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驚悸】
馬元儀治一人,患心悸症,肢體倦怠,或以陰虛治之不效。
診其脈浮虛無力,蓋得之焦勞思慮傷心也。
《內經》云: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
又《原病式》云:水衰火旺,心胸躁動。
(據此則是陰虛矣,且後面於二句又無發明,又何必勉強闌入?)
其言脈不通者,正以焦勞太過,心臟之脈鬱而不通也。
鬱則傷血而動君火,故悸動不寧也。
心之下脾位,脾受心病,鬱而生涎,精液不生,清陽不布,故四肢無氣以動而倦怠也。
法宜大補心脾,乃與歸脾湯二十劑,即以此方作丸,服之全愈。
章氏婦因失恃於歸,勞心悒鬱,形志倍傷,遂心悸恍惚,身體如在舟車雲霧中,或與降氣理痰之劑不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