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疫】
吳某婦先感風邪,後傷飲食,發熱頭痛腹脹。
醫與巴豆丸瀉之,熱如初。
又以大黃重瀉之,熱亦如初。
再後者謂瀉而熱不退者為虛,大用參、 、朮補之,四日,神氣昏沉,不省人事。
孫診之,左脈弦數,右關尺沉數有力,舌尖沉香色,舌根焦黑芒刺,語言不清。
蓋不知飢饉之余,疫氣為癘,妄下妄補,誤成壞疫,危且殆矣。
姑以柴胡、知母各三錢,石膏六錢,枳實、花粉各五分,甘草、黃芩、麥冬各一錢,山梔、生地各七分,人參六分,竹葉三十片,薑三分,水煎,飲至中夜後,人事稍清,微有汗,舌柔和。
次日,前方去生地,加白芍,舌心焦黑盡退。
大便五日未行,身尚痛,咳嗽,與七制化痰丸二帖,再以石膏二錢,麥冬、貝母各一錢,前胡、枳殼、黃芩、梔子各六分,甘草三分,桑皮八分,全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