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目】
盧州知錄彭大辦在臨安,暴得眼赤後生翳,一僧用蘭香子(本名羅勒,又名香果,又名醫子草。)
洗晒,每納一粒入 內,閉目少頃,連膜而出。
一方為末點之。
李時珍嘗取子試之水中,亦脹大。
蓋此子得濕即脹,故能染惹眵淚浮膜耳。
然目中不可著一塵,此子可納三五顆,亦不妨礙,亦一異也。
(《本草綱目》。)
張大復云:予目初眇,有教服三花五子丸者,或云緩甚,寧益於用乎?
遂止。
揚州張斗岳謂予:淮僧某者,久眇 然,問之則服三花五子丸也。
此古本所載耳,而修合之法稍異,則效不效應焉。
比歸,請以相與,予病且老,無事於方,然愿得之以濟同病者。
張信士通劍術,其言多不妄。
(《筆談》。)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