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法第一】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
何時愈?
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趙本有「者」字)明日日中愈;
日中得病,(趙本有「者」字)夜半愈。
何以言之?
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
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日中得病者,陽受之,夜半得病者,陰受之。
陽不和,得陰則和,是解以夜半;
陰不和,得陽則和,是解以日中。
經曰:用陽和陰,用陰和陽。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
假令脈遲,此為在臟也。
經曰:諸陽浮數為乘腑,諸陰遲澀為乘臟。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也,(趙本醫統本並作「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
何以知之?
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
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
以少陰脈弦而浮,(趙本注:「一作沉」)
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
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
(趙本注:「玉函作溺」)
趺陽者,胃之脈。
診得浮而澀者,脾胃不足也。
浮者,以為氣實,澀者,以為血虛者,此非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6830&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