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大腸菌】
一、綜述:大腸菌(EscherichiaColi)屬於腸細菌科,廣布於自然界及人畜類腸道之中。
大腸菌是許多腸內正常狀況下所存在的細菌之一,在腸道並不致病,但侵入其它組織時則有致病性,是經常引起尿道感染的主因(如膀胱炎、腎盂炎、腎盂腎炎等)。
此多見於嬰兒(繫尿布時期)、孕婦,以及有尿道阻塞、或為神經性疾患等排尿困難的患者。
此外,因行導尿術或其他尿道機械療法而感染者亦不在少數。
同時,亦可引起闌尾炎、膽囊炎、夏季腹瀉、積膿、內心膜炎、肺炎、腦膜炎、敗血病、內毒素休克、竇炎、創傷傳染、旅行者腹瀉,以及嬰兒流行性腹瀉等疾病。
二、顯微鏡下形態:為零點五秒(Um)寬,三至五秒(Um)長,桿狀並有圓形的末端,為格蘭氏陰性菌,有其活動力及不具活動力兩種。
具活動力的種類有周鞭毛。
三、生長特性:易在一般的培養基中生長,屬於好氣及兼性厭氣菌。
菌落在十八至二十四小時,攝氏三十七度培養下直徑為二至四毫米,呈不透明、中凸之顆粒狀菌落。
在MacConkey's培養基中,菌落介於淡紅灰粉紅色之間,呈乳酸發酵;
但在脫氧膽酸鹽-檸檬酸鹽培養基(DCA)中,生長不良,呈小而密的粉紅色菌落。
四、實驗診斷:這些實驗之重要性在於將存在人糞便中之大腸菌落與顯微鏡下所不易分別之沙門氏(Salmonella)及志賀氏(Shigellae)病菌分別之。
將糞便接種在伊紅美藍瓊脂(EMB),培養二十四小時,百分之九十五的大腸菌種能使乳酸醱酵而生氣體,據此與志賀氏菌種分別。
由於所有之大腸菌種均能產生靛基質(Indole),因此可與絕不產生靛基質反應之沙門氏菌屬分離。
由於大腸菌無尿素反應,故可與變形桿菌屬分離。
五、抗原性:大腸菌之抗原構造複雜,至目前為止。
O(菌體)抗原有一百四十五型、H(鞭毛)抗原有五十型、K(莢膜)抗原有八十型。
有K抗原之少數菌株有致病力,可引起嬰兒腹瀉。
大腸桿菌依抗原構造之不同,可寫出抗原式(AntigenicFormula)而分型命名。
六、Colicins:大腸菌除產生內毒素傷害宿主之細胞外,又可產生有高度特異性的蛋白質物質,稱為Colicin。
此物質可殺死某些其他同屬或相近菌屬之細菌。
此種細菌之拮抗作用,每有助於成人腸道菌叢之穩定。
七、公共衛生:因大腸菌常居於人的腸道,故遭受糞便污染之飲水或食物中存有此菌。
因大腸菌易於培養及鑑別,生存期又長,故用以檢驗是否有糞便污染。
(孫寧)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1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