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百衲本】
衲原是縫補、補綴的意思。
僧人所穿的經過補綴的衣服也稱作衲。
百衲是形容補綴很多的意思。
這一名稱後來應用很廣,例如有「百衲琴」、「百衲衣」、「百衲碑」種種稱謂。
在書版中,以零散不全的數種版片,湊成一部完整的書,這種版本,叫作「百衲本」。
清初宋犖集宋版二種、元版三種,合成百衲本史記八十卷,近人傅增湘湊合許多卷數不同的版本,成了一部資治通鑑,自稱為百衲本。
如今商務印書館用不同的版本,印了一部二十四史,也稱百衲本。
其實這部二十四史,每一史版式一致,可以單獨成書,只能稱為配本,不能以百衲本來看待。
(張棣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43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