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肺癰肺痿】
周國用年逾三十,患咳嗽,項強氣促,右寸脈數,此肺疽也。
東垣云:風中於胃,呼氣不入,熱攻於榮,吸氣不出。
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搏,血氣稽留於肺,變成瘡疽。
診其脈數而虛者,肺痿也,數而實者,肺疽也。
今診脈滑,此疽膿已成。
以排膿托裡之藥,及蠟礬丸治之,脈漸澀而愈。
錦衣李大器亦患此,吐膿,面赤脈大。
謂肺病脈宜澀,面宜白,今脈大面赤,火克金也,不可治。
果歿。
一男子年逾四十,喘咳脅痛,胸滿氣促,右寸脈大,此風熱蘊於肺也。
尚未成瘡,屬有餘之症,意欲以瀉白散治之。
彼謂肺氣素怯,不然之,乃服補藥,喘咳愈甚。
兩月後復請視之,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此肺氣已絕,不治。
果歿。
夫肺氣充實(二語贅),邪何從襲?
邪氣既入,則宜去之,故用瀉白散,所以瀉肺氣之邪也。
邪氣既去,則真自實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