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中舍人】
晉咸寧四年(西元二七八年),初置中舍人四人,以舍人才學美者為之。
與中庶子共掌文翰,在中庶子下,洗馬上。
凡奏事文書皆綜典之,監和嘗藥,月檢奏直臣名更直五日,典文疏如中書郎(晉書職官志)。
宋亦四人,齊有一人,梁時,功高者一人,與中庶子祭酒,共掌其坊之禁令。
陳因之,後魏、北齊並有之。
隋曰內舍人,置於門下坊(輔佐皇太子的機關),共四人,煬帝減為二人。
唐代,中舍人二人,正五品下,屬於太子輔佐機關的「右春坊」。
與右庶子共掌侍從、獻納、啟奏,中舍人為副貳。
皇太子監國,下令書,則畫日至春坊,由庶子宣傳,中舍人奉行。
永徽三年(六五二),以皇太子諱忠,改為內舍人,太子遜位,而官復舊,或謂之太子中書舍人。
宋至道、天禧時,置中舍人一人,神宗、欽宗升儲亦置,寧宗嘉定初除二人,遼南面官右春坊亦有太子中舍人,但金、元、明皆無。
(楊樹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7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