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發背】
通府張廷儀背患疽,作嘔 痛,大便秘結,口乾作渴,此內蘊熱毒。
用竹葉石膏湯二劑,諸症頓退。
用托裡消毒散,四畔腫消。
用仙方活命飲,瘡亦尋愈。
一男子背瘡,潰而瘀血不散,此陽氣虛弱也。
用參、 、歸、朮峻補,更以桑枝灸,又用托裡散加肉桂,瘡口自斂,補接陽氣之法也。
一男子背瘡,漫腫微痛,食少體倦,此症屬形病俱虛,法當補元氣為主。
彼不信,乃用攻毒之劑,中央肉黯五寸許,惡症悉具,復求治。
曰:此胃氣虛寒而變症作矣,當急溫補脾胃,則惡症自退,黯肉自生。
仍不信,乃割死肉祛惡症,遂至不起。
水部曹文兆背胛患之,半月余,瘡頭如粟,且多內痛如刺,其脈歇止。
此元氣虛而疽蓄於內,非灸不可,遂灼二三十壯,飲以六君加藿香。
服數劑,瘡勢漸退,內痛頓去,胃脈漸至。
但瘡色紫,瘀肉不潰,此陽氣虛也,燃桑枝灸患處,以解散其毒,補接陽氣。
仍以前藥加參、 、歸、桂,色赤膿稠,瘀肉漸腐,兩月而愈。
夫邪氣沉伏,真氣怯弱,不能起發,須灸而兼大補。
若投以常藥,待其自潰,鮮有不誤者。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