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卷二十五 痙】 [打印本頁]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8-14 14:59
標題: 【卷二十五 痙】

卷二十五 痙

 

沈堯封云:丁丑三月,練塘金虞第四媳,產後變症。

 

先是於上年十月生產甚健,至十二月初旬,面上浮腫,驅風不應。

 

加麻黃三帖,通身脹腫,小便不利。

 

更用五皮雜治,反加臍凸。

 

更用玉桂、五苓,小便略通,脹亦稍減。

 

續用桂附八味,其腫漸消,惟右手足不減。

 

忽一日,口眼歪斜,右手足不舉,舌不能言,因作血虛治,變為俯不得仰。

 

數日後,吐黑血盈盂,吐後俯仰自如。

 

旬余,復不得仰,又吐黑血而定,投以消瘀,忽然口閉目開如脫狀。

 

其母一夜煎人參三錢灌之得醒,醒來索飯,吃一小碗。

 

近日又厥,灌人參不醒,已三晝夜矣。

 

余遂往診,右手無脈,因腫極不以為怪,左脈浮取亦無,重按則如循刀刃。

 

余曰:此是實症,停參可治。

 

遂用膽星、半夏、石菖蒲、橘紅、天蠶、地龍、紫草,水煎,入竹瀝、薑汁,一劑知,再劑手足能舉,十三劑能出外房診脈,諸病悉退。

 

惟舌音未清,仍用前方而愈。

 

金問奇病之源,余曰:人身臟腑接壤,懷胎後,腹中遂增一物,臟腑之機括,為之不靈,五液聚為痰飲,故胎前病痰滯居半,《千金》半夏茯苓湯,所以神也。

 

至產時,痰涎與惡血齊出,方得無病。

 

若血下而痰飲不下,則諸病叢生,故產後理血不應,六神湯為要藥。

 

此證初起,不過痰飲阻滯氣道作腫,血本無病,用五苓、腎氣腫減者,痰滯氣道,得熱暫開故也。

 

久投不已,血分過熱,致吐血兩次。

 

至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絡不靈,俱是痰滯經絡之證,即厥亦是痰迷所致,並非虛脫,故消痰通絡,病自漸愈,何奇之有?

 

又曰:震澤一婦,產後十余日,延我師金大文診視,余從焉。

 

接述新產時,症似虛脫,服溫補藥數劑,近日變一怪證,左邊冷,右邊熱,一身四肢盡然,前後中分,冷則如水,熱則如炭,鼻亦如之,舌色左白右黑。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