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李養晦患傷寒,苦右脅痛。
醫用陶節庵法,以小柴胡加枳殼、桔梗,服之無效,已十七日。
萬脈之,沉弦且急,曰:此蓄水症也。
經云,沉潛為水,支飲脈弦急,必得之飲水過多。
問曾服何方?
以前藥對。
萬曰:只用此方,再加牡蠣以泄其蓄水可耳。
一服而痛止。
一門子病傷寒,醫與發汗,七日復不愈,小腹滿而痛,欲下之未敢。
萬脈之,沉弦而急,問曾渴飲水乎?
答曰:甚渴,雖飲水渴不止。
曰:此蓄水似疝症,不可下也。
乃用五苓散以利其水,加川楝子、小茴香以止小腹之痛。
一服,洞泄四五行,皆清水。
次日再求診。
曰:不必再藥,水盡泄自止矣。
三日後果安。
沈天祿病傷寒,汗下後病不解,身無大熱,不惺惺,醫者但云譫語。
以症論之,乃錯語也。
(譫語錯語,極宜細辨。)
緣汗下之後,元氣未復,神識不清耳。
與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麥冬、生地、熟附子,一服而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