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一人病傷寒下利,神昏多困,譫語,不得眠。
或者見下利,便以譫語為陰虛症。
許曰:此亦小承氣症。
眾駭曰:下利而服小承氣,仲景之法乎?
許曰:此仲景之法也。
仲景曰,下利而譫語者,有燥糞也,屬小承氣湯而得解。
予嘗讀《素問》云: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逆者正治,從者反治。
從多從少,視其事也。
帝曰,何謂反治?
岐伯曰,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王冰注云:大熱內結,注瀉不止,熱宜寒療,結熱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則通因通用也。
正合於此,又何疑焉?
(引經論治,了如指掌。
治裡症法。)
一人患傷寒五六日,頭汗自出,自頸以下無汗,手足冷,心下痞悶,大便秘結。
或見四肢冷,又汗出滿悶,以為陰症。
診其脈沉而緊,為少陰症多是自利,未有秘結也。
此症半在表半在裡,投以小柴湯得愈。
仲景謂四肢冷,脈沉緊,腹滿,全似少陰。
然大便硬,頭汗出,不得為少陰。
蓋頭者三陽同聚,若三陰止胸而還,有頭汗出,自是陽虛,故曰汗出為陽微,是陰不得有汗也。
若少陰,頭有汗則死矣。
故仲景平脈法云:心者,火也。
明少陰則無頭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為手少陰,腎為足少陰,相與為上下,惟以意逆志者斯可得之。
(治半表半裡法。)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