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大英帝國】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7 20:36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大英帝國】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一詞用在西元一六○○年到一九○○年初葉,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由較無帝國主義色彩的「大英國協」取而代之。

 

略波特(JohnCabot)在一四九七年發現紐芬蘭,庫克船長(Capt.JamesCook)在十八世紀末開闢了南太平洋航路,及李文斯頓(DavidLivingstone)、波頓(RichardBurton)等人探險非洲;

 

加上傳教士在各地的活動和黑奴買賈,尤以軍事、外交相互為用,使帝國勢力在十八、十九世紀很快伸展到北美、澳洲、非洲等地。

 

英國對外加強控制,始於其對北美和印度之控制;

 

嗣因美國革命和帝國權力由皇室轉到議會,才緩和對外擴張。

 

一八六七年的不列顛北美法案(BritishNorthAmericaAct)以及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形成,使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由殖民地變為自治領的地位。

 

一九二六年帝國會議中草擬的西敏法規(StatuteofWestminster)正式開創了「大英國協」。

 

從此英國海外國協會員國便與英國享有同等地位。

 

二次大戰後民族主義抬頭,一九四九年印度成立共和政體,亞非等會員國乃倣效印度相繼獨立,帝國稱號遂成歷史名詞。

 

(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1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