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成無己云:凡厥,若始得之,手足便厥而不溫者,是陰經受邪,陽氣不足,可用四逆湯溫之。
若手足自熱而至溫,從四逆而至厥者,傳經之邪也,四逆散主之。
必須識此,勿令誤也,又當兼以外症別之。
予嘗治過一中年婦人,惡熱身熱而渴,脈數細弱,先厥後熱,用溫藥反劇,後以四逆散兼參、朮各半兩服之,厥即愈,脈出洪大而痊。
按:成所論陰經受邪,及傳經之邪二厥,一用四逆湯溫治,一用四逆散涼治,已昭然若揭,喻氏或未之見耳,故列其案於此。
陸平叔文學,平素體虛氣怯,面色萎黃,藥宜溫補,不宜寒涼,固其常也,秋月偶患三瘧,孟冬復受外寒,雖有寒熱一症。
而未至大寒大熱。
醫者以為瘧後虛邪,不知其為新受實邪也,(因舊病感新邪,最易誤人。)
投以參、朮補劑,轉至奄奄一息。
遷延兩旬,間有從外感起見者,用人參白虎湯,略無寸效,昏昏默默,漫無主持,已治木矣。
喻診之,察其脈未大壞,腹未大滿,小水尚利,謂可治。
但筋脈牽掣不停,只恐手足痿廢。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