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原氏腔吻鱈】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Caelorinchuskamoharai(Matsubara,1943)形態:蒲原氏鬚鱈從腹部面來看,頭部二側顯得較為狹長,在吻鼻部位有1根硬棘。
身體鱗片薄而寬闊而略短的形狀,上有不規則排列的細小短棘,頭部的腹面處則是幾乎完全裸露,沒有鱗片,口下位,有1根頤鬚;
眼睛很大,約略呈現長方形。
腹部發光器,由肛門向前一直延伸至喉峽部;
體側背部具不規則斑紋。
最大體長可以長達28公分。
分布:蒲原氏鬚鱈的分布範圍也相當狹窄,僅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從日本的南部,一直到本省的東部海域。
生態習性:蒲原氏鬚鱈主要生活在中深層的水域,從220~400公尺左右的深度,以底棲水層中的小型魚類、甲殼類等動物為食。
由於鼠尾鱈的身體略微的延長,所以深海中的游泳姿態,尾部是呈“之”字型擺動前進。
利用:由於鼠尾鱈科的外觀較奇異,大部分人不敢食用,因此本省漁民,都是將這些魚棄置為下雜魚,不過在大陸沿海地區對於鼠尾鱈則是善加利用,他們將整隻鼠尾鱈去鱗然後油炸,在市場上亦有攤販銷售,至於味道是否美味可口就不得而知。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