒表證宜汗,裏證宜下半宜和,膈熱宜湧陰寒宜溫,此大法也然其人真氣素虛,或有宿食者,更宜斟酌陶尚文云陽病宜汗宜下真氣衰,汗之亡陽下之多脫陰病宜溫宜補,真氣衰則客熱便生,苟非宿諳,不無妄治之失,因彙宜禁法如左。


宜汗太陽脈浮緊盛。


人迎盛於氣口。


諸脈浮緊而數。


頭疼體痛。


腰背痛強。


項背強骨節痛。


身體拘急。


嗇嗇惡寒翕翕惡熱。


煩熱不止。


煩躁喘嗽。


傷寒無汗。


中風自汗。


服發汗藥,解半日許復煩。


衂血點滴不成流,熱不解並宜發汗又有脈沉可汗者,為身有熱也。


設身不熱,豈敢汗乎。


禁汗脈虛無陽。


尺中脈遲。


諸脈沉細微弱。


吐血下血,及衂血如流。


口燥舌乾。


口苦咽乾。


閉塞及痛。


風濕。


風溫。


濕溫。


中暑及暍。


當臍上下左右動氣。


心下悸動。


瘡家。


淋家。


小便淋瀝。


大便瀉利。


溫毒發斑。


內傷勞倦。


亡陽漏風。


少陽寒熱往來。


經水斷續崩漏。


熱入血室。


新產血虛。


房勞陰虛。


陽事痿縮。


夾陰陰虛。


足脛逆冷。


太陽犯本。


渴而小便不利。


膀胱虛寒,欬而小便利,俱在禁汗例。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1131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2:06

宜禁


諸禁汗者,非直禁絕表藥也。


但禁麻黃青龍等峻劑耳,如小建中黃耆建中,在所必用以意加減可也。


汗後熱不止,必有所因,或因冷食不化或因汗後強飲粥湯,或汗後更冒虛風,或動起不寍或勞心惱怒,皆足以致熱也。


凡服麻黃重劑不得汗,後必嘔血或衂,亦有下如豚肝而死者以榮血受傷故也。


宜吐病在膈上。


胸中懊憹痞悶。


喉中有痰聲。


三四日邪在胸中,脈大胸滿多痰。


氣上衝咽喉。


手足厥冷,脈乍結,痰氣在胸中,心煩滿而欲食不能食。


胸中鬱鬱微煩而痛欲使人按之,反有痰涎。


下利日十餘行脈反遲而微滑,或乍緊,或乍結或寸口沉伏或浮滑為宿痰,並宜瓜蒂散。


傷寒頭痛久不愈令人喪明胸膈有宿痰也。


瓜蒂散吐之。


寒實結胸宜白散。


類中風痰涎壅盛,宜稀涎散,食厥脈滑,或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而厥逆,胸中兀兀欲吐,而按之痛,及乾霍亂心腹刺痛欲死並宜薑鹽湯探吐之。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並宜梔子豉湯。


病在膈上,為裏之表證,故用吐法取汗寒月宜,置火於暖室不透風處吐之。


禁吐脈微無陽。


寸口細弱。


舊有微溏。


病在少陽耳聾目赤胸脇痛。


少陰厥陰病乾嘔。


元氣虛羸。


氣血兩虛。


房勞陰虛。


勞倦內傷。


吐血衂血。


胎產崩漏,經水斷續俱在禁吐例。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1132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2:06

宜禁


南人,不可輕用湧吐,一吐尚可勝之二吐便致昏困而厥北方質實之人,三吐不昏也。


吐後有頓快者,有徐快者,或反閟悶者,吐未盡也。


或反熱者,不可下也。


大抵三日後無不快矣。


宜和寒熱往來脈弦數。


未下胸中脹滿。


心煩喜嘔。


耳聾脇痛。


舌白胎滑。


頭兩角痛。


口苦咽乾。


頭目眩暈。


頭汗盜汗。


默默不欲飲食。


熱入血室。


少陽半表半裏諸證並宜和之。


禁和太陽表證未除。


陽明裏證已具。


熱傳三陰腹滿。


寒中三陰自利。


夾食夾陰面戴陽足脛冷。


過汗經虛耳聾,尺中虛遲緊細,俱在禁和例。


宜下傷寒五六日,發熱頭痛方除蒸蒸發熱脈沉實滑數有力大便不通。


六七日熱蒸陽明頭痛發熱不大便。


口噤咬牙。


日晡潮熱,腹痛,喘急鞭滿。


能食不大便。


潮熱讝語發狂。


煩躁時悶亂。


服小承氣轉失氣。


燥屎逆攻,胸下鞭痛。


下利脈數,或遲滑有宿食。


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鞭痛。


潮熱自汗,讝語燥渴,不大便。


潮熱手足腋下汗出。


汗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


大府燥結則氣口脈洪大按之反濇。


小腹鞭滿,而痛不可按。


小便自利,大便黑有瘀血。


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喘滿而不得臥。


揚手擲足,揭去被衣。


內實燥滿而發黃。


少陰病,口燥舌乾而渴邪熱內消腎水者急下之。


自利純清水心下鞭滿不大便者,急下之。


腹脹鞭滿,遶臍鞭痛,不大便者,急下之。


陽明病汗多熱,甚恐胃汁乾急下之。


腹滿鞭痛為土實急下之。


大抵一切下證,要以舌乾口燥大便不通,再以手按臍腹胸脇鞭滿而痛手不可近者急下之。


然又有脈浮可下者,大便難也。


設大便不難,豈敢下乎禁下脈浮表證未解。


尺中遲弱而足冷。


六脈大而無力或虛細,或乍大乍小。


發熱頭痛未除。


惡寒惡風。


頭背項強,腰痛拘急。


手足腋下無汗。


嘔吐未除。


咽中閉塞。


腹中時滿時減。


腹脹可按可揉,當臍上下左右動氣。


少陽寒熱嘔吐。


陽明面合赤色。


不轉失氣。


失氣不臭。


內傷勞力。


陰虛勞倦。


經水斷續。


胎前崩漏。


大便鞭而小便清。


小便頻數而少。


夾陰面赤戴陽,夾食胸中煩滿,屢服消尅,而脈沈手足微厥。


心下痞滿。


虛煩欲吐不吐。


畏寒不能食,俱在禁下例。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1133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2:07

宜禁


凡禁下者,慎不可用承氣等藥即下證惟宜導法選用。


若陰結,宜四逆湯入人乳膽汁下金液丹。


下後不解一日半日復熱或下盡,或下後熱邪不除或下後復結,或因飲食起居,或更冒虛風,當詳審以治。


服下藥不行者,藥力不當病勢也。


更宜大劑下之,若誤用承氣不得下後必愈脹,以裏無熱結,徒傷胃氣,濕熱痰飲愈逆也。


以濕熱例治之。


有屢用承氣不行,改用溫理脾胃藥即行者。


有下出稀糞,色淡不黃不臭者,急溫之,下出純清水者死下出溏糞者防變溫熱時疫,不在此例,下如污泥者死,下出衃血及血水者死,下山鮮血者危,下瘀血如膠黏漆黑,臭惡難近者死。


下之不盡,驟用補截復發熱讝語妄亂脈躁不寍或忽大忽小者,皆不治。


宜溫初起不發熱無頭痛,便惡寒脈沈嗜臥。


少陰病,膈上有寒飲,乾嘔不吐。


嘔吐不止。


乾嘔吐涎沫。


腹痛泄瀉嘔逆。


戰慄踡臥。


面如刀刮。


四肢逆冷。


夾陰中寒,唇面爪甲青。


胃虛欬逆。


下利清穀不止。


陽縮入腹。


囊縮舌潤。


厥冷過肘膝。


小便清利。


自利不渴。


口中和,背惡寒。


畏寒身疼骨節痛,皆直中陰經寒證。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1134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2:34

宜禁


又裏寒外熱,身反不惡寒,而面戴陽,脈虛大無力,或數疾無倫,為陰盛格陽。


煩躁欲坐臥泥水中。


自利咽乾,欲飲水而不能嚥,皆假熱之證也。


又初起本陽證,汗下太過,亡陽脫泄,或誤服寒藥,後變惡寒厥逆,虛汗泄瀉,脈或沈細,或伏絕,或虛大,為壞病。


小便或利或不利,而色不黃赤。


筋惕肉瞤,亡陽汗不止而惡寒,並宜從溫補例治。


禁溫本傷寒陽證,六七日傳變入裏,後變脈沉數,煩躁不得臥寐。


自利腹痛,而時痛時止,按之結鞭。


咽痛心煩。


小便短數赤濇。


大便實。


泄利下重。


下利讝語,厥逆不過肘膝,厥過即復熱。


喜冷飲。


面深赤煩躁,便祕讝語,欲揭衣被,揚手擲足,皆屬傳經熱證,俱在禁溫例。


凡服溫經回陽藥,其人微煩而渴,脈來微數而不實堅,身體安和靜臥者,少與生脈散,或清粥飲,其渴後自止,慎勿誤與涼藥,復助陰寒也若假寒證,誤投薑附而大煩躁,熱渴不寍者,急與苦寒瀉熱無疑。


足太陽膀胱經禁下,若下之太早,則變證百出,足陽明胃府禁發汗,禁利小便,犯之重損津液,脈必代結,足少陽膽經禁汗,禁下禁利小便,汗則犯太陽,下則犯陽明,利小便,則使生發之氣,陷入陰中,太陽一禁,陽明二禁,少陽三禁,此定禁也。


至三陰經,則無定禁,但非胃實,乃禁下耳。


藥禁者,津液內亡作渴,禁用五苓淡滲,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發汗,咽痛禁發汗,利小便大便反利,禁梔子,大便祕濇,禁用燥藥,吐多不得復吐,吐而上氣壅滯,大便不通,只可宣散上氣,禁利大便,脈弦禁,服平胃而虛虛,脈緩禁服建中而實實。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113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