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發背】
蓋冬月乃因寒氣收斂,皮膚致密,腠理汗不得出而設也。
況發汗乃陰盛陽虛,邪不能自出,必得陽氣泄,汗乃出,是助陽退陰之意也。
且前症未潰,其氣血既虛,潰後氣血愈虛。
凡瘡雖宜汗,然元氣虛者不宜。
況所見之症,俱屬不足,豈可汗耶?
(口乾者,渴之漸也,何以用半夏、茯苓?)
晉都機房紀姓者,背瘡,胃氣虛,用溫補藥而飲食進,大補藥而瘡腐愈。
後患腿痛,用養血化痰之劑少止。
彼嫌功緩,他醫以為濕熱,服麻黃左經湯一劑,汗出不止。
曰:必發痙而死。
已而果然。
王德之患發背,脈浮數,按之則澀,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加脹。
曰:邪在表不在裡,但因氣血虛,飲食少,故大便不行,非熱結也,宜生氣血為主。
彼泥積毒在內,用大黃之藥下之,遂連瀉三四次,更加發熱,來日又服一劑,瀉遂不止,飲食不化,呃逆不絕,手足皆冷。
診之,脈已脫,辭不治。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