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青公】
【辭書名稱】爬行類
學名:Elaphecarinatacarinata(Günther,1864)形態:大型蛇類,身長可達2.5公尺以上,由於其泄殖腔會釋放出惡臭的液體,因此被稱為臭青公或臭青母。
體色為棕色或褐色,幼蛇與成蛇的體色差異大;
背鱗列數為23列。
分布:台灣、中國大陸中部與南部、越南北部、琉球群島。
生態習性:於台灣普遍分布於中、低海拔地區,棲地型態極為廣泛,於開墾環境與森林中皆可發現,亦會出現在一些老舊的房舍。
日夜均會活動,以鳥類、鼠類、蛙類與爬蟲類為食,亦常侵入農家雞舍中昋食雞蛋或小雞。
卵生,每窩可產卵20枚。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