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華佗傳》府吏倪尋、李延,二人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
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
或難其異。
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宜殊。
即各與藥,明旦並起。
(《三國志》。)
《范汪方》云:故督郵顧子獻,得病已瘥,詣華佗視脈,曰:尚虛未復,勿為勞事,御內即死,臨死吐舌數寸。
其妻聞其病除,從百余裡來省之,止宿交接,中間三日,發病如佗言。
婦人傷寒雖瘥,未滿百日,氣血骨髓未牢實,而合陰陽,當時即不覺惡。
經日則令百節解離,經絡緩弱,氣血虛衰,骨髓空竭,恍恍吸吸,氣力不足,著床不能動搖,起居仰人,食飲如故,是其症也。
丈夫亦然。
有士蓋正者,疾愈後六十日,已能射獵,一犯房室,即吐涎而死,及熱病房室,名為陰陽易,皆難治。
近者有一士大夫,小得傷寒,瘥已十余日,能乘馬行,自謂平復,亦以房室後,即小腹急痛,手足拘攣而死。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