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目】
魏玉橫曰:金封翁年近七旬,病暈厥,即類中風也。
小愈後眼花,不良於步。
或教以一味白蒺藜,水泛為丸,每早晚服四錢,既可祛風,又能明目,且價廉而工省。
才服數日,覺口咽苦燥,再服,遂陡然失明。
重以鬱怒,暈厥復作,目閉不語,汗出如珠。
延診脈已散亂,姑以熟地二兩,杞子一兩,煎服。
一時醫至,不敢主方,欲就中加附子一錢,謂重劑純陰宜少入陽藥。
余曰:此症外間多用參附湯,有致筋枯皮黑,人未死而半身先死者,以衰微之陰被劫也。
(雄按:此真閱歷之言,余亦目擊多人矣。)
今症屬三陰虧竭,五志之火上炎,故卒然暈厥。
且病患以誤服白蒺藜之燥,失明而病作,寧可再服附子?
醫乃默然去。
二味服下,神氣漸蘇。
乃減半,入沙參、麥冬、沙苑蒺藜而愈。
今常服之,兩年許能辨瓷器花色矣。
後復更醫,不知何病而卒。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