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鰻】
European Eel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Anguillaanguilla(Linnaeus,1758)形態:體圓細長,下頜比上頜長;
鱗片隱藏在皮膚下;
鰓孔在圓形的胸鰭前;
幼魚背部體色為橄欖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為銀色或銀黃色;
成魚的背部黑灰綠色,腹部為銀色;
體長可達140公分。
分布:歐洲及北非。
生態習性:幼、成鰻棲息河川、河口、潟湖,喜鑽洞潛居,以蝦、蟹、貝、海蟲為生的肉食者。
每年秋季成熟的鰻魚(雄者體長為30~50公分,雌者體長約50~100公分),其眼徑變大,內臟萎縮,生殖腺肥大,體色由黃褐變銀灰色,將開始作長途的產卵洄游準備,經常選擇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由河川降海到西大西洋的藻海(SargassoSea)產卵,鰻魚的受精卵會在春季和夏初被發現,孵化後的柳葉形鰻(leptocephalus)會慢慢漂向歐洲和北非,在此期間柳葉形鰻會變態成透明的玻璃鰻(glasseel),當抵岸邊水域時則變成黃褐色的鰻線(elver),如此漂浮橫渡大西洋約需2~3年,鰻線經溯河則會在此成長渡過幼、成年期。
利用:供食用。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