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虛損】
令五更時以壯盛婦人乳一鐘,重湯煮溫,作三四十口呷之。
天明煎河東地黃丸一服。
少頃,將大小米入山藥、蓮肉、紅棗、胡桃仁數個,煮稀粥食。
半晌,又煎清離滋坎湯二劑、加竹瀝、童便、薑汁少許,頻頻服之。
至午又進粥少許,加白雪糕食之。
過半晌,又進前藥二劑。
夜間睡則藥止,醒則即服。
如此三晝夜,藥不住口,火乃漸息,能枕席。
後減藥之半,半月病減六七,服湯劑調理而愈。
此症若以尋常之法施治,日進一二劑,則是一杯水,豈能救車薪之火哉?
孫文垣治張文學子心,二尹可泉長君也,弱冠病,醫作勞瘵治,久不效。
自分必死,督家人治含斂。
脈之,左寸短弱,右關略弦,余皆洪大。
咳嗽,下午熱從足心起,漸至頭面,夜半乃退,面色青,形羸氣促,多夢遺,臥床奄奄,已絕粒斷藥二日。
謂可治。
可泉曰:醫僉謂火起九泉者死,大肉盡削者死,咳嗽加汗者死,脈不為汗衰者死。
(此感症則然。)
又當火令之時,恐肺金將絕,乃謂可治何也?
曰:症雖危,兩顴不赤,心火未焚也;
聲音不啞,肺金未痿也;
耳葉不焦,腎水未涸也。
面赤者,憂疑不決;
左寸短者,心神不足;
關略弦者,謀為不遂。
症與色脈,皆非瘵也。
良由志愿不遂,殆心病,非腎病也,故謂可治。
蓋病患因星士許發解,因而落第,故挹怏寢疾也。
為立方,名調肝益神湯,以人參、棗仁、龍骨為君,丹參、石斛、貝母、麥冬、五味為臣,山梔、香附為佐,服二十劑而病起。
丸方,則熟地、龜板、枸杞、人參、麥冬、五味、茯苓,蜜丸,服三月全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