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金眼鯛(大面側仔)】
Golden sweeper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Parapriacanthusransonneti(Steindachner,1870)形態:背鰭棘5枚,軟條9~9枚;
臀鰭則為3棘,20~23軟條。
體高為標準體長之2.4~3.3。
體被櫛鱗,臀鰭基不被鱗片(與擬金眼鯛屬不同)。
側線鱗片60~79,側線延伸至尾鰭中央。
鰓耙數15~20。
體色透明,體前半部帶金色,體後半部帶紅色;
尾鰭基有垂直之細黑線。
最大體長僅達10公分,一般在5~6公分左右。
分布: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東到加里多尼亞島和馬歇爾群島。
台灣南北珊瑚礁區仍偶可見到。
生態習性:為夜行性魚類,白天成群棲息在礁區較大之洞穴或遮蔭隱蔽處。
夜間出外至水層中覓食浮游動物。
利用:無食用價值,但此種魚因體型小,常成為珊瑚礁區魚食性魚所捕食之對象。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