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第氏裸胸鯙】
Berndt's Moray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Gymnothoraxberndti(Snyder,1904)形態:上、下頜尖長,末端略呈勾狀。
頜齒、鋤骨齒皆為單列。
嘴角具有黑痕;
眼虹彩淡黃色;
魚體黃白色,周身環繞粗黑波浪狀條紋,許多條紋更相互連結成網狀,頭部和身體粗條紋間皆密布網狀的細黑條紋。
臀鰭黑色且具有白邊。
記錄中本種全長可達1公尺,但一般常見的體長為50~70公分。
分布:日本伊豆半島以南海域、馬里亞納群島,夏威夷。
在臺灣見於基隆、南方澳、成功及澎湖一帶海域。
生態習性:棲息的水層較深,在臺灣底延繩釣一般釣獲本種的深度為50~150公尺。
本種活體身上曾發現大型魚蝨的寄生症。
人為水族環境中飼養不易,可能是環境因子(如壓力、水溫、光線等因素)相差過大,導致其難以適應而行為較呆滯。
利用:多作為食用。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