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長鰭真鯊或污斑白眼鮫】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2-11 22:36
標題: 【長鰭真鯊或污斑白眼鮫】

長鰭真鯊或污斑白眼鮫

 

Oceanic Whitetip Shark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Carcharhinuslongimanus(poey,1861)形態:大型鮫類,體形壯碩,可成長至3公尺以上。

 

吻端寬圓;

 

鼻孔間距為口前吻長之1~1.1倍;

 

眼圓而小;

 

前鼻瓣短,呈鈍角三角形;

 

上唇溝短而不明顯;

 

齒式13~14/13~15,14/14較常見;

 

上頜齒頗寬,呈三角形,齒緣鋸齒狀,無小齒尖。

 

背鰭間具隆脊,第一背鰭特大,外角圓而不似刀狀,起點位置在胸鰭後角稍前方,內緣長,約為基底長之1/2或略短;

 

第二背鰭大且高,高度為全長之2.7~3.9%,內緣短,長度約為其高度之1.0~1.1倍,起點位置約與臀鰭起點相對或稍前;

 

胸鰭大型而延長,外角寬圓,前緣長約為全長之19~29%;

 

脊椎骨數228~244節,尾鰭前脊椎骨數123~131節。

 

體背銅灰色,腹面白色,各鰭亦具白斑,第一背鰭、腹鰭、尾鰭下葉,第二背鰭基底末端及尾鰭上葉起點均具黑色斑,有時黑色斑亦出現於兩背鰭間,成魚後則逐漸褪色。

 

分布:為泛世界性種類,廣泛出現於世界各大洋之溫帶及熱帶海域(南北緯40度間)。

 

臺灣於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均有漁獲記錄。

 

生態習性:外洋兼沿岸棲息的種類,適水溫18~28℃,喜好生活於水溫20℃以上之水域。

 

生性活躍,但游泳速度並不快。

 

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1~15尾,母體產仔的數目有隨體型增大而增加的情形。

 

妊娠期約1年。

 

主要以硬骨魚類為食,有時亦食用海鳥、海龜、軟體動物、甲殼類。

 

最大可成長至350公分以上,一般體長均不及300公分,成熟體長約18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60~65公分。

 

利用:可由延繩釣或拖網漁獲,是臺灣地區沿近海鯊漁業的主要漁獲對象,經濟價值高,魚肉供食用。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