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治疫】
論治疫
仲景之書,原有十六卷,今世只傳十卷,豈疫疹一門,亦在遺亡之數歟?以致後世立說紛紛。
至河間清熱解毒之論出,有高人之見,異人之識,其旨既微,其意甚遠,後人未廣其說,而反以為偏。
《馮氏錦囊》亦云:斑疹不可發表,此所謂大中至正之論。
惜未暢明其旨,後人何所適從?又可辨疫甚析。
如頭痛、發熱、惡寒,不可認為傷寒表證,強發其汗,徒傷表氣。
熱不退,又不可下,徒傷胃氣。
斯語已得其奧妙。
奈何以疫氣從口鼻而入,不傳於胃而傳於膜原,此論似有語病。
至用達原飲、三消諸承氣,猶有附會表裡之意。
惟熊恁昭《熱疫志驗》,首用敗毒散去其爪牙,繼用桔梗湯同為舟楫之劑,治胸膈手六經邪熱,以手足少陽俱下膈絡胸中,三焦之氣為火,同相火游行一身之表,膈與六經乃至高之分,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施於無形之中,隨高下而退胸膈及六經之熱,確系妙方。
汪按:敗毒散似未盡妥究宜慎用。
余今采用其法,減去硝、黃,以熱疫乃無形之毒,難以當其猛烈,重用石膏,直入肺胃,先搗其窩巢之害,而十二經之患自易平矣,無不屢試屢驗,明者察之。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141&fromuid=526
【論治疹】
論治疹
疹出於胃。
古人言:熱未入胃而下之,熱乘虛入胃,故發斑。
熱已入胃,不即下之,熱不得泄,亦發斑,此指寒邪化熱,誤下、失下而言。
若疫疹未經表下,有熱不一日而即發者,故余謂熱疫有斑疹,傷寒無斑疹也。
熱疫之斑疹發之愈遲,其毒愈重。
一病即發,以其胃本不虛,偶染疫邪,不能入胃,猶之牆垣高碩,門戶緊密,雖有小人,無從而入。
此又可所謂達於膜原者也。
有遲至四五日而仍不透者,非胃虛受毒已深,即發表攻裡過當。
胃為十二經之海,上下十二經,都朝宗於胃,胃能敷布十二經,榮養百骸,毫發之間,靡所不貫,毒既入胃,勢必敷布於十二經,戕害百骸,使不有以殺其炎炎之勢,則百骸受其煎熬,不危何待?疫既曰毒,其為火也明矣。
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土遇之而焦,金遇之而熔,木遇之而焚,水不能勝則涸。
故《易》曰:「燥萬物者,莫 乎火」,古人所謂元氣之賊也。
以是知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也。
如欲其苗之外透,非滋潤其根,何能暢茂?一經表散燔灼火焰,如火得風,其焰不愈熾乎?焰愈熾,苗愈遏矣。
疹之因表而死者,比比然也。
其有表而不死者,乃麻疹、風疹之類。
有謂疹可治而斑難治者,殆指疫疹為斑耳!
夫疫疹亦何難治哉,但人不知用此法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6142&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