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經】
(又名《太平青領書》)
《太平經》簡介
《太平經》,又名《太平青領書》。
傳說東漢于吉所傳。
早期太平道奉為主要經典。
從道教的出現來看,《太平經》是道教第一部經。
1、《太平經》的來歷 據范曄 《后漢書?襄楷傳》說,順帝(126-144)時瑯琊天花亂墜宮崇獻上《太平青領書》170卷,為期師于吉在典陽泉水上所得神書,其書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巫覡雜語,當時有司奏告此書妖妄不經,于是收藏起來,后來張角得有此書。
又說,桓帝延熹九年(166),襄楷又上書提到此書,認為該書奉天地,順五行,其中有興國廣嗣之術,漢順帝沒有實行,所以國家不得興量。
唐章懷太子李賢注說:“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
其經以甲乙丙丁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2、于吉的傳說 傳說于吉為北海人,患有癩病,十多年中使用百藥無效。
于是他每天清晨和夜間虔誠焚香,禱告上天,請求神靈救護。
太上老君被他的精誠所感動,命令仙人帛和化作賣凍結翁出現在市場上。
于吉見到帛和便求他為自己治病,帛和約他第二天雞鳴時相會。
于吉按約定地點到大橋北邊木蘭樹下相見,沒想到帛和已經先到。
帛和怒斥于吉一通,命令他第二天半夜再來。
于吉接受了教訓,不敢怠慢,太陽落山便到木蘭樹下去等。
過了不久帛和也來了,見到他非常高興。
授給他一部經書,并且對他說道:“你得到這部書,不單能治好病,而且可以長生,變化自如,周行天下,望好自為之。”
于吉叩拜接受經書之後,疾病頓然消除。
接著太上老君又親自降臨,傳授給他讀經書的旨要。
于吉就將經書擴充為170卷,即《太平經》。
由于他領悟了書中要旨,內以治身,外以消災治病,從此無不應驗。
在民間三百年後,道成仙去。
還有一種傳說,三國之時,于吉往來江東吳地之間,立精舍,燒香讀道書,用符水為人治病,當地人很多都崇信他。
孫策嫉妒他的威望,命令手下人將下于吉綁在烈日之下,并要他求雨,馬上大雨如澆。
孫策更為氣憤,就把他殺了。
殺了之後,于吉屍體忽然不見。
孫策殺了于吉之後,心中總覺有些后怕。
每當獨坐之時,就感到于吉在他身邊,從此精神有些失常。
後來自己照鏡子 ,看到于吉在鏡子時而再仔細看又沒有了,這樣反復出現多次,孫策嚇得扔掉了鏡子,大叫起來,導致舊瘡迸裂,不一會就斷了氣。
3、作者考證 關于《太平青領書》的作者,根據陳攖寧考證 ,認為此書脫胎于西書《天官歷包元太平經》。
《天官歷包元太平經》為漢成帝時甘忠可造作,是根據秦漢之際燕齊一帶海上為秘密相傳,日久年深,傳經者各自運用手筆,逐漸使其內容增加,篇幅擴大,遂成為後來170卷的巨著。
此書為張角利用,成為太平道的主要經典。
又據陳攖寧考證,五斗米道所信奉的《太平洞極經》與《太平經》有遞承關系,現存《太平經》中曾有20於處引用《太平洞極經》裡面的話。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四將宮崇所上神書徑直稱為《太平經》,并引宮崇所上表文,指明于吉親受于太上。
《太平經復文序》列《太平經》傳授淵源說:皇天金闕後聖太平帝君作《太平復文》,先傳上相青童君,又傳上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和傳弟子于吉,領其擴為170卷宗,編成360章。
《混元聖紀》卷一引《後漢書》佚文,也說老君授于吉《太平經》。
這些記載均認為于吉為《太平經》或《太平青領書》的作者,後人們從《太平經》卷帙浩繁、內容豐實推斷,此書定非一人一時所作,而是經過眾手長期編制、增擴而成。
各種記載表明,于吉可能是《太平經》170卷的最后定型者。
4、《太平經》卷數 《太平經》的卷數,傳說不一。
此書最早見于著錄,是東晉葛洪《抱樸子?遐覽篇》所載道教書目,其中有《太平經》50卷,又有《甲乙經》170卷。
《太平經》是其本名,《甲乙經》則因此書分為甲乙丙丁等10部而得名。
至于50卷和170卷的卷數所以不同,料想當時就有兩種傳本。
現在《道藏》中的殘本《太平經》共為67卷宗,其中還包括《太平經鈔》10卷。
《太平經》的實際卷數,較多的說法為170卷。
近人王明先生根據《太平經鈔》及其他27種引書加以校補,編為《太平經合校》,基本上恢復了170卷的輪廓。
此書于1960年2月中華書局出版,成為通行本。
5、《太平經》的流傳 《太平經》的流傳,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在張角領導黃巾起義的太平道興起之前,這部書一向秘密流傳。
在歷史上可考的傳經人有甘忠可、夏賀良、帛和、于吉、宮崇等人,其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于吉,前面已談到他是受經和演經的重要人物。
自從黃巾起義失敗之后,此書應當在民間還有流傳,因為《抱樸子?覽篇》中曾有著錄,後一階段,即《太平經》的再度出現,是在南北朝時期,《道學傳達室》鄭十五說:梁初,昆侖山渚平沙中有三士漆笥,內有黃素寫干君(即于吉)所出《太平經》三部。
…… (桓) 因就村人求分一部,還都供養先呈陶(弘景)君。
陶君云:“此真于君古本。”
又《太平經復文序》中也說:“南朝喪亂,《太平》不復行。
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 …… 于溪谷間得《太平》本文。”
從此《太平經》再傳于世,而且在道教中保存下來。
此後道士還在講習此書,比如南北朝陳宣帝時的名道周智響。
《太平經復文序中說:“周智響善于《太平經》義,常自講習,時號太平法師。”
這部書一直流傳到宋元時代,還是完整不缺的,《宋史?藝文志>和元馬端臨《文南通考》中都曾有著錄,而且還都是完整的170卷。
《太平經》開始殘缺,大概是在“至元毀藏之后,明代已然不全,雖然白云霽》道藏目錄詳注》著錄仍為170卷,但是《正1到第10卷已非太平經》原文,而為《太平經鈔》。
清代賀龍驤刊印《欽定道藏全書總目》時,《太平經》仍存119卷宗,他在《國朝坊道書目錄》之中還著錄了《道藏》以外的坊刻本,太平經》百余卷宗,可異今已不見。
6、《太平經》內容大要 《太平經》誣蔑要采用的是問答體,即真人(弟子)問,神人(天師)答。
《太平經》的基本內容,《後漢書?襄楷傳》中說是:“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不、有興國文嗣災害術。
“ 范曄說是:“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雜語。”
《神仙傳》說是:“專論陰陽、否泰、災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國者用之,可以長生,此其旨也。”
以上分析,大致正確。
《太平經》的經義,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構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學思想及體系,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最高神名太平金闕帝晨後聖帝君號太平真正太一妙氣皇天上清金闕後聖九玄帝君,亦稱大太平君(實即老子),又有一師四輔,即太師彭君,上相方諸宮青童君,上保太丹宮南極元君,上傅白山宮太素真君和上宰西城宮總真王君。
其余公卿有司仙真聖品大夫官等361人;從屬3萬6千人,部領36萬,人民則十百千萬億倍等等。
二是為帝王治太平提出的一套統治術,占全書的主要部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黃老學說為治國方針。
認為天人一體,人的一切能夠影響天道,人治不得,天必降以災禍,小則損傷疾病,大則滅國亡家,均與治道有關。
並且提倡儒家的倫理道德,表示對明君清官的擁護和向往。
還以神的權威,勸誡和警告昏君和貪官污吏,譴責他們的貪婪,不勞而獲和殘暴。
要求平等,反對過度剝削,提出一種以建立人人勞動、周濟貧窮的平等社會為目標的太平思想。
在一些篇章晨,還提出保護山林和土地等利于農業生產的主張。
三是關于教徒的修養方法,其中主要的就是守一之道,認為守一既久,可使形化為神。
並提出了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諸般方術。
書中還有豐富的中醫中藥知識,可補《黃帝內經》之不足。
同時,還重視符咒,宣說服符誦咒能夠驅邪求福、治病長生,要求信徒進行齋戒、首過、祈禳、叩拜及育經等活動。
四是書中包括有濃重的勸善思想,提出了“承負”的善惡觀,認為先人犯有過失,積累日多,由後輩子孫負其過,前人為“承”,後人為“負”。
如果為善,則前人積福,後人受蔭。
這是對“一家三代”的禍福根源而言,與佛教的“三世因果”並不相同。
而且推而廣之,認為天地人三統共生,如果人類作惡太多,則天地必降災異,殃及後人。
正是因為有這種天道所決定的承負,因此勸人為後巨子孫著想而行善積德,並方信修正道,可以斷除承負而度成仙。
總的來說,《太平經》包容了古代道家、方仙道、黃老道思想,是這些學術思想向宗教信仰轉化的產物,也是道教教團最初醞釀和形成過程中的一部宣言書。
7、《太平經》與老子思想 《太平經》既托名為老君所傳授,實際該書的思想受老子影響很深。
如在《太平經鈔?乙部》中說:“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得名者。”
又是說:“道無所不化。”
《太平經鈔?乙部》又有幾處說:“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與德,若衣之表里”、“夫君貴道德,下刑罰。
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罰”、“夫王者靜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長生自養。”
這些都是道家的傳統觀念,為《太平經》直接繼承下來。
因此有些學者認為,該書上承老子遺教。
除了“道德”而外,《太平經》更著重于老子說的“自然”,並且提出“元氣”的概念。
如《太平經鈔?乙部》中說:“元氣自然,共為天地之性也。”
又說:“故元氣樂即生大昌,自然樂則物強。”
它認為“元氣”和“自然” 是天地的根本,所以又說:“元氣行道以生萬物”、“故元氣守道,乃行其氣,乃生天地。”
此處所謂“元氣”、“自然”實際上都是老子“道”的另一種表述。
《太平經》中有許多言論,直接從老子《道德經》中推演而來。
如《道得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太平經鈔?戊部》則說:“元氣恍惚自然,其凝成一,名為天也。
分而生陰成地,名為二也。
因為上天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
又如《道德經》第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
《太平經》第五十八篇則說:“以其華就實,反其偽就真,末窮者宣反本,行極者當還歸,天之道也。”
再如《道德經》第七十七章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太平經》第一百零三篇則說:“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處,本非獨給一人,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
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肯周窮救急,使萬家乏絕。”
由于《太平經》是對東漢時代一般老百姓布教,因此避免《道德經》中那些高深的哲理,專門揭露當時社會的病態,而變得通俗化,容易為大眾接受。
同時,《太平經》又將“道”與“神”兩者聯系起來,如在“《太平經鈔?乙部》中說:“與道合同,錄身正神。”
又說:“陽者為道,陰者為刑。
陽者為善,陽神助之。
陰者為惡,陰神助之。”
這種聯系也是道家哲學思想轉為道教宗教信仰的必然趨勢。
8、《太平經》保留在《道藏》中的殘卷。
前面說過,《道藏》中的《太平經》共為67卷,但其中還包括了《太平經鈔》10卷所以實在的《太平經》殘本只有57卷。
《太平經鈔》為晚唐時期的道士閭丘方遠節錄《太平經》而成。
據宋鄧牧《洞霄圖志》卷五說:“先是《太平青領書》自漢于真人傳授,卷帙浩繁,復文隱秘,先生(指閭丘方遠)鈔為二十卷,文約旨博,學者便之。”
但宋賈善翔《猶龍傳達室》卷四則方《太平經鈔》為10卷,《道藏收入本亦為10卷,疑後來卷數有缺。
全書仍分為以天干編次的十部,只是把原來每部17卷壓縮為1卷。
因《太平經》甲部已佚,便以《靈素紫文》來補,與原書的體例和內容都不合。
此外,在《道藏》中還有《太平經聖君秘旨》,它和《太平經鈔》一樣,也是《太平經》的節本,內容著重于《太平經》中修養法資料的搜集。
據王明《太平經合校,前言》中說,疑還是閭丘方遠所選輯。
其書主要是有關守一之法,精、氣、神之間的關系及《真道九道》《真道九道》把道分為九類,也是講存思、內視、祭祀之類。
前三類為上,易得度世;中三類“可使真神吏”;后三類為下,“令人惚惚恍恍。”
此外,《道藏》之內,如《雲笈七籤》、《要修科儀戒律鈔》、《道典論》,並且其他有關道書之中也有一些《太平經》的佚文。
【太平經】
●甲部不分卷(卷一至十七)
太平金闕帝晨後聖帝君師輔歷紀歲次、平氣去來、兆候賢聖、功行種民、定法本起。
問曰:“三統轉輪,有去有來,民必有主,姓字可得知乎?”善哉!子何為復問此乎?”“明師難遭,良時易過,不勝喁喁,愿欲請聞。
愚暗冒味,過厚懼深。”
“噫!非過也。
天使子問,以開後人,今悟者識正,去偽得真。
吾欲不言,恐天悒悒,亂不時平。
行安坐,當為子道之,自當了然,無有疑也。
昔之天地與今天地,有始有終,同無異矣。
初善後惡,中間興衰,一成一敗。
陽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則大壞。
天地混齏,人物糜潰,唯積善者免之,長為種民。
種民智識,尚有差降,未同浹一,猶須師君。
君聖師明,教化不死,積煉成聖,故號種民。
種民,聖賢長生之類也。
長生大主,號太平真正太一妙氣、皇天上清金闕後聖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胄,玉皇虛無之胤,玄元帝君時太皇十五年,太歲丙子兆氣,皇平元年甲申成形,上和七年庚寅九月三日甲子卯時,刑德相製,直合之辰,育于北玄玉國天岡靈境人鳥閣、蓬萊山中李谷之間。
有上玄虛生之母,九玄之房,處在谷陰。
玄虛母之始孕,夢玄云日月纏其形,六氣之電動其神,乃冥感陽道,遂懷胎真人。
既誕之旦,有三日出東方。
既育之后,有九龍吐神水。
故因靈谷而氏族,用曜景為名字。
厥年三歲,體道凝真,言成金華。
五歲,常仰日欣初,對月嘆終。
上觀陽氣之煥赫,下睹陰道以虧殘。
于是斂魂和魄,守胎寶神,錄精填血,固液凝筋。
七歲,乃學吞光服霞,咀嚼日根。
行年二七,而有金姿玉顏,棄俗離情,擁化救世,精感太素,受教三元,習以三洞,業以九方。
三七之歲,以孤棲挫銳。
四七之歲,以伉會和光。
五七之歲,流布玄津,功德遐暢。
六七之歲,受書為後聖帝君,與前天得道為帝君者,同無異也。
受記在今,故號後聖,前聖後聖,其道一焉。
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極之宮,下治十方之天,封掌億萬兆庶,鑒察諸天河海、地源山林,無不仰從。
總領九重十疊,故號九玄也。
七十之歲,定無極之壽,適隱顯之宜,刪不死之術,撰長生之方。
寶經符圖,三古妙法,秘之玉函,侍以神吏,傳受有科,行藏有候,垂謨立典,施之種民。
不能行者,非種民也。
今天地開辟,淳風稍遠,皇平氣隱,災厲橫流。
上皇之後,三五以來,兵疫水火,更互競興,皆由億兆,心邪形偽,破壞五德,爭任六情,肆兇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長少,貴賤亂離,致二儀失序,七曜違經,三才變異,妖訛紛綸。
神鬼交傷,人物凋喪,眚禍薦至,不悟不悛,萬毒恣行,不可勝數。
大惡有四:兵、病、水、火。
陽九一周,陰孤盛則水溢;百六一匝,陽偏興則火起。
自堯以前,不復須述,從唐以後,今略陳之,宜諦憶識,急營防避。
堯水之後,湯火為災,此后遍地小小水火,罪重隨招,非大陽九、大百六也。
大九六中,必有大小甲申。
甲申為期,鬼對人也。
災有重輕,罪福厚薄,年地既異,推移不同。
中人之中,依期自至。
中之上下,可上可下,上下進退,升降無定。
為惡則促,為善則延。
未能精進,不能得道。
正可申期,隨功多少。
是以百六陽九,或先或後,常數大歷,準擬淺深。
計唐時丁亥後,又四十有六,前后中間,甲申之歲,是小甲申,兵病及火,更互為災,未大水也,小水遍沖,年地稍甚。
又五十五,丁亥,前後中間,有甲申之年,是大甲申,三災俱行,又大水蕩之也。
凡大小甲申之至也,除兇民,度善人,善人為種民,兇民為混齏。
未至少時,眾妖縱橫互起,疫毒沖其上,兵火繞其下,洪水出無定方,兇惡以次沉沒。
此時十五年中,遠至三十年內,歲災劇,賢聖隱淪。
大道神人更遣真仙上士,出經行化,委曲導之,勸上勵下,從者為種民,不從者沉沒,沉沒成混齏,兇惡皆蕩盡。
種民上善,十分余一。
中下善者,天滅半余,余半滋長日興,須聖君、明師、大臣于是降現。
小甲申之后,壬申之前,小甲申之君聖賢,嚴明仁慈,無害理亂,延年長壽,精學可得神仙,不能深學太平之經,不能久行太平之事。
太平少時姓名,不可定也。
行之司命注青錄,不可司錄記黑文。
黑文者死,青錄者生。
生死名簿,在天明堂。
天道無親,唯善是與。
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
成小太平,與大太平君合德。
大太平君定姓名者,李君也。
以壬辰之年三月六日,顯然出世。
乘三素景輿,從飛?萬龍。
舉善者為種民,學者為仙官,設科立典,獎善杜惡,防遏罪根,督進福業之人。
不怠而精進,得成神真,與帝合德;懈退陷惡,惡相日籍,充后齏混也。
至士高士,智慧明達,了然無疑,勤加精進,存習帝訓,憶識大神君之輔相,皆無敢忘。
聖君明輔,靈官佑人,自得不死,永為種民,升為仙真之官,遂登後聖之位矣。
後聖李君太師姓彭,君學道在李君前,位為太微左真,人皇時保皇道君,并常命封授兆民,為李君太師,治在太微北塘宮靈上光臺,二千五百年轉易名字,展轉太虛,周旋八冥,上至無上,下至無下,真官希有得見其光顏者矣。
後聖李君上相方諸宮青童君。
後聖李君上保太丹宮南極元君。
後聖李君上傅白山宮太素真君。
後聖李君上宰西城宮總真王君。
右五人,一師四輔,輔者,父也,扶也。
尊之如父,持之得行,總號為輔。
分而別之,左輔右弼,前疑后承。
承者,發言舉事,拾遺充足,制斷宣揚,即是宰也。
疑者,向思未得,啟發成明,即是傅也。
弼者,必定猶預,即是保也,扶君順師,周匝入道,即是相也。
四五占候,俱詳可否,贊弘正化,總曰輔師。
閑居之時,前向有疑,問之傅。
後顧慮遺,問之承。
右有所昧,問之弼。
左有未明,問之輔。
咨詢四輔,相、保、傅、宰,成功在師,不可闕也。
聖帝垂范,使后遵行。
入有保,保用事也,陰屬右,靜寶真也。
出有師,師用事也,陽屬左,動歸寂也。
至此最難。
故略輔相而言師也。
望有傅,傅在前,敷說議趣也。
顧有宰,宰在後,決斷是非也。
其余公卿有司、仙真聖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從屬三萬六千人,部領三十六萬,人民則十百千萬億倍也。
常使二十四真人,密教有心之子,皆隸方諸上相,不可具說,但諦存其大,自究其小也。”
“善哉!今日問疑,更聞命矣。”
問曰:“李君何所常行,而得此高真?太師四輔,學業可聞乎?”
“善哉!子為愚者,迷不信道,學不堅固,進退失常,墮卑賤苦,故勤勤問之乎?今為子說之。
夫無始中來,積行久久,一善一惡,不可具言,言之無益。
今取近所行,得成高貴者,《靈書紫文》為要。
東華玉保高晨師青童大君,大君清齋寒靈丹殿、黃房之內三年,上詣上清金闕,金闕有四天帝,太平道君處其左右,居太空瓊臺、洞真之殿、平玉之房、金華之內,侍女眾真五萬人。
毒龍電虎,ㄑ天之狩,羅毒作態,備門抱關。
巨蚪千尋,衛于墻?岸。
飛龍奔雀,溟鵬異鳥,叩啄奮爪,陳于廣庭。
天威煥赫,流光八朗,風鼓玄旌,回舞旄蓋;玉樹激音,琳枝自籟;眾吹靈歌,鳳鳴玄泰;神妃合唱,麟亻舞鸞邁;天鈞八響,九和百會。
青童匍匐而前,請受《靈書紫文》、口口傳訣在經者二十有四:
一者真記諦,冥諳憶;
二者仙忌詳存無忘;
三者採飛根,吞日精;
四者服開明靈符;
五者服月華;
六者服陰生符;
七者拘三魂;
八者攝七魄;
九者佩皇象符;
十者服華丹;
十一者服黃水;
十二者服回水;
十三者食?剛;
十四者食鳳腦;
十五者食松梨;
十六者食李棗;
十七者服水湯;
十八者鎮白銀紫金;
十九者服云腴;
二十者作白銀紫金;
二十一者作鎮;
二十二者食竹筍;
二十三者食鴻脯;
二十四者佩五神符。
備此二十四,變化無窮,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災害不能傷,魔邪不敢難,皆自降伏,位極道宗,恩流一切,幽顯荷賴,不信不從,不知不見,自是任暗,永與道乖,涂炭兇毒,煩惱混齏,大慈悲念,不可奈何,哀哉!有志之士,早計早計,無負今言。”
曰:“善哉!善哉!今日問疑,更聞命矣。”
甲部第一云:“學士習用其書,尋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為主。”
甲部第一又云:“誦吾書,災害不起,此古賢聖所以候得失之文也。”
又云: “書有三等,一曰神道書,二曰核事文,三曰浮華記。
神道書者,精一不離,實守本根,與陰陽合,與神同門。
核事文者,核事異同,疑誤不失。
浮華記者,離本已遠,錯亂不可常用,時時可記,故名浮華記也。”
又云:“澄清大亂,功高德正,故號太平。
若此法流行,即是太平之時。
故此經云,應感而現,事已即藏。”
又云:“聖主為治,謹用茲文;凡君在位,輕忽斯典。”
《太平部》卷第八《老子傳授經戒儀注訣》云:“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
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極主之所都也。
老子都此,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應接無窮,不可稱述。
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跡和光,誕于庶類,示明胎育,可以學真,雖居下賤,無累得道。
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
文王之時,仕為守藏史。
或云,處世二百余載,至平王四十三年,太歲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為關令尹喜說五千文也。”
【太平經】
●乙部不分卷(一十八至三十四)
◎合陰陽順道法還年不老,大道將還人年,皆將候驗。
瞑目還自視,正白彬彬。
若且向旦時,身為安著席。
若居溫蒸中,于此時,筋骨不欲見動,口不欲言語。
每屈伸者益快意,心中忻忻,有混潤之意,鼻中通風,口中生甘,是其候也。
故順天地者,其治長久。
順四時者,其王日興。
道無奇辭,一陰一陽,為其用也。
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亂;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
詳思此意,與道合同。
◎錄身正神法天之使道生人也,且受一法一身,七縱橫陰陽,半陰半陽,乃能相成。
故上者象陽,下者法陰,左法陽,右法陰。
陽者好生,陰者好殺,陽者為道,陰者為刑。
陽者為善,陽神助之;陰者為惡,陰神助之。
積善不止,道福起,令人日吉。
陽處首,陰處足,故君貴道德,下刑罰,取法于此。
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罰,亦取法于此,故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長也。
當知其意,善自持養之,可得壽老。
不善養身,為諸神所咎。
神叛人去,身安得善乎?為善不敢失繩纏,不敢自欺。
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非為他神,乃身中神也。
夫言語自從心腹中出,傍人反得知之,是身中神告也。
故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壽之征也。
無為之事,從是興也,先學其身,以知吉兇,是故賢聖明者,但學其身,不學他人,深思道意,故能太平也。
君子得之以興,小人行之以傾。
◎修一卻邪法天地開辟貴本根,乃氣之元也。
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煩,舉事不得,災并來也。
此非人過也,失根基也。
離本求末,禍不治,故當深思之。
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系屬,眾心之主也。
當欲知其實,在中央為根,命之府也。
故當深知之,歸仁歸賢使之行。
人之根處內,枝葉在外,令守一皆使還其外,急使治其內,追其遠,治其近。
守一者,天神助之。
守二者,地神助之。
守三者,人鬼助之。
四五者,物佑助之。
故守一者延命,二者與兇為期。
三者為亂治,守四五者禍日來。
深思其意,謂之知道。
故頭之一者,頂也;
七正之一者,目也;
腹之一者,臍也;
脈之一者,氣也;
五藏之一者,心也;
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
骨之一者,脊也;
肉之一者,腸胃也。
能堅守,知其道意,得道者令人仁,失道者令人貪。
◎以樂卻災法以樂治身守形、順念致思卻災。
夫樂于道何為者也?樂乃可和合陰陽,凡事默作也,使人得道本也。
故元氣樂,即生大昌;自然樂,則物強;天樂,即三光明;
地樂,則成有常;五行樂,則不相傷;
四時樂,則所生王;王者樂,則天下無病;
C167行樂,則不相害傷;萬物樂,則守其常;
人樂,則不愁易心腸;鬼神樂,即利帝王。
故樂者,天地之善氣精為之,以致神明。
故靜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
能通神明,有以道為鄰,且得長生久存。
夫求道常苦,不能還其心念,今移風易俗,趨其心指,誰復與之爭者?
太平樂乃從宮中出邪?固以清靖國,安身入道,夷狄卻,神瑞應來。
懸象還,兇神往。
夫人神乃生內,返游于外,游不以時,還為身害,即能追之以還,自治不敗也。
追之如何?使空室內傍無人,畫象隨其藏色,與四時氣相應,懸之窗光之中而思之。
上有藏象,下有十鄉,臥即念,以近懸象,思之不止,五藏神能報二十四時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
萬疾皆愈。
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為法,隨四時轉移。
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黃童子十二。
二十五神人真人共是道德,正行法,陽變于陰,陰變于陽,陰陽相得,道乃可行。
天須地乃有所生,地須天乃有所成。
春夏須秋冬,晝須夜,君須臣,乃能成治。
臣須君,乃能行其事。
故甲須乙,子須丑,皆相成。
作道治正,當如天行,不與人相應,皆為逆天道。
比若東海居下而好水,百川皆歸之,因得其道,鯨魚出其中,明月珠生焉,是其得道之效也。
道人聚者,必得延年奇方出,大瑞應之。
眾賢聚,致治平。
眾文聚,則治小亂。
五兵聚,其治大敗。
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與德,若衣之表里。
天不廣,不能包含萬物。
萬物皆半好半惡,皆令忍之。
人君象之,次皇后后宮之象也。
此二者,慈愛父母之法也。
故父母養子,善者愛之,惡者憐之,然后能和調家道。
日象人君,月象大臣,星象百官眾賢,共照萬物和生。
故清者著天,濁者著地,中和著人。
◎調神靈法吾欲使天下萬神和親,不復妄行害人,天地長悅,百神皆喜,令人無所苦,帝王得天之力,舉事有福,豈可間哉?
故聖人能守道,清靜之時旦食,諸神皆呼與語言,比若今人呼客耳。
百神自言為天吏、為天使,群精為地吏、為地使,百鬼為中和使。
此三者,陰陽中和之使也,助天地為理,共興利帝王。
◎守一明法守一明之法,長壽之根也,萬神可祖,出光明之門。
守一精明之時,若火始生時,急守之勿失。
始正赤,終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絕遠復遠,還以治一,內無不明也。
百病除去,守之無懈,可謂萬歲之術也。
守一明之法,明有日出之光,日中之明,此第一善得天之壽也,安居閑處,萬世無失。
守一時之法,行道優劣。
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
六極之中,無道不能變化。
元氣行道,以生萬物,天地大小,無不由道而生者也。
故元氣無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氣。
不緣道而生自然者,乃萬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
天行道,晝夜不懈,疾于風雨。
尚恐失道意,況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極,失道光滅矣。
王者百官,萬物相應,眾生同居,五星察其過失。
王者復德,德星往守之。
行武,武星往守之。
行柔,柔星往守之。
行強,強星往守之。
行信,信星往守之。
相去遠,應之近。
天人一體可不慎哉!◎行道有優劣法春王當溫,夏王當暑,秋王當涼,冬王當寒,是王德也。
夫王氣與帝王氣相通,相氣與宰輔相應,微氣與小吏相應,休氣與后宮相同,廢氣與民相應,刑死囚氣與獄罪人相應,以類遙相感動。
其道也,王氣不來,王恩不得施也。
古者聖王以是思道,故得失之象,詳察其意。
王者行道,天地喜悅;失道,天地為災異。
夫王者靜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長生自養,和合夫婦之道。
陰陽俱得其所,天地為安。
天與帝王相去萬萬余里,反與道相應,豈不神哉?◎名為神訣書元氣自然,共為天地之性也。
六合八方悅喜,則善應矣;不悅喜,則惡應矣。
狀類景象其形、響和其聲也。
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
皆知重其命,養其軀,即知尊其上,愛其下,樂生惡死,三氣以悅喜,共為太和,乃應并出也。
但聚眾賢,唯思長壽之道,乃安其上,為國寶器。
能養其性,即能養其民。
夫天無私佑,佑之有信。
夫神無私親,善人為效。
一身之中,能為賢,能為神,能為不肖,其何故也?誤也,神靈露也。
故守一之道,養其性,在學之也。
眾中多瑞應者,信人也;無瑞應者,行誤人也,占而是非即可知矣。
夫斤兩所察,人情也。
天之照人,與鏡無異。
審詳此意,與天同愿,與真神為其安,得不吉哉?成事□□,不失銖分,欲得天地中和意。
故天地調則萬物安,縣官平則萬民治。
故純行陽,則地不肯盡成;純行陰,則天不肯盡生。
當合三統,陰陽相得,乃和在中也。
古者聖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氣不通,百事乖錯。
◎和三氣興帝王法通天地中和譚,順大業,和三氣,游王者使無事,賢人悉出,輔興帝王,天大喜。
真人問神人曰:“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豈可聞邪?”神人言:“但大順天地,不失銖分,立致太平,瑞應并興。
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
形體有三名,天、地、人。
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
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
人有三名,父、母、子。
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
此三者常當腹心,不失銖分,使同一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
故男者象天,故心念在女也,是天使人之明效也。
臣者為地通譚,地者常欲上行,與天合心,故萬物生出地,即上向而不止,云氣靡天而成雨,故忠臣憂常在上,汲汲不忘其君,此地使之明效也。
民者主為中和譚,中和者,主調和萬物者也。
中和為赤子,子者乃因父母而生,其命屬父,其統在上托生于母,故冤則想君父也。
此三乃夫婦父子之象也。
宜當相通辭語,并力共憂,則三氣合并為太和也。
太和即出太平之氣。
斷絕此三氣,一氣絕不達,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陰陽者,要在中和。
中和氣得,萬物滋生,人民和調,王治太平。
人君,天也,其恩施不下至,物無由生,人不得延年。
人君之心不暢達,天心不得通于下,妻子不得君父之敕,為逆家也。
臣氣不得達,地氣不得成,忠臣何從得助明王為治哉?
傷地之心,寡婦在室,常苦悲傷,良臣無從得前也。
民氣不上達,和氣何從得興?中和乃當和帝王治,調萬物者,各當得治。
今三氣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
◎安樂王者法君者當以道德化萬物,令各得其所也。
不能變化萬物,不能稱君也。
此若一夫一婦,共生一子,則稱為人父母。
亦一家之象,無可生子,何名為父母乎?故不能化生萬物者,不得稱為人父母也。
故火能化四行自與五,故得稱君象也。
本性和而專,得火而散成灰。
金性堅剛,得火而柔。
土性大柔,得火而堅成瓦。
水性寒,得火而溫。
火自與五行同,又能變化無常,其性動而上行。
陰順于陽,臣順于君,又得照察明徹,分別是非,故得稱君,其余不能也。
土者不即化,久久即化,故稱后土。
三者佐職,臣象也。
道無所不能化,故元氣守道,乃行其氣,乃生天地,無柱而立,萬物無動類相生。
遂及其後,世相傳,言有類也。
比若地上生草木,豈有類也,是元氣守道而生如此矣。
自然守道而行,萬物皆得其所矣。
天守道而行,即稱神而無方。
上象人君父,無所不能制化,實得道意。
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萬物歸焉。
三光守道而行,即無所不照察。
雷電守道而行,故能感動天下,乘氣而往來。
四時五行守道而行,故能變化萬物,使其有常也。
陰陽雌雄守道而行,故能世相傳。
凡事無大無小,皆守道而行,故無兇。
今日失道,即致大亂。
故陽安即萬物自生,陰安即萬物自成。
陰陽治道,教及其臣,化流其民,受命于天,受體于地,受教于師,乃聞天下要道。
守根者王,守莖者相,守浮華者善則亂而無常。
帝王,天之子也。
皇后,地之子也,是天地第一神氣也,天地常欲使樂,不得愁苦,憐之如此,天地之心意,氣第一者也,故王者愁苦,四時五行氣乖錯,殺生無常也。
◎懸象還神法夫神生于內,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黃童子十二。
此男子藏神也,女神亦如此數。
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為法。
畫使好,令人愛之。
不能樂禁,即魂神速還。
◎解承負訣天地開辟以來,兇氣不絕,絕者而後復起,何也?
夫壽命,天之重寶也,所以私有德,不可偽致。
欲知其寶,乃天地六合八遠萬物,都得無所冤結,悉大喜,乃得增壽也。
一事不悅,輒有傷死亡者。
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反得善,因自言為賢者非也。
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人之過,流災前后積,來害此人也;
其行惡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積畜大功,來流及此人也。
能行大功,萬萬倍之,先人雖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因復過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
或有小行善不能厭,囹圄其先人流惡承負之災,中世滅絕無后,誠冤哉。
承負者,天有三部,帝王三萬歲相流,臣承負三千歲,民三百歲。
皆承負相及,一伏一起,隨人政衰盛不絕。
今能法此,以天上皇治而斷絕,深思之而勿忘。
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
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百二十者應天,大歷一歲竟終天地界也。
八十者應陰陽,分別八偶等應地,分別應地,分別萬物,死者去,生者留。
六十者應中和氣,得六月遁卦。
遁者,逃亡也,故主死生之會也。
如行善不止,過此壽謂之度世。
行惡不止,不及三壽,皆夭也。
胞胎及未成人而死者,謂之無辜承負先人之過。
多頭疾者,天氣不悅也;多足疾者,地氣不悅也;
多五內疾者,是五行氣戰也;多病四肢者,四時氣不和也;
多病聾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熱者,陰陽氣忿爭也;
多病憒亂者,萬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靈怒也;
多病溫而死者,太陽氣殺也;多病寒死者,太陰氣害也;
多病卒死者,刑氣太急也;多病氣脹或少氣者,八節乖錯也。
今天地陰陽,內獨盡失其所,故病害萬物。
帝王其治不和,水旱無常,盜賊數起,反更急其刑罰,或增之重益紛紛,連結不解,民皆上呼天,縣官治乖亂,失節無常,萬物失傷,上感動蒼天,三光勃亂多變,列星亂行。
故與至道,可以救之者也。
吾知天意,不欺子也。
天威一發,不可禁也,獲罪于天,令人夭死。
初天地開辟,自太圣人各通達于一面,誠真知之,不復有疑也。
故能各作一大業,令后世修之,無有過誤也。
故聖人尚各長于一大業,不能必知天道,故各異其德,比若天,而況及人乎!
天地各長于一,故天長于高而清明,地長于下而重濁,中和長養萬物也,猶不能兼,而況凡人乎!
亥為天地西北極也,巳為天地東南極也,亥寒不以時收閉,來年巳反傷。
子乃天地之北極也,午為天地之南極也,子今冬不善順藏,午反承負而亡也。
丑乃天地東北極也,未乃天地西南極也,丑不以時且生,六月反被其刑。
天地性運,皆如此矣。
今帝王居百里之內,其用道德,仁善萬里,百姓蒙其恩,父為慈,子為孝,家足人給,不為邪惡。
帝王居內,失其道德,萬里之外,民臣失其職,是皆相去遠萬萬里,其由一也。
習善言,不若習行于身也。
◎闕題真人問神人:“吾生不知可謂何等而常喜乎?”
神人言:“子猶觀昔者博大真人邪?所以先生而後老者,以其廢邪人,而獨好真道,真道常保,而邪者消。
凡人盡困窮,而我獨長存,即是常喜也。
昭昭獨樂,何忿之哉?”“卒為不能長生,當奈何?”神人言:“積習近成,思善近生。
夫道者,乃無極之經也。
前古神人治之,以真人為臣,以治其民,故民不知上之有天子也,而以道自然無為自治。
其次真人為治,以仙人為臣,不見其民,時將知有天子也,聞其教敕,而尊其主也。
其次仙人為治,以道人為臣,其治學微有刑被,法令彰也,而民心動,而有畏懼,巧詐將生也。
其次霸治,不詳擇其臣,民多冤而亂生焉,去治漸遠,去亂漸近,不可復制也。
是故思神致神,思真致真,思仙致仙,思道致道,思智致智。
聖人之精思賢人,致賢人之神來佑之;思邪,致愚人之鬼來惑之。
人可思念,皆有可致,在可思者優劣而已。
故上士為君,乃思神真;中士為君,乃心通而多智;下士為君,無可能思,隨命可為。”
◎闕題真人問:“何以知帝王思善思惡邪?”
神人言:“易言邪!帝王思仁善者,瑞應獨為其出,圖書獨為其生。
帝王仁明生于木火,武智生于金水,柔和生土。
天之垂象,無誤者也。”
真人問:“古者特生之圖奇方,誰當得者乎?”
“其吏民得之獻王者,帝王者時氣即為和良,政治益明,道術賢哲出為輔弼之,帝王之道,日強盛矣。
夷狄滅息,垂拱而治,刑罰自絕,民無兵革,帝王思善之證,可不知哉?不睹其人,已知之矣。”
真人問:“神人何以能知此乎?”神人言:“以無聲致之。
君欲仁好生,象天道也;臣欲柔而順好養,法地道也,即善應出矣。
故天地不語而長存,其治獨神;神靈不語而長仙,皆以內明而外暗,故為萬道之端。
夫神靈出入,無有穴窠,清靜而無聲,安枕而臥,神光自生,安有不吉樂之哉?
夫用口多者竭其精,用力多者苦其形,用武多者賊其身,此者兇禍所生也。
子慎吾之言,不可妄思。
思之善或有德,思之惡還自賊,安危之間,相錯若發髻。
子戒之,無雜思也,夫人失道命即絕,審知道意命可活,勉養子精,無自煎也。
學得明師事之,禍亂不得發也。”
真人不敢失神人之辭也。
神人言:“夫學者各為其身,不為他人也。
故當各自愛而自親,學道積久,成神真也,與眾絕殊,是其言也。”
真人問:“何以知道效乎?”
神人曰:“決之于明師,行之于身,身變形易,與神道同門,與真為鄰,與神人同戶。
求之子身,何不睹?患其失道意,反求之四野,索之不得,便至窮老矣,遂離其根,言天下無道也,常獨愁苦。
離其根,是為大災,大人失之不能平其治,中士失之亂其君,仁人失之無從為賢,小人失之滅其身。
古之賢圣所行,與今同耳;古之小人所窮,亦與今同耳,明證若此。”
《三洞珠囊》卷一《求文導品》《太平經》第三十三云,真人問:“何以知人將興將衰乎?”
神人言:“大人將興,奇文出,賢者助之為治;家人將興,求者得生其子,善可知矣。”
真人問:“何以致是賢者?”
神人言:“皆以思也,精思不止,其事皆來。”
“神哉,道之為治,可不力行哉!”
神人言:“三綱六紀所以能長吉者,以其守道也,不失其治,故常吉。
天之壽命,不奪人之愿。
木性仁,思仁故致東方,東方主仁。
五方皆如斯也。
天下之事,各從其類。
故帝王思靖,其治亦靜,以類召也。
古之學者,效之于身;今之學者,反效之于人。
古之學者以安身,今之學者浮華文,不積精于身,反積精于文,是為不知其根矣。”
真人問曰:“凡人何故數有病乎?”
神人答曰:“故肝神去,出游不時還,目無明也;心神去不在,其唇青白也;肺神去不在,其鼻不通也;腎神去不在,其耳聾也;脾神去不在,令人口不知甘也;頭神去不在,令人C558冥也;腹神去不在,令人腹中央甚不調,無所能化也;四肢神去,令人不能自移也。
夫神、精,其性常居空閑之處,不居污濁之處也;欲思還神,皆當齋戒,懸象香室中,百病消亡;不齋不戒,精、神不肯還反人也。
皆上天共訴人也,所以人病積多,死者不絕。”
《太平經》曰,真人云:“人之精、神,常居空閑之處,不居污濁之間也。
欲思還精,皆當齋戒香室中,百病自除。
不齋戒,則精、神不肯返人也,皆上天共訴人,所以人病積多,死者不絕。”
【太平經】
●丙部之一(卷三十五)
◎分別貧富法第四十一
“真人前,子連時來學道,實已畢足未邪?”“今天師不復為其說也,以為已足,復見天師言,乃知其有不足也。
今意極訖,不知所當復問,唯天師更開示其所不及也。”
“行,真人來。
天下何者稱富足,何者稱貧也?”“然,多所有者為富,少所有者為貧。”
“然子言是也,又實非也。”
“何謂也?”“今若多邪偽佞盜賊,豈可以為富邪?今若凡人多也,君王少,豈可稱貧邪?”“愚暗生見天師有教,不敢不言,不及有過。”
“子尚自言不及,俗人安知貧富之處哉?”“今唯天師令弟子之無知,比若嬰兒之無知也,須父母教授之,乃后有知也。”
“善哉!子之言也。
太謙,亦不失之也。
諾。
真人自精,為子具言之。
富之為言者,乃畢備足也。
天以凡物悉生出為富足。
故上皇氣出,萬二千物具生出,名為富足。
中皇物小減,不能備足萬二千物,故為小貧。
下皇物復少于中皇,為大貧。
無瑞應,善物不生,為極下貧。
子欲知其大效,實比若田家,無有奇物珍寶,為貧家也。
萬物不能備足,為極下貧家,此天地之貧也。
萬二千物俱出,地養之不中傷,為地富;不而善養令小傷,為地小貧;
大傷,為地大貧;善物畏見,傷于地形,而不生至,為下極貧;無珍寶物,萬物半傷,為大因貧也;
悉傷,為虛空貧家,此以天為父,以地為母,此父母貧極,則子愁貧矣,與王治相應。
是故古者圣王治,能致萬二千物,為上富君也;
善物不足三分之二,為中富之君也;不足三分之一,為下富之君也;
無有珍奇善物,為下貧君也;萬物半傷,為衰家也;悉傷,為下貧人。
古者圣賢乃深居幽室,而自思道德所及,貧富何須問之,坐自知之矣。”
“善哉善哉!今唯天師幸哀帝王久愁苦,不得行意,以何能致此貧富乎?” “善哉善哉!子之難問也,已入微言要矣。
然,所行得失致之也。
力行真道者,乃天生神助其化,故天神善物備足也;行德者,地之陽養神出,輔助其治,故半富也;行仁者,中和仁神出,助其治,故小富也。
行文者,隱欺之階也,故欺神出助之,故其治小亂也;行武者,得盜賊神出助之,故其治逆于天心,而傷害善人也。
道者,乃天所案行也。
天者最神,故真神出助其化也;地者養,故德神出助其化也;
人者仁,故仁神出助其化也;文者主相文欺,失其本根,故欺神出助之也,上下相文,其事亂也;
武者以刑殺傷服人,盜賊亦以刑殺傷服人,夫以怒喜猛威服人者,盜賊也,故盜賊多出,其治兇也,盜賊多以財物為害,故其治失于財貨也。
故古者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
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亂君以文服人,兇敗之君將以刑殺傷服人。
是以古者上君,以道德仁治服人也,不以文刑殺傷服人也,所以然者,乃鄙用之也。
上君子乃與天地相似,故天乃好生不傷也,故稱君稱父也;
地以好養萬物,故稱良臣稱母也;
人者當用心仁,而愛育似于天地,故稱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萬物,為其師長也。
夫欺刑者,不可以治,日致兇矣,不能為帝王致太平也,故當斷之也。
今真人以吾書付有道德之君,力行之,令效立與天相應,而致太平,可名為富家,不疑也,可無使帝王愁苦反名為貧家也。”
“今民間時相謂為富家,何等也?”“是者,但俗人妄語耳。
富之為言者,乃悉備足也。
一事不具,輒為不具足也。
故古者圣賢不責備于一人者,言其不能備之也,故不具責之也。
今八十一域國,物各少,不備足也,不能常足也,故從他國取之也。
今一家,有何等富哉?真人其好隨俗人妄言邪?”“不敢不敢。”
“子既學,慎言無妄談也。
夫妄談,乃亂天地之正文,不可為人法,慎之!”“唯唯。
今天師既加恩愛,乃憐帝王在位用心愁苦,不得天意,為其每具開說可以致上皇太平之路。
愚生受書眾多,大眩童蒙,不知當復問何等哉,唯天明師,悉具陳列其誡。”
“善哉善哉!然天法,陽數一,陰數二。
故陽者奇,陰者偶,是故君少而臣多。
陽者尊,陰者卑,故二陰當共事一陽,故天數一而地數二也,故當二女共事一男也。”
“何必二人共養一人乎?”“尊者之傍,不可空為一人行,一人當立坐其傍,給侍其不足。
故一者,乃象天也,二者,乃象地也,人者,乃是天地之子,故當象其父母。
今天下失道以來,多賤女子,而反賊殺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陰氣絕,不與天地法相應。
天道法,孤陽無雙,致枯,令天不時雨。
女者應地,獨見賤,天下共賤其真母,共賊害殺地氣,令使地氣絕也不生,地大怒不悅,災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
“何也?”“夫男者,乃天之精神也;女者,乃地之精神也。
物以類相感動,王治不平,本非獨王者之過也,乃凡人失道輕事,共為非,其得過非一也,乃萬端,故使治難平乖錯也。
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賊殺女,深亂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
“今天師為王者開辟太平之階路,太平之真經出,為王者但當游而無事。
今是傷女,為其致大災,當奈何之乎?”“善哉!子之問也,得天心矣。
然天下所以賤惡女者,本惡過在其行。”
“何謂也?愿聞之,試得記于竹帛,萬萬世不敢去也。”
“善哉,子今能記之,天下無復殺女者也。”
“唯唯,愿記之,以除帝王之災,吾所樂也,以救冤女之命。”
“善哉,子已得益天D12D矣。”
“何謂也? ”“然,活人名為自活,殺人名為自殺。
天愛子可為,已得增D12D于天,司命易子籍矣。”
“不敢也,不敢也。”
“無可復讓,此乃天自然之法也。
然天下所以殺女者,凡人少小之時,父母自愁苦,絕其衣食共養之。
非獨人也,C738行亦皆然。
至于老長巨細,各當隨其力而求衣食,故萬物尚皆去其父母而自衣食也,賢者得樂,不肖得苦。
又子者年少,力日強有余,父母者日衰老,力日少不足也。
夫子何男何女,智賢力有余者,尚乃當還報復其父母功恩而供養之也。
故父母不當隨衣食之也。
是者名為弱養強,不足筋力養有余也,名為逆政。
少者還愁苦老者,無益其父母,父母故多殺之也。
今但為乏衣食而殺傷之,孰若養活之者,而使各自衣食乎?真人,是誠冤絕地統,民之愚甚劇也。”
“今小生聞是,心大悲而恐忄亥,知冤者誠多,當奈何哉?”
“然,夫好學而不得衣食之者,其學必懈而道止也,而得衣食焉,則賢者學而不止也。
當使各有所利,不當使其還反相愁窮也。”
“何謂也?”“夫女者無宮,女之就夫,比若男子之就官也,當得衣食焉。
女之就夫家,乃當相與并力,同心治生,乃共傳天地統,到死尚復骨肉同處。
當相與并力,而因得衣食之,令使賢且樂,令使不肖者且苦,比若土地,良土其物善,天亦付歸之;薄土其物惡,天亦付歸之,不奪其材力所生長也。
天地尚不奪汝功,何況人乎哉!如是,則凡人無復殺其女者也。”
“善哉善哉!一大深害除矣,帝王太平已至矣。”
“真人何以知之乎?”
“ 然,夫父母與子,極天下之厚也,不得困愁焉,不宜殺之也,毋乃殺其子,是應寇賊之氣,大逆甚無道也,故其亂帝王治最深。
夫女,今得生,不見賊殺傷,故大樂到矣。”
“然,子說是也,可謂知之矣。
今天下一家殺一女,天下幾億家哉?
或有一家乃殺十數女者,或有妊之未生出,反就傷之者,其氣冤結上動天,奈何無道理乎?
故吾誠□□重知之也。
夫人各自衣食其力,則令婦人無兩心,則其意專作事,不復狐疑也。
苦而無功,則令使人意常不和調。
此者,乃天性自然之術也。
真人慎之,無去此書,以付仁賢之君,可以除一大冤結災害也。
慎吾書言,以示凡人,無肯復去女者也,是則且應天地之法也,一男者得二女也。
故天制法,陽數者奇,陰數者偶。
大中古以來,人失天道意,多賊殺之,乃反使男多,而女少不足也,大反天道,令使更相承負,以為常俗。
后世者劇天下惡過,甚痛無道也。
夫男者乃承天統,女者承地統,今乃斷絕地統,令使不得復相傳生,其后多出,絕滅無后世,其罪何重也!
此皆當相生傳類,今乃絕地統,滅人類,故天久久,絕其世類也。
又人生皆含懷天氣具乃出,頭圓,天也;
足方,地也;四支,四時也;五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
此不可勝紀,獨圣人知之耳。
人生皆具陰陽,日月滿乃開胞而出戶,視天地當復長,共傳其先人統,助天生物也,助地養形也。
今天地神信此家,故天地神統來寄生于此人,人反害之,天大咎之,而人不相禁止,故天使吾出此書,以示后世也。
事已發覺,而復故為者,名為故犯天法,其罪增倍,滅世不疑。
真人慎之,自勵自勵。”
“唯唯。”
“子今既已發覺此事,而逃亡其書,子代人得罪坐之矣。”
“不敢不敢。”
“行去,各為身計。”
“唯唯。”
右分別說貧富、君王行之立吉、禁人斷絕地統、以興男女、平復王政。
◎一男二女法第四十二 “真人前。今天太和平氣方至,王治且太平,人當貞邪不當貞?何以當貞?” “夫貞者,少情欲不妄為也。”
“噫!真人之說,純大中古以來俗人之失也。
其師內妒,反教民妄為也。”
真人曰:“何謂也?”“夫貞男乃不施,貞女乃不化也。
陰陽不交,乃出絕滅無世類也。
二人共斷天地之統,貪小虛偽之名,反無后世,失其實核,此天下之大害也。
汝向不得父母傳生,汝于何得有汝乎?而反斷絕之,此乃天地共惡之,名為絕理大逆之人也。
其應乃使天地隔絕,天不肯雨,地不肯化生,何也乎?“ 夫天不雨,即其貞不施也;夫地不生萬物,即其貞不化也。
夫天乃不雨,地乃無所生物,天下之大兇咎也,何以為善哉?
觀真人之說也,不順天地之教,令逆天道,不樂助天地生化,反欲斷絕之,子之吐口出辭,曾無負于皇天后土乎?”“ 無壯不及,有過。
見天師說,自知罪重不也。”
“為子言事,無當反天道,而以俗人之言,不順天意!陰陽所以多隔絕者,本由男女不和。
男女者,乃陰陽之本也。
夫治事乃失其本,安得吉哉?”“今唯天師,當云何乎?”“然,太皇天上平氣將到,當純法天,故令一男者當得二女,以象陰陽,陽數奇、陰數偶也,乃太和之氣到也。
如大多女,則陰氣興;如大多男,則陽氣無雙無法,亦致兇,何也?人之數當與天地相應,不相應力而不及,故得兇害也。”
“夫帝王后宮,乃應土地,意云何哉?”“今真人所言,即助吾語也。
夫女,即土地之精神也,王者,天之精神也,主恐土地不得陽之精神,王氣不合也,令使土地有不化生者,故州取其一女,以通其氣也。
樂其化生者,恐其施恩不及,王施不洽,故應土地而取之也,遍施焉乃天氣通,得時雨也,地得化生萬物。
今太平氣至,不可貴貞人也,內獨為過甚深,使王治不和良。
凡人亦不可過節度也,故使一男二女也。”
“善哉善哉!”右順天地,法合陰陽,使男女無冤者,致時雨令地化生,王治和平。
◎興善止惡法第四十三 “真人前。
今太平氣臨到,欲使謹善者日益興,惡者日衰卻也。
為其有傷殺人,盜賊發,為作政當云何乎?”“何謂也?”“謂臨發所知也,如人君坐有所疑,而欲使善者大興,惡者立衰也,盜賊起,使即時得也,其為政當奈何乎?今真人宜善記之。”
“今天師使之,敢不言!每言不中天師法。”
“何謙?為言之。
自古大圣人不責備于一人也,今子言不中,何謙乎?”“唯唯。
但當賞善罰惡,令使其分明□□,即善者日興,惡者日衰矣。”
“子言是也,其賞罰獨無名字邪? ”“不及勤能壹言,不敢復重。
今唯天師,大開示之。”
“然,子主記之,為子具言之。
長吏到其發所,悉召其部里人民,故大臣故吏使其東向坐,明經及道德人使北向坐,孝悌人使西向坐,佃家謹子使居東南角中西北向坐,惡子少年使居西南角中東北向坐,君自南向坐。”
“何必正如此坐乎?”“各從其類,乃天道順人立善也,盜賊易得。”
“何謂也?”“大臣故吏投義處,此人去不仕,欲樂使以義相助也。
明經道德投明處,欲使明其經道,相助察惡也。
孝悌投本鄉,至孝者用心,故使歸本鄉也,孝悌者欲使常謹敬如朝時也,物生于東,樂其日進也。
謹力之子投東南角者,東南長養之鄉,欲樂其修治萬物,而不懈怠也。
惡子少年投西南,西南者,陽衰陰起之鄉,惡欲相巧弄,刑罰罪起焉,故猴猿便巧,處向衰之地置焉。
東向、西向、北向悉居前,不謹子與惡子居其后。
有酒者賜其各一器,無酒者賜其善言者,使相助為聰明。
已畢也,君坐間處,居戶內自閉也。
一一而呼此眾人,以尊卑始教其各言一,各記主名也。
所言所記,后當相應,后不相應者坐之。
言而不相應者,大佞偽人也,后即知佞偽人處矣。
言而相應者,久久乃賜之,進其人,毋即時也。”
“何乎?”“將致怨。
為人君父,而使其臣子致怨,非慈父賢君也。
故已畢,悉遣諸善人去,惡子少年,與吏俱逐捕,不得賊者,不得止也。
真人用此書,以付上德之君,以示凡人,各知有此教,善者日興,惡者日衰矣,盜賊邪奸得矣。”
“善哉善哉!何故先示之乎?”“夫天將興雨,必先有風云,使人知之,所以然者,欲樂其收藏也。
所以先示者,樂其為善者日興,為惡者日止也。
今太平氣當至,恐人為惡,亂其治,故先覺之也。
為政當象天。
夫天不掩人之短,太古圣人不為也,名為暗昧政,反復致兇,不得天地心意,故先示之也。”
“善哉善哉!君何故必居戶內自閉,而使言者居戶外乎哉?”“然,夫人將聞密言者,必心不自知前也。
頭面相近,傍人知之,令為言者得害矣。
夫為人君長,受人聰明,后使其人得害,名為中傷忠信賢良股肱,后無肯復言者也。
聰明閉絕,其政亂危者矣。
又君者,陽也,居陰中;臣者,陰也,處陽中也;陰陽相得者,使人悅,所言進必盡信也,此天自然之法也。
真人寧知之邪?”“唯唯。”
“行去,勿妄言。
此致太平之書也。”
“唯唯。”
右興善止惡聰明達立得盜賊忠信者得訣法。
【太平經】
●丙部之二(卷三十六)
◎守三實法第四十四
“真人前。”
“唯唯。”
“天下凡人行,有幾何者大急?有幾何者小急?有幾何者日益禍兇而不急乎?真人宜自精,具言之。”
“唯唯。
誠言心所及,不敢有可匿。”
“行言之。”
“凡天下之事,用者為急,不用者為不急。”
“子言是也,雖然非也。
欲得其常急而不可廢者,廢之天下絕滅無人,天文并合無名字者,故為大急。
今子所言,但當前小合于人意,反長候致諸禍兇所從起也。
真人前,吾今所問于子,乃問其常急而不可廢置者誰也?”“今唯天師為其陳列,分別解示之。
愚生自強過壹言,不中,不敢復言。”
“然,子言是也。
知之乃可說,不知而強說之,會自窮矣。
凡人所不及也,事無大小,不可強知也。
及之無難,不及無易也。”
“是故唯天師既開示淺暗不達之生,愿為開辟其端首。”
“諾,聽之。
天下大急有二,小急有一,其余悉不急,反厭人耳目,當前善,而長為人召禍,凡人皆得窮敗焉。”
“何謂也?”“愚哉!然天下人本生受命之時,與天地分身,抱元氣于自然,不飲不食,噓吸陰陽氣而活,不知饑渴,久久離神道遠,小小失其指意,后生者不得復知真道空虛,日流就偽,更生饑渴,不飲不食便死,是一大急也。
天地憐哀之,共為生可飲食,既飲既食,天統陰陽當見傳,不得中斷天地之統也,傳之當象天地一陰一陽,故天使其有一男一女,色相好,然后能生也。”
“何乃正使一陰一陽?”“夫陽極者能生陰,陰極者能生陽,此兩者相傳,比若寒盡反熱,熱盡反寒,自然之術也,故能長相生也,世世不絕天地統也。
如男女不相得,便絕無后世。
天下無人,何有夫婦父子、君臣師弟子乎?以何相生而相治哉?天地之間無牝牡,以何相傳?寂然便空,二大急也。
故陰陽者,傳天地統,使無窮極也。
君臣者,治其亂。
圣人師弟子,主通天教,助帝王化天下。
故此飲食與男女相須,二者大急。
天道有寒熱,不自障隱,半傷殺人。
故天為生萬物,可以衣之;不衣,但穴處隱同活耳,愁半傷,不盡滅死也,此名為半急也。
所謂天道大急者,乃謂絕滅死亡也,急無過此也。
夫人不衣,固不能飲食,合陰陽不為其善。
衣則生賢,無衣則生不肖也。
故衣者,有以御害而已,故古者圣賢,不效玄黃也。
飲食、陰陽不可絕,絕之天下無人,不可治也。
守此三者,足以竟其天年,傳其天統,終者復始,無有窮已。
故古者圣人以此為治也,其余不急,召兇禍物者悉已去矣。”
“何謂也?”“此三者應天行。
男者,天也;女者,地也;衣者,依也,天地父母所以依養人形身也。
過此三者,其余奇偽之物,不必須之而活,傳類相生也,反多以致偽奸,使治不平,皇氣不得至,天道乖錯,為君子重憂。
六情所好,人人嬉之,而不自禁止,意轉樂之,因以致禍,君子失其政令,小人盜劫刺,皆由此不急之物為召之也。
天下貧困愁苦,災變連起,下極欺其上,皆以此為大害。
所從來者久,亦非獨今下古后世之人過也。
傳相承負,失其本真實,悉就浮華,因還自愁自害,不得竟其天年也。
后生多事紛紛,但以其為不急之事,以致兇事,故常趨走不得止也。
日就浮華,因而愁苦,不竟天年,復使后生趨走不止,山川為空竭,元氣斷絕,地氣衰弱,生養萬物不成,天災變改,生民稍耗,奸偽復生,不急之物為害若此。
而欲悅耳目之娛,而不悟深深巨害矣。
上古所以無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意者,以其守本不失三急。
中古小多事者,以其小多端也。
下古大多憂者,以其大多端而生邪偽,更以相高上而相愁也,因生邪奸出其中也。
內失其真實,離其本根,轉而相害,使人眩亂,君子雖愁心,欲樂正之,所為億萬端,不可勝理,以亂其治,真人深思此意。”
“善哉善哉!”右守三實平氣來邪偽去奸猾絕 ◎三急吉兇法第四十五 “真人前。
C167行之屬有幾何大急,幾何小急,幾何不急乎?”“然,各有所急,千條萬端。”
“皆名為何等急?”“C167行各有所志也,不可名字也。”
“真人已愁矣昏矣。
子其故為愚,何壹劇也。”
“實不及。”
“子尚自言不及,何言俗夫之人失計哉?其不及乎,是也。”
“唯天師愿為其愚暗解之。”
“然,C167行俱受天地陰陽統而生,亦同有二大急、一小急耳。”
“何謂乎哉?”“C167行始受陰陽統之時,同仿佛噓吸,含自然之氣,未知食飲也,久久亦離其本遠。
大道消竭,天氣不能常隨護視之,因而饑渴。
天為生飲食,亦當傳陰陽統,故有雄雌,世世相生不絕。
絕其食飲,與陰陽不相傳,天下無C738行之屬,此二大急者也。
其一小急者,有毛羽鱗亦活,但倮蟲亦生活。
但有毛羽者,恒善可愛,御寒暑;有鱗者,恒御害,非必須而生也,故為小急也。
其余凡行,悉禍處也。
不守此三本。
無故妄行,悉得死焉,此自然懸于天地法也。
真人宜思其意,守此三行者,與天地中和相得;失此三而多端者,悉被兇害也。”
“善哉善哉!天師既開示,愿乞問一事。”
“平行。”
“今布根垂枝之屬,不食不飲不衣,當奈何乎?”“噫!子學不日進,反日無知,何哉?亦有二大急、一小急。”
“何謂也?”“明聽!”“唯唯。”
“萬物須雨而生,是其飲食也。
須得晝夜,壹暴壹陰,晝則陽氣為暖,夜則陰氣為潤,乃得生長,居其處,是其合陰陽也。
垂枝布葉,是其衣服也。
其物多葉亦生,少葉亦生,是其質文也。
故無時雨,則天下萬物不生也,天下無一物,則大兇也,是一大急也。
不得晝夜合陰陽氣,物無以得成也,天下無成實物,則大兇,是二大急也。
物疏葉亦實,數葉亦實,俱實,不必當數葉也,是其小急也。
實者,是其核也。
是故古者圣人守三實,治致太平。
得天心而長吉,竟天年,質而已,非必當多端玄黃也。
故迷于末者當還反中,迷于中者當還反本;
迷于文者當還反質,迷于質者當還反根,根者,乃與天地同其元也。
故治眩亂于下古者,思反中古;中古亂者,思反上古;上古亂者,思反天地格法;
天地格法疑者,思反自然之形;自然而惑者,思反上元靈氣。
故古者圣賢飲食氣而治者,深居幽室思道,念得失之象,不敢離天法誅分之間也。
居清靜處,已得其意,其治立平,與天地相似哉!真人深惟思吾道言,豈知之邪?”
“善哉善哉!”
“行,子已覺矣。
而象吾書以治亂者,立可試,不移時也。
無匿此文,使凡人當自知質文所失處,深念其意,宜還反三真,無自愁苦以邪偽也。
真人慎之!”“唯唯。”
右解萬物守本,得三急而吉,失三急而有害。
◎事死不得過生法第四十六 “真人前。”
“唯唯。”
“孝子事親,親終,然后復事之,當與生時等邪?不也?”“事之當過其生時也。”
“何也哉?”“人由親而生,得長巨焉,見親死去,乃無復還期,其心不能須臾忘。
生時日相見,受教敕,出入有可反報;到死不復得相睹,訾念其悒悒,故事之當過其生時也。”
“真人言是也。
固大已失天道真實,遠復遠矣。
今真人說尚如此,俗人冥冥是也,失天法明矣。”
“何謂也?唯天師。”
“然,人生象天,屬天也;人死象地,屬地也。
天,父也;地,母也,事母不得過父。
生人,陽也;死人,陰也,事陰不得過陽。
陽,君也;陰,臣也,事臣不得過君。
事陰反過陽,則致逆氣,事小過則致小逆,大過則致大逆,名為逆氣,名為逆政。
其害使陰氣勝陽,下欺其上,鬼神邪物大興,共乘人道,多晝行不避人也。
今使疾病不得絕,列鬼行不止也,其大咎在此。
子知之邪?子知之耶?”“愚生大不及,有過不也。
今見天師已言,乃惻然大覺。
師幸原其勉勉慎事,開示其不達,今是過小微,何故乃致此乎哉?”
“事陰過陽,事下過上,此過之大者也。
極于此何等,乃言微乎?真人復重不及矣。
又生人,乃陽也。
鬼神,乃陰也。
生人屬晝,死人屬夜,子欲知其大深放此。
若晝大興長,則致夜短,夜興長,則致晝短,陽興則勝其陰,陰伏不敢妄見,則鬼神藏矣。
陰興則勝其陽,陽伏,故鬼神得晝見也。”
夫生人,與日俱也;奸鬼物,與星俱也。
日者陽也,星者陰也,是故日見則星逃,星見則日入。
故陰勝則鬼物共為害甚深,不可名字也,乃名為興陰反衰陽也,使治失政反,傷生人。
此其為過甚重,子深計之。”
“唯唯。”
真人復問神人:“孝子事親,親終后復事之,當與生時等邪?復有異乎?事之復過于生時,復不及也。
人由親而生,得長大,見親終去,復無還期,不得受其教敕,出入有可反報,念念想象,不能已矣,欲事之過生,殆其可乎?”
神人言:“子之言,但世俗人孝之言耳,非大道意也。
人生象天屬天,人卒象地屬地。
天,父也。
地,母也。
事母不得過父。
生,陽也。
卒,陰也。
事陰不得過陽。
陽,君道也。
陰,臣道也。
事臣不得過于君。
事陰過陽,即致陰陽氣逆而生災;事小過大,即致政逆而禍大。
陰氣勝陽,下欺上,鬼神邪物大興,而晝行人道,疾疫不絕。
而陽氣不通,君道衰,臣道強盛。
是以古之有道帝王,興陽為至,降陰為事。
夫日,陽也。
夜,陰也。
日長即夜短,夜長即日短,日盛即生人盛,夜盛即鬼神盛。
夫人以日俱,鬼以星俱。
日,陽也。
星,陰也。
故日見即星逃,星見即日入。
故陰勝即鬼神為害,與陰所致,為害如此也。”
“故天道制法也,陰職常當弱于陽,比若臣當弱于其君也,乃后臣事君順之;子弱于其父母,乃子事父母致孝也。
如強不可動移者,為害甚深劇。
故孝子雖恩愛,不能忘其親者,事之不得過生時也。
真人亦寧曉不耶?”“唯唯。”
“慎之慎之!凡事不可但恣意而妄為也。”
“唯唯。”
“子欲事死過于生,乃得過于天,是何乎?乃為不敬其陽,反敬其陰,名為背上向下,故有過于天也。”
“愚生大負,唯天師原之耳。
不也。”
“但自詳計之,言事皆當應法。”
“唯唯。
天師開示之,愿悉聞其不得過其生時意。”
“其葬送,其衣物,所赍持治喪,不當過生時。
皆為逆政,尚為死者得謫也。
送死不應本地。
下簿考問之失實。
反為詐偽行,故得謫又深。
敬其興兇事大過,反生兇殃,尸鬼大興行,病害人,為怪變紛紛。”
“以何明之耶?”“善哉!子難也。
以上古圣人治喪,心至而已,不敢大興之也。
夫死喪者,天下大兇惡之事也,興兇事者為害,故但心至而已。
其飲食象生時不負焉,故其時人多吉而無病也,皆得竟其天年。
中古送死治喪,小失法度,不能專其心至而已,失其意,反小敬之,流就浮華,以厭生人,心財半至其死者耳。
死人鬼半來食,治喪微違實,興其祭祀,即時致邪不知何鬼神物來共食其祭,因留止祟人,故人小小多病也。
下古復承負中古小失,增劇大失之,不心至其親而已,反欲大厭生人,為觀古者作榮,行失法,反合為偽,不能感動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來食也。
反多張興其祭祀,以過法度,陰興反傷衰其陽,不知何鬼神物悉來集食,因反放縱,行為害,賊殺人,不止共殺一人者。
見興事不見罪責,何故不力為之乎?是故邪氣日多,還攻害其主也,習得食隨生人行不置也。
陰強陽弱,厭生人,臣下欺上,子欺父,王治為其不平,而民不覺悟,故邪日甚劇,不復拘制也。
是故古者圣賢,事死不敢過生,乃睹禁明也。
真人亦豈已解耶?”“可忄亥哉!可忄亥哉!向天師不示,愚生心無由得知此也。”
“真人前,子與吾合心,必天使子主問事,不可自易也,是以吾悉告子也。
所以然者,今良平氣且臨至,凡事當順,一氣逆,轉不至。”
“何謂也?”“夫天道,當興陽也而衰陰,則致順,令反興陰而厭衰陽,故為逆也。
反為敬兇事,致兇氣,令使治亂失其政位,此非小過也。
上古之人理喪,但心至而已,送終不過生時,人心純樸,少疾病。
中古理漸失法度,流就浮華,竭資財為送終之具,而盛于祭祀,而鬼神益盛,民多疾疫,鬼物為祟不可止。
下古更熾祀他鬼而興陰,事鬼神而害生民,臣秉君權,女子專家,兵革暴起,奸邪成黨,諂諛日興,政令日廢,君道不行,此皆興陰過陽,天道所惡,致此災咎,可不慎哉?
真人無匿此書,出之,使凡人自知得失之處。
夫治不調,非獨天地人君之過也,咎在百姓人人自有過,更相承負,相益為多,皆悉坐不守實所致也,以離去其實,遠本反就偽行,而不自知。”
“何謂乎?”“生者,其本也;死者,其偽也。”
“何故名為偽乎?”“實不見睹其人可欲,而生人為作知,妄圖畫形容,過其生時也。
守虛不實核事,夫人死,魂神以歸天,骨肉以付地腐涂。
精神者可不思而致,尚可得而食之。
骨肉者無復存也,付歸于地。
地者,人之真母,人生于天地之間,其本與生時異事,不知其所職者何等也,故孝子事之宜以本,乃后得其實也。
生時所不樂,皆不可見于死者,故不得過生,必為怪變甚深。
真人曉不?慎之慎之!”“唯唯,善哉善哉!實已出矣。”
“子可謂知之矣。
行去!”“唯唯。”
右事生到終本末當相應訣
【太平經】
●丙部之三(卷三十七)
◎試文書大信法第四十七
“大頑頓曰益暗昧之生再拜,今更有疑,乞問天師上皇神人。”
“所問何等事也?”
“請問此書文,其凡大要,都為何等事生,為何職出哉?”
“善哉善哉!子之問事,可謂已得皇天之心矣。
此其大要,之為解天地開辟以來,帝王人民承負生,為此事出也。”
“今乃為此事出,何反皆先道養性乎哉?”“然,真人自若真真愚昧,蒙蔽不解。
向者見子陳辭,以為引謙,反真真冥冥昧昧,何哉?諾,真人更明開耳聽。
然凡人所以有過責者,皆由不能善自養,悉失其綱紀,故有承負之責也。
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過于鄰里,后生其子孫反為鄰里所害,是即明承負之責也。
今先王為治,不得天地心意,非一人共亂天也。
天大怒不悅喜,故病災萬端,后在位者復承負之,是不究乎哉!故此書直為是出也。
是故古者大賢人,本皆知自養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負之失也。
其后世學人之師,皆多絕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華傳學,違失天道之要意,令后世日浮淺,不能善自養自愛。
為此積久,因離道遠,謂天下無自安全之術,更生忽事反斗祿,故生承負之災。
子解意,豈知之耶?” “善哉善哉!見天師言,昭若開云見日無異也。”
“行,子可謂已得道意矣。”
“愚生蒙恩,已大解,今問無足時,唯天師丁寧重戒之。”
“然,夫人能深自養,乃能養人。
夫人能深自愛,乃能愛人。
有身且自忽,不能自養,安能厚養人乎哉?
有身且不能自愛重而全形,謹守先人之祖統,安能愛人全人?愚哉!子寧深解不耶?”
“唯唯,善哉善哉!”“行,子以為吾書不可信也。
試取上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而長吉者書文,復取中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者書策文,復取下古、人所思務行、得天意而長自全者文書,宜皆上下流視考之,必與重規合矩無殊也,乃子蒙且大解,乃后且大信吾書言也。
今天疾人后生者日益輕易,斗命試才,下愚乃言天無知,道天不效也。
夫地尚不欺人,種禾得禾,種麥得麥,其用功力多者,其稼善,何況天哉!今故天積怨下愚無知者,更相教輕事,為愚后生者日益劇,故生災異變怪,非一也。
是天與人君獨深厚,比若父子之恩則相教。
愚者見是,不以時報其君,反復蔽匿,斷絕天路,天復益忿忿,后復承負之,增劇不可移,帝王雖有萬人之善,猶復無故被其害也,故使為善者不明,若無益也。
令使下愚言天無知,固有以乎哉!”
“今見天師言,心解與更生無異也,善哉善哉!弟子雖多愁天師,冒死問事,始若有過,已問得解,意大喜,不悔之也。”
“夫無知而不問,無由得通達。
子言是其意也。
行,書多悉備,頭足腹背,表里悉具,自與眾賢共案之,勿復問。”
“唯唯。”
右問天師文書眾多從上到下所為出斷訣
◎五事解承負法第四十八蔽暗弟子再拜言:“夫大賢見師說一面,知四面之說;小賢見師說一負,知四負之說,故易為說也。
其愚暗蔽頓之人,不事見為說之,猶復心懷疑,故敢具問天師。
師既為皇天解承負之仇,為后土解承負之殃,為帝王解承負之厄,為百姓解承負之過,為萬二千物解承負之責。”
又言:“下愚弟子乃為天問事,不敢不冒過悉道之,愿具聞其意何等也。”
“平言。”
“今帝王人民有承負,凡事亦皆自有承負耶?”“善哉!子為天問事,誠詳且謹。”
“今每與天師對會,常言弟子乃為天問疑事,故敢不詳也。”
“善哉!子有謹良之意,且可屬事。
行,今子樂欲令吾悉具說之耶?不惜難之也,但恐太文,難為才用。
具說天下承負,乃千萬字尚少也,難勝,既為子舉其凡綱,令使眾賢可共意,而盡得其意,與券書無異也。”
“唯天師語。”
“明開兩耳,安坐定心聽。”
“唯唯。”
“然,天地生凡物,無德而傷之,天下云亂,家貧不足,老弱饑寒,縣官無收,倉庫更空。
此過乃本在地傷物,而人反承負之。
一大凡事解,未復更明聽。
今一師說,教十弟子,其師說邪不實,十弟子復行,各為十人說,已百人偽說矣;
百人復行,各為十人說,已千人邪說矣;
千人各教十人,萬人邪說矣;
萬人四面俱言,天下邪說,又言者大眾,多傳相征,不可反也,因以為常說。
此本由一人失說實,乃反都使此凡人失說實核,以亂天正文,因而移風易俗,天下以為大病,而不能相禁止,其后者劇,此即承負之厄也,非后人之過明矣。
后世不知其所由來者遠,反以責時人,故重相冤也,復為結氣不除,日益劇甚,故凡二事解,真人復更明聽。
令一人為大欺于都市中,四面行于市中,大言地且陷,成涵水,垂泣且言。
一市中人歸道之,萬家知之,老弱大小四面行言。
天下俱得知之,乃使天下欺,后者增益之,其遠者尤劇。
是本由一人言,是即承負空虛言之責也。
后人何過乎?反以過時人。
三事解,然真人復更明聽。
夫南山有大木,廣縱覆地數百步,其本莖一也,上有無訾之枝葉實,其下根不堅持地,而為大風雨所傷,其上億億枝葉實悉傷死亡,此即萬物草木之承負大過也。
其過在本不在末,而反罪未,曾不冤結耶?
今是末無過,無故被流災得死亡,夫承負之責如此矣,寧可罪后生耶?四事解,然責人復更明聽。
南山有毒氣,其山不善閉藏,春南風與風氣俱行,乃蔽日月,天下彼其咎,傷死者積眾多。
此本獨南山發泄氣,何故反使天下人承負得病死焉。
時人反言猶惡,故天則殺汝。
以過其人,曾不冤乎哉?此人無過,反承負得此災,魂神自冤,生人復就過責之,其氣冤結上動天。
其咎本在山有惡氣風,持來承負之責如此矣。
五事解,然真人復更危坐,詳聽吾言。
本道常正,不邪偽欺人。
人但座先人君王人師父教化小小失正,失正言,失自養之正道,遂相效學,后生者日益劇,其故為此。
積久傳相教,俱不得其實,天下悉邪,不能相禁止。
故災變萬種興起,不可勝紀,此所由來者積久復久。
愚人無知,反以過時君,以責時人,曾不重被冤結耶?
天下悉邪,不能自知,帝王一人,雖有萬人之德,獨能如是何?
然今人行,豈有解耶?
若食盡欲得之,而病人獨不能食,乃到于死亡,豈有解耶?
今交陰陽,相得盡樂,有子孫祭神求吉,而自若不能生子,豈有解耶?
夫人生盡樂好善而巨壯,而固反不肖且惡,豈有解哉?此盡承負之大效也。
反以責時人,故不能平其治也。
時人傳受邪偽久,安能卒自改正乎哉?遂從是常冤,因為是連久,天憐之。
故上皇道應元氣而下也,子勿怪之也。”
“以何為初?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數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氣所起也;一者,天之綱紀也。
故使守思一,從上更下也。
夫萬物凡事過于大,末不反本者,殊迷不解,故更反本也。”
欲解承負之責,莫如守一。
守一久,天將憐之。
一者,天之紀綱,萬物之本也。
思其本,流及其末。
是以古者圣人,將有可為作,皆仰占天文,俯視地理,明其反本之明效也。
真人解未?”“唯唯。”
“今訾子悒悒,已舉承負端首,天下之事相承負皆如此。
豈知之耶?”“唯唯。
今天師都舉端首,愚生心結已解。”
“行,語真人一大要言,上古得道,能平其治者,但工自養,守其本也。
中古小失之者,但小忽自養,失其本。
下古計不詳,輕其身,謂可再得,故大失之而亂其治。
雖然,非下古人過也,由承負之厄會也。
行文已復重,吾不復言,百言百同,無益也。
可毋增書為文,今天辭已通囑于真人。”
“唯唯。”
“行,歸思其要,以付有德君,書要為解承負出。”
“唯唯。”
右問凡事承負結氣訣
【太平經】
●丙部之四(卷三十八)
◎師策文第四十九
師曰:“吾字十一明為止,丙午丁巳為祖始。
四口治事萬物理,子巾用角治其右,潛龍勿用坎為紀。
人得見之壽長久,居天地間活而已,治百萬人仙可待,善治病者勿欺紿,樂莫樂乎長安市,使人壽若西王母,比若四時周反始,九十字策傳方士。”
【太平經】
●丙部之五(卷三十九)
◎解師策書訣第五十
真人稽首再拜:“唯唯。
請問一疑事解。”
“平言,何等也?”“天師前所與愚昧不達之生策書,凡九十字。
謹歸思于幽室,閑處連日時,質性頑頓,晝夜念之,不敢懈怠,精極心竭,周遍不得其意;
今唯天師幸哀不達之生,愿為其具解說之,使可萬萬世貫結而不忘。”
“善哉,子之難問乎,可謂天人也。
諾,真人詳聆聽,為子悉解其要意。”
真人請問神人:“前所賜不達之生策書九十字,未知趨向,義理所歸,愿為一一解,以遺后世,貫結而不忘。”
神人言:“為子直解之。”
師曰:“吾字十一明為止:師者,正謂皇天神人師也;曰者,辭也,吾乃上辭于天,親見遣,而下為帝王萬民具陳,解億萬世諸承負之謫也;吾者,我也,我者,即天所急使神人也。
今天以是承負之災四流,始有本根,后治者悉皆隨之失其政,無從得中斷止之,更相賊傷,為害甚深,今天以為重憂;字者,言吾今陳列天書累積之字也。
十者,書與天真誠信洞相應,十十不誤,無一欺者也,得而眾賢,各自深計,其先人皆有承負也,誦之不止,承負之厄小大,悉且已除矣。
一者,其道要正當以守一始起也,守一不置,其人日明乎,大迷解矣。
明為止,止者,足也,夫足者為行生,行此道者,但有日益昭昭,不復愚暗冥冥也。
十一者,士也。
明為止者,赤也,言赤氣得此,當復更盛,王大明也。
止者,萬物之足也,萬物始萌,直布根,以本足生也。
行此道,其法乃更本元氣,得天地心,第一最善,故稱上皇之道也。
丙午丁巳為祖始:丙午丁巳,火也,赤也;丙午者,純陽也,丁巳者,純陰也;陰陽主和,凡事言陰陽氣,當復和合天下而興之也。
為者,為利帝王,除兇害出也。
祖者,先也,象三皇德也。
始者,反本初也,故行是道,當得反上皇也。
四口治事萬物理:四而得口者,言也,能日習言吾書者,即得天正經字也,令得其至意,乃上與天心合,使萬物各得其所,而不復亂,故言萬物理也。
子巾用角治其右者:誦字也,言誦讀此書而不止,凡事悉且一旦而正,上得天意,歡然而常喜,無復留倍也。
潛龍勿用坎為紀:潛龍者,天氣還復初九,甲子歲也,冬至之日也,天地正始起于是也;龍者,乃東方少陽,木之精神也,故天道因木而出,以興火行;夫物將盛者,必當開通其門戶也。
真人到期月滿,出此書,宜投之開明之地。
開者,辟也,通也,達也,開其南,更調暢陽氣,消去其承負之厄會也。
潛者,藏也,道已往到,反隱藏也。
勿者,敢也,未也,先見文者,未知行也。
用者,治也,事也,今天當用此書除災害也,玄甲歲出之。
其時君未能深原書意,得能用之也。
故言勿用者,見天文未敢專信而即效案用之也。
信用之者,事立效見響應,是其明證也,乃與天合,故響應也。
坎為紀者,子稱坎;甲,天也,綱也,陽也;坎者,子也,水也,陰也,紀也;故天與地常合,其綱紀于玄甲子初出,此可為有德上君治綱紀也,故言坎為紀也。
乃謂上皇天書,下為德君出真經,書以繩斷邪,以玄甲為微初也。
凡物生者,皆以甲為首,子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
人得見之壽長久:人者,正謂帝王一人也,上德易覺知行道書之人也。
據瑞應文,不疑天道也,深得其意,則壽矣。
壽者,竟其天年也;長者,得無窮也;久者,久存也。
居天地間活而已:居者,處也,處天地間活而已者,當學真道也,浮華之文不能久活人也,諸承負之厄會,咎皆在無實核之道故也,今天斷去之也。
治百萬人仙可待:治者,正也,天以此書正眾賢之心,各自治病,守真去邪。
仙可待者,言天下聞之,真道翕然悉出,往輔佐有德之君。
治真道者,活人法也,故言仙可待也。
善治病者勿欺殆:凡人悉愚,不為身計,皆以邪偽之文,無故自欺殆,冤哉!
反得天重謫,而生承負之大責,故天使其棄浮華文,各守真實,保其一旦夕力行之,令人人各有益其身,無肯復自欺殆者也。
樂乎長安市:樂者,莫樂于天上皇太平氣至也。
乎者,嗟嘆其德,大優無雙也。
長者,行此道者,其德善長,無窮已也。
安者,不復危亡也。
得行此道者,承負天地之謫悉去,乃長安曠曠恢恢,無復憂也。
市者,天下所以共致聚人處也,行此書者,言國民大興云云,比若都市中人也。
使人壽若西王母:使人者,使帝王有天德好行正文之人也。
若者,順也,能大順行吾書,即天道也,得之者大吉,無有咎也。
西者,人人棲存真道于胸心也。
王者,謂帝王得案行天道者,大興而王也,其治善,乃無上也。
母者,老壽之證也,神之長也。
比若四時周反始:比者,比也,比若四時傳相生、傳相成,不復相賊傷也,其治無有刑也。
九十字策傳方士:九者,究也,竟也,得行此者,德乃究洽天地陰陽萬物之心也。
十者,十十相應,無為文也。
字者,言天文上下字,周流遍道足也。
傳者,信也,故為作委字符信以傳之也。
方者,大方正也,持此道急往付歸有道德之君,可以消去承負之兇,其治即方且大正也。
士者,有可克志一介之人也,一介之人者,端心可教化屬事,使往通此道也。
吾策之說,將可睹矣,真人豈曉解未乎?”
“唯唯,善哉善哉!見天師言,大樂已至矣。”
“子可謂已知之矣。”
“愚生每有所問,自知積愁天師,向不問,何從得知之?”
“然,子言是也,賢圣有疑,皆問之,故賢圣悉有師也。
不可茍空強說也,夫強說適可一言,不能再轉也。”
“唯唯,是以愚生不敢強說也。”
“子言是也,大儒謙,亦不失之也。”
“今天師事事假其路,為剝解凡疑,遂得前問所不及。
今欲有可乞問,甚不謙,不知當言邪?不邪?”“疑者平言,勿諱。”
“唯唯。
古今賢圣皆有師,今天師,道滿溢復當師誰乎?”
“善哉善哉!子之問也,可謂睹微意矣。
然吾始學之時,同問于師,非一人也,久久道成德就,乃得上與天合意,乃后知天所欲言,天使太陽之精神來告吾,使吾語,故吾者乃以天為師。
雖喻真人,向天不欲言,吾不敢妄出此說,天必誅吾,真人亦知此誠重耶?子誡慎之!”“唯唯。
愚生問疑于天師,無不解者,心喜常不能自禁言,愿復乞問一事。”
“行道之。”
“唯唯。
今天師比為暗蒙淺生具說承負說,不知承與負,同邪?異邪?”“然,承者為前,負者為后。
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后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后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一人之治,比連不平,前后更相負,故名之為負。
負者,乃先人負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負也,言災害未當能善絕也,絕者復起,吾敬受此書于天,此道能都絕之也,故為誠重貴而無平也。
真人知之邪?”“唯唯,可忄亥哉!可忄亥哉!”“行去,勿復問。”
“唯唯。”
右解師策書九十字訣 ◎真券訣第五十一
“真人前。
凡天下事何者是也,何者非也?”“試而即應,事有成功,其有結疾病者解除,悉是也;試其事而不應,行之無成功,其有結疾者不解除,悉非,非一人也。”
“善哉!子之言真是也。
言雖少,斯可解億萬事,吾無以加子之言也。
夫欲效是非,悉皆案此為法,可勿懷狐疑,此即召信之符也。”
“何謂也?”“夫凡事信不信,何須必當考問之也。
古者圣賢,但觀人所行證驗也,知之矣,明于日月。
子說積善,不可變易也。
欲知吾書,悉取信效于是。
真人知邪?”“唯唯。”
“行去,名此為真券,慎勿遺,無投于下方,以為訣策書章。”
右召信符效書證真券
【太平經】
●丙部之六(卷四十)
◎努力為善法第五十二
“真人前,天下之人凡有幾窮乎?”
“何謂也?”
“謂平平無變,人有幾迫窮乎?”“所窮眾多。”
“其所窮,獨無有名字邪?”“不可名字也。”
“子未知也。
天下之人有四窮。”
“何謂也?”
“謂子本得生于父母也,既生,年少之時,思其父母不能去,是一窮也。
適長,巨大自勝,女欲嫁,男欲娶,不能勝其情欲,因相愛不能相離,是二窮也。
既相愛,即生子,夫婦老長,顏色適不可愛,其子少可愛,又當見養,是三窮也。
其子適巨,可毋養身,便自老長不能行,是四窮也。
四窮之後,能得明師,思慮守道尚可。
高才有天命者或得度,其次或得壽,其次可得須臾樂其身,魂魄居地下,為其復見樂。”
“何謂也?”
“地下得新死之人,悉問其生時所作為,所更,以是生時可為,定名籍,因其事而責之。故事不可不豫防,安危皆其身自得之也。真人慎之,見此誡耶?”
“唯唯。天師乃敕以不見之言。”
“然,所以敕教子者,見子常有善意,恐真人懈倦,故明示敕之耳。”
“唯唯。”
“真人今學,以何自期乎?”
“以年窮盡為期。”
“善哉子志,可謂得道意矣。然凡人行,皆以壽盡為期,顧有善惡盡耳。”
“何謂也?愿聞之。”
“然,守善學,游樂而盡者,為樂游鬼,法復不見愁苦,其自愁苦而盡者為愁苦鬼,惡而盡者為惡鬼也。此皆露見之事,凡人可知也,而人不肯為善,樂其魂神,其過誠重。”
“何謂也?”“人生乃受天地正氣,四時五行,來合為人。
此先人之統體也。
此身體,或居天地四時五行。
先人之身,常樂善無憂,反復傳生,後世不肖,反久苦天地四時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尚愁其魂魄。
是故愚士不深計,不足久居也,故令欲使其疾死亡,于其死不復恨之也。
精神但自冤憐,無故得愁恚于此下士。
是故古者大賢聖,深計遠慮知如此,故學而不止也。
其為人君者,樂思太平,得天之心,其功倍也,魂神得常游樂,與天善氣合。
其不能平其治者,治不合天心,不得天意,為無功于天上,已到終,其魂神獨見責于地下,與惡氣合處。
是故太古上聖之君,乃知此,故努力也。
愚人不深計,故生亦有謫于天,死亦有謫于地。”
“可駭哉!弟子愚暗,不欲聞也。”
“善哉!子既來學,不欲聞此,即且努力為善矣。”
“唯唯。天師處地,使得知天命,受教敕深厚,以何得免于此哉?”
“善乎!子但急傳吾書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于大道,且自知過失所從來也,即承負之責除矣。天地大喜,年復得反上古而倍矣。”
“善哉善哉!”
“行,辭小竟,真人努力勉之,異日復來。”
“唯唯。”
“得書詳思上下,學而不精,名為惚恍。
求事不得無形象,思念不致精神,無從得往。”
“善哉善哉!” 右天師誡人生時不努力卒死尚為魂神得承負之謫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真人前,子既來學,當廣知道意,少者可案行耶?多者可案行耶?”
“然,備足眾多者,可案行也。”
“噫!子內未廣知道要意也。
今天,一也,反行地二。
其意何也?今地,二也,反行人三,何也?”
“愚生愿聞其相行意”。
“然,夫地為天使,人為地使,故天悅喜,則使今年地上萬物大善。
天不喜悅,地雖欲養也,使其物惡。
地善,則居地上者人民好善,此其相使明效也。
故治亂者,由太多端,不得天之心,當還反其本根。
夫人言太多,而不見是者,當還反其本要也,乃其言事可立也。
故一言而成者,其本文也;
再轉言而止者,乃成章句也;
故三言而止,反成解難也,將遠真,故有解難也;
四言而止,反成文辭也;
五言而止,反成偽也;
六言而止,反成欺也;
七言而止,反成破也;
八言而止,反成離散遠道,遠復遠也;
九言而止,反成大亂也;十言而止,反成滅毀也,故經至十而改,更相傳而敗毀也。
夫凡事毀者,當反本。
故反守一以為元初。
是故天數起于一,十而終也,是天道自然之性也。
是故古者聖人問事,初一卜占者,其吉兇是也,守其本也,乃天神下告之也;
再卜占者,地神出告之也;
三卜占者,人神出告之也;
過此而下者,皆欺人不可占,故卦數則不中也,人辭文多則不珍。”
“善哉善哉!今緣天師常哀憐其不及,愿復更乞一言。”
“平行。”
“數何故止十而終?”
“善哉!子深執知,問此事法。
然,天數乃起于一,終于十,何也?天,初一也,下與地相得為二,陰陽具而共生萬物。
始萌于北,元氣起于子,轉而東北,布根于角,轉在東方,生出達,轉在東南,而悉生枝葉,轉在南方,而茂盛,轉在西南,而向盛,轉在西方,而成熟,轉在西北,而終。
物終,當更反始,故為亥,二人共抱一為三皇初,是故亥者,核也,乃始凝核也,故水始凝于十月也。
壬者,任也,已任必滋日益巨,故子者,滋也,三而得陰陽中和氣,都具成而更反初起,故反本,名為甲子。
夫天道生物,當周流俱具,睹天地四時五行之氣,乃而成也,一氣不足,即輒有不足也,故本之于天地,周流八方也,凡數適十也。
真人寧解知之不乎?”
“唯唯,善哉善哉!誠受厚恩。”
“子勿謝也。”
“何乎?”“夫師弟子功大重。
比若父母生子,不可謝而解也。”
“何謂也?”“父母未生子之時,愚者或但投其施于野,便著土而生草木,亦不自知當為人也。
洞洞之施,亦安能言哉?遂成草木。
及乃得陰陽相合,生得成人,何于成草木乎哉?
夫人既得生,自易不事善師,反事惡下愚之師,乃教人以惡,學入邪中,或使人死滅,身尚有余罪過,并盡其家也。
人或生而不知學問,遂成愚人。
夫無知之人,但獨愁苦而死,尚有過于地下,魂魄見事不得游樂,身死尚不得成善鬼。
今善師學人也,乃使下愚賤之人成善人,善善而不止,更賢;
賢而不止,乃得次聖;
聖而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
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
神而不止,乃得與天比其德;
天比不止,乃得與元氣比其德。
元氣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氣而生,德乃復覆蓋天地八方,精神乃從天地飲食,天下莫不共祭食之,尚常恐懈,不能致之也。
是至善師生善弟子之功也,寧可謝不乎?”
“可駭哉!愚生觸忌諱,過言耳。”
“何謙不置?真人也。行,覺子使知可謝不耳。”
“唯唯。”
右分解本末終始數父子師弟子功要文。
◎樂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
“真人前,凡人之行,君王之治,何者最善哉?”
“廣哀不傷,如天之行最善。”
“子言可謂得道意矣,然治莫大于象天也,雖然,當有次第也。”
“何謂也?愚生勤能一言,不復再言也,唯天師陳之耳。”
“然,凡人之行,君王之治也,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
其次莫若善于樂成,常悒悒欲成之,比若自憂身,乃可也。
其次莫若善于仁施與,見人貧乏,為其愁心,比若自憂饑寒,乃可也。
其次莫若善為設法,不欲樂害,但懼而置之,乃可也。
其次人有過,莫善于治而不陷于罪,乃可也。
其次人既陷罪也,心不欲深害之,乃可也。
其次人有過觸死,事不可奈何,能不使及其家與比伍,乃可也。
其次罪過及家、比伍也,愿指有罪者,慎毋盡滅煞人種類,乃可也。
夫人者,乃天地之神統也。
滅者,名為斷絕天地神統,有可傷敗于天地之體,其為害甚深,後亦天滅煞人世類也。
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當為後生者計,可毋使子孫有承負之厄。
是以聖人治,常思太平,令刑格而不用也。
所以然者,乃為後生計也。
今真人見此微言耶?”
“唯唯。”
問:“帝王諸侯之為治,何者最善哉?”
曰:“廣哀不傷,如天之行最善。”
“夫治,莫若大象天也,雖然,當有次第。”
“何謂也?”
“夫人最善莫如樂生,急急若渴,乃後可也。
其次樂成他人善,如己之善。
其次莫若人施,見人貧乏,謂其愁心,比若憂饑寒,乃可也。
其次莫若設法,但懼而置之可也。
其次人有大罪,莫若于治,不陷于罪過,乃可也。
其次人有過觸犯,事不可奈何,能不使及其家與比伍,乃可也。
其次罪及比伍,愿指有罪者,慎無絕嗣也。
人者,天地神明之統,傷敗天地之體,其為禍深矣。
無為子孫承負之厄,常思太平,以消刑格也。”
“真人前。”
“唯唯。”
“真人真人,不及說乎?但引謙耶?一言之!”
“然吾統乃系于地,命屬昆侖。
今天師命乃在天,北極紫宮,今地當虛空,謹受天之施,為弟子當順承,象地虛心,敬受天師之教,然後至道要言,可得□□□□□□□。
無有師弟子之義,但名為交□□□□□□其才,是名為亂學不純也。
□□□□□□□□敕教,使道不明,一是一非,其說不可傳于為帝王法,故不敢有言不也。”
“何謙!吾愿與真人共集議之為善,亦無傷于說也。□□□□也。何乎?”
“生有先後,知有多少,行有尊卑,居有高下。
今吾可說,不若天師所云也。
小人之言,不若耆老之睹道,端首之明也。
天師既過覺愚不及之生,使得開通,知善惡難之,何一卒致也,愿毋中棄,但為皇天后土。”
“然,今既為天語,不與子讓也。但些子悒悒常不言,故問之耳。”
“不敢悒悒也,今見天師說,積喜且駭。”
“何也?”
“喜者,喜得逢見師也;駭者,恐頑頓學不遍而師去也。今欲問汲汲,常若大渴欲得飲。”
“何乎?”
“愿得天師道傳弟子,付歸有德之君能用者。今陰陽各得其所,天下諸承負之大病,莫不悉愈者也。”
“善哉!子之言也。
詳案吾文,道將畢矣。
次其上下,明于日月,自轉相使。
今日思行之,凡病且自都除愈,莫不解甚,皆稱嘆喜。”
“唯唯。”
右治所先後復天心訣師弟子讓說
【太平經】
●丙部之七(卷四十一)
◎件古文名書訣第五十五
“日益愚暗?蒙不?生謹再拜,請問一事。”
“平言。”
真人乃曰:“自新力學不懈,為天問事。”
“吾職當主授真人義,無敢有所惜也,疾言之。”
“唯唯。
今小之道書,以為天經也;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聖人之辭,以為聖經也;拘校上古、中古、下古大德之辭,以為德經也;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賢明之辭,以為賢經也。
今念天師言,不能深知其拘校之意,愿天師?示其門戶,所當先後,令使德君得之,以為嚴教也;敕眾賢,令使各得生校善意于其中也。”
“然,精哉真人問事,常當若此矣,善哉善哉!諾,吾將具言之真人自隨而記之,慎毋失吾辭也。
吾乃為天地談,為上德君制作,可以除天地開辟以來承負之厄會,義不敢妄語,必得怨于皇天后土,又且負于上賢明道德之君,其為罪責深大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
“然,所言拘校上古、中古、下古道書者,假令眾賢共讀視古今諸道文也,如卷得一善字,如得一善訣事,便記書出之,一卷得一善,十卷得十善,百卷得百善,千卷得千善,萬卷得萬善,億卷得億善,善字善訣事,卷得十善也,此十億善字;如卷得百善也,此百億善字矣。
書而記之,聚于一間處,眾賢共視古今文章,竟都錄出之,以類聚之,各從其家,去中復重,因次其要文字而編之,即已究竟,深知古今天地人萬物之精意矣。
因以為文,成天經矣。
子知之乎?”
“善哉善哉!”
“子已知之矣。
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聖經中善字訣事,卷得一善也,十卷得十,百卷得百,千卷得千,萬卷得萬,億卷得億;如卷得十善字也,已得十億矣;卷得百善字也,已百億矣。
賢明共記書,聚一間善處,已都合校之,以類相從,使賢明共安而次之,去其復重,即成聖經矣。
真人知之乎?”
“唯唯。”
“子已知之矣。
拘校上古、中古、下古之賢明辭,其中大善者卷記一,十卷得十,百卷得百,千卷得千,萬卷得萬,億卷得億;卷得十,十億矣;卷得百,百億矣。
已畢竟,復以類次之,使相從,賢明共安之,去其復重,編而置之,即成賢經矣。
真人知之耶?”
“唯唯。”
“子已知之矣。
如都拘校道文經書及眾賢書文、及眾人口中善辭訣事,盡記善者,都合聚之,致一間處,都畢竟,乃與眾賢明大德共訣之,以類更相微明,去其復重,次其辭文而記置之,是名為得天地書文及人情辭,究竟畢定,其善訣事無有遺失,若絲發之間。
此道道者,名為洞極天地陰陽之經,萬萬世不可復易也。”
“善哉善哉!”
“行諸!真人可謂已覺矣。”
“愚生不及,今愿復問一疑。”
“行言。”
“今天地開辟以來久遠,河洛出文出圖,或有神文書出,或有神鳥狩持來,吐文積眾多,本非一也。
聖賢所作。
亦復積多,畢竟各自有事。
天師何疑、何睹、何見?而一時示教下古眾賢明,共拘校古今之文、人辭哉!”
“然,有所睹見,不敢空妄愁下古賢德也。
今吾乃見遣于天,下為大道德之君解其承負、天地開辟以來流災委毒之謫。
古今天文聖書賢人辭,已備足,但愁其集居,各長于一事耳。
今案用一家法也,不能悉除天地之災變,故使流災不絕,更相承負後生者,曰得災病增劇,故天憐德君復承負之。
天和為後生者,不能獨生比積災諸咎也,實過在先生賢聖,各長于一,而俱有不達,俱有所失。
天知其不具足,故時出河洛文圖及他神書,亦復不同辭也。
夫大賢聖異世而出,各作一事,亦復不同辭,是故各有不及,各有短長也。
是也明其俱不能盡悉知究洞極之意,故使天地之間,常有余災,前後訖不絕,但有劇與不耳。
是故天上算計之,今為文書,上下極畢備足,乃復生聖人,無可復作,無可復益,無可復容言,無可復益于天地大德之君。
若天復生聖人,其言會復長于一業,猶且復有余流災毒常不盡,與先聖賢無異也。
是故天使吾深告敕真人,付文道德之君,以示諸賢明,都并拘校,合天下之文、人口訣辭,以上下相足,去其復重,置其要言、要文訣事,記之以為經書。
如是乃後,天地真文正字善辭,悉得出也,邪偽畢去,天地大病悉除,流災都滅亡,人民萬物乃各得居其所矣,無復殃苦也,故天教吾拘校之也。
吾之為書,不效言也,乃效征驗也。
案吾文而為之,天地災變怪疾病、奸猾讠□臣、不詳邪偽。
悉且都除去,比與陰日而除云無異也。
以此效吾言與吾文,□□萬不失一也;如不力用吾文也,吾雖敬受天辭下語,見文不用,天安能空除災哉?自若文書內亂,人亦內亂,災猶無從得去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
“愿請問一疑事。”
“平言之。”
“今天地開辟以來,神聖賢人皆為天所生,前後主為天地語,悉為王者制法,可以除災害而安天下者。
今帝王案用之,不失天心陰陽規矩,其所作文書,各有名號,今當名天師所作道德書,字為等哉?”
“善哉!真人之問事也。然,名為大洞極天之政事。”
“何故正名為大洞極天之政事乎?”
“然,大者,大也,行此者,其治最優,大無上。
洞者,其道德善惡,洞洽天地陰陽,表里六方,莫不響應也,皆為慎善,凡物莫不各得其所者。
其為道,乃拘校天地開辟以來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簡,得其善者,以為洞極之經。
帝王案用之,使眾賢共乃力行之,四海四境之內,災害都掃地除去,其治洞清明,狀與天地神靈相似,故名為大洞極天之政事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可駭哉!可駭哉!”
“行,子已覺知之矣。”
右拘校上古中古下古文書人辭訣
【太平經】
●丙部之八(卷四十二)
◎九天消先王災法第五十六
“凡天理九人而陰陽得,何乎哉?”
“夫人者,乃理萬物之長也。
其無形委氣之神人,職在理元氣;大神人,職在理天;真人,職在理地;仙人,職在理四時;大道人,職在理五行;聖人,職在理陰陽;賢人;職在理文書,皆授語;凡民,職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職在理財貨。”
“何乎?”
“凡事各以類相理。
無形委氣之神人,與元氣相似,故理元氣。
大神人有形,而大神與天相似,故理天。
真人專又信,與地相似,故理地。
仙人變化,與四時相似,故理四時也。
大道人長于占知吉兇,與五行相似,故理五行。
聖人主和氣,與陰陽相似,故理陰陽。
賢人治文便言,與文相似,故理文書。
凡民亂憒無知,與萬物相似,故理萬物。
奴婢致財,與財貨相似,富則有,貧則無,可通往來,故理財貨也。
夫皇天署職,不奪其心,各從其類,不誤也。
反之,為大害也。
故署置天之凡民,皆當順此。
古者聖人,深承知此,故不失天意,得天心也。
真人今寧曉此不?”
“善哉善哉!”
“吾是所言,以戒真人,不失之也。”
“唯唯。”
“行努力!”
“愚生今心結不解言,是九人各異事,何益于王治乎不也?”
“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氣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
如此九事不合乖忤,不能致太平也。
此九事,乃更迭相生成也,但人不得深知之耳,先聖賢未及陳之也,故久閉絕乎!然今一事不得,治不可平。”
“何也?”
“太上皇氣太至,此九人皆來助王者治也。
一氣不和,輒有不是者,故不能悉和陰陽而平其治也。
其來云何哉?無形神人來告王者,其心日明。
大神人時見,教其治意;真人、仙人、大道人悉來為師,助其教化;聖人賢者出,其隱士來為臣;凡民奴婢皆順善,不為邪惡,是乃天地大喜之征也。
其一氣不和,即輒有不至者,云何乎?
元氣不和,無形神人不來至;天氣不和,大神人不來至;地氣不和,真人不來至;
四時不和,仙人不來至;五行不和,大道人不來至;陰陽不和,聖人不來至;
文字言不真,大賢人不來至;萬物不和得,凡民亂,財貨少,奴婢逃亡,凡事失其職,此正其害也。
今真人既欲救天亂氣,宜努力平之,勿倦懈,慎之。”
“唯唯。”
“氣得,則此九人俱守道,承負萬世先王之災悉消去矣。
此人俱失其所,承負之害日增。
此九人,上極無形,下極奴婢,各調一氣,而九氣陰陽調。
夫人,天且使其和調氣,必先食氣,故上士將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氣,是且與元氣合。
故當養置茅室中,使其齋戒,不睹邪惡,日練其形,毋奪其欲,能出無間去,上助仙真元氣天治也,是為神士,天之吏也。
毋禁毋止,誠能就之,名為天士簡閱善人,天大喜之,還為人利也。”
“何謂乎哉?”
“然此得道去者,雖不為人目下之用,皆共調和陰陽氣也。
古者帝王,祭天上神下食,此之謂也。”
得此九人,能消萬世帝王承負之災。
此九人,上極無形,下極奴婢,各調一氣。
故上士修道,先當食氣,是欲與元氣和合,當茅室齋戒,不睹邪惡,日煉其形,無奪其欲,能出入無間,上助仙真元氣天治也,是為神士,為天之吏也。
無禁無止,誠能就之,名天士簡閱善人,天大喜,還為人利也。
夫得道去世,雖不時目下之用,而能和調陰陽氣,以利萬物。
古者帝王祭天上諸神,為此神吏也。
“曾但天精神自下食耶?”“善哉,子言是也。
然此人上為天吏,天精神為其君長,君與吏相為使,吏者職在主行。
凡事,吏道人善有功,故君與其下,既下則說喜,故除人承負。
吏不說,則道人有過于天,君吏俱不肯下臨人食,故過責日增倍。
身尚自得重過,何能除先王之流災哉?真人亦曉知此不耶?”“可駭哉!吾大怖惶,恍若失氣。
今且過問天師,不意乃見是說也。”
“行,子努力。
所說竟,當去矣。”
“唯唯。”
右簡閱九人竟其志無冤者平王治天因喜解其先王承負。
◎驗道真偽訣第五十七
行事亦且畢不久。
“真人前,詳受教敕。”
“唯唯。”
“自行此道之後,承負久故彌遠,積厄結氣,并災委毒誠多,不可須臾而盡也。
知力行是之後,承負之厄日少,月消歲除愈,何以知之乎?” “善哉!子之難也,可謂得道意矣。
然,明聽。
行此之後,天下文書且悉盡正,人亦且盡正,皆入真道,無復邪偽文,絕去人,人自謹。
其後生者尤甚,更相仿學,皆知道,內有睹,其身各自重愛。
其後生者孝且壽,悉工自養老,顏色不與無道時等。
後生者日知其至意,以為家也,學復過其先,日益就相厚相親,愛重有道人,兵革奸猾悉無復為者也,故承負之厄會日消去,此自然之術也。
□□萬不失一,是吾之文大效也,不可但茍空設善言也,親以征驗起,乃與天地響相應,何可妄語乎?故文書前後出,非一人FDAB積難知情,是故吾道以誠也。
子連時□□問,必樂欲知其大效。
其效相反,猶寒與暑,暑多則寒少,寒多則暑少。
夫天地開辟以來,先師學人者,皆多絕匿其真道,反以浮華學之,小小益耶且薄,後生者日增益復劇,其故使成偽學相傳,雖天道積遠。
先為文者,所以相欺殆之大階也。
壹欺不知,後遂利用之也,令上無復所取信,下無所付歸命,因兩相意疑,便為亂治。
後生者後連相承負,先人之厄會聚并,故曰劇也。
天今冤是,故吾語子□□也。
真人努力,自愛勉之。
子乃為天除病,為帝王除厄,天上知子有重功。”
“不敢不敢。”
右效行征驗道知真偽訣
◎驗道真偽訣第五十七
行事亦且畢不久。
“真人前,詳受教敕。”
“唯唯。”
“自行此道之後,承負久故彌遠,積厄結氣,并災委毒誠多,不可須臾而盡也。
知力行是之後,承負之厄日少,月消歲除愈,何以知之乎?” “善哉!子之難也,可謂得道意矣。
然,明聽。
行此之後,天下文書且悉盡正,人亦且盡正,皆入真道,無復邪偽文,絕去人,人自謹。
其後生者尤甚,更相仿學,皆知道,內有睹,其身各自重愛。
其後生者孝且壽,悉工自養老,顏色不與無道時等。
後生者日知其至意,以為家也,學復過其先,日益就相厚相親,愛重有道人,兵革奸猾悉無復為者也,故承負之厄會日消去,此自然之術也。
□□萬不失一,是吾之文大效也,不可但茍空設善言也,親以征驗起,乃與天地響相應,何可妄語乎?故文書前後出,非一人FDAB積難知情,是故吾道以誠也。
子連時□□問,必樂欲知其大效。
其效相反,猶寒與暑,暑多則寒少,寒多則暑少。
夫天地開辟以來,先師學人者,皆多絕匿其真道,反以浮華學之,小小益耶且薄,後生者日增益復劇,其故使成偽學相傳,雖天道積遠。
先為文者,所以相欺殆之大階也。
壹欺不知,後遂利用之也,令上無復所取信,下無所付歸命,因兩相意疑,便為亂治。
後生者後連相承負,先人之厄會聚并,故曰劇也。
天今冤是,故吾語子□□也。
真人努力,自愛勉之。
子乃為天除病,為帝王除厄,天上知子有重功。”
“不敢不敢。”
右效行征驗道知真偽訣 。
◎四行本末訣第五十八
“真人前。”
“唯唯。”
“人行有幾何乎?”“有百行萬端。”
“不然也,真人語幾與俗人語相類似哉!人有四行,其一者或。”
“何謂也?”“然,人行不善則惡,不善亦不惡為浮平行,壹善壹惡,為不純無常之行,兩不可據,吉兇無處也。”
“善哉,行吉兇有幾何乎?有千條億端。”
“真人之言,幾與俗人同。
吉兇之行有四,一者,惑何謂也?”“然,凡事為行,不大吉當大兇,不吉亦不兇為浮平命,一吉一兇為雜不純無常之,吉兇不占。”
“善哉!”“行天地之性,歲月日善惡有幾何乎?”“不可勝紀。”
“子已熟醉,其言眩霧矣。
天地歲月日有四行,一者不純,主為變怪。”
“何謂也?”“然,真人明聽。
今天地歲不大樂當大惡,不樂亦不惡為浮平歲,壹善壹惡為天變惑歲。
令今日不大善當大惡,不善亦不惡為浮平日月,壹善壹惡為惑行,主行為怪異災。
吾是但舉綱見始,天下之事皆然矣。”
“何謂也?”“然,天下之萬物人民,不入于善,必陷于惡,不善亦不惡,為平平之行,壹善壹惡,為詐偽行,無可立也,平平之行,無可勸,大善與大惡,有成名。”
“何故正有此四行乎?”“善哉,子之難問,可謂得道意矣。
然,大善者,太陽純行也;大惡者,得太陰煞行也;善惡并合者,中和之行也;無常之行者,天地中和、君臣人民萬物失其道路也。
故行欲正,從陽者多得善,從陰者多得惡,從和者這浮平也,其吉兇無常者,行無復法度。
是故古聖賢,深觀天地歲月日人民萬物,視所興衰浮平進退,以自知行得與不得,與用洞明之鏡自照,形容可異。”
“善哉善哉!今當奈何乎?”“然,行守本,法天者,是其始也;法地者,其多賊也;法和者,其次也;無常者,其行未也。”
“今人何故乃得至無常之行乎哉?”“然,先人小小佚失之,其次即小耶,其次大耶,其次大失道路根本,更迷亂,無可倚著其意,因反為無常之行,便易其辭,為無常之年也。
是明道弊未極也,當反本。
夫古者聖人睹此,知為末流,極即還反,故不失政也,而保其天命。
故大賢聖見事明,是以常獨吉也,真人樂重知其信效耶?”“唯天師開示之耳。”
“行歲本興而末惡者,陰陽之極也;人後生者惡且薄,世之極也;萬物本興末無收者,物之極也;後生語多空欺無核實者,言之極也;文書多FDAB委積而無真者,文之極也,是皆失本就末,失實就華。
故使天地生萬物,皆多本無末,實其咎在失本流就末,失真就偽,失厚就薄,因以為常。
故習俗不知,復相惡,獨與天法相違積久,後生者日輕事,更作欺偽,積習成神,不能復相禁,反言曉事,故致更相承負,成天咎地殃,四面橫行,不可禁防。
君王雖仁賢,安能中絕此萬萬世之流過?始失小小,各失若粟。
天道失之若毫厘,其失千里。
粟粟相從從聚,乃到滿太倉數萬億斛。
夫雨一一相隨而下,流不止,為百川,積成四海水多。
不可本去,故當繩之以真道,反其末極還就本,反其華還就實,反其偽還就真。
夫末窮者宜反本,行極者當還歸,天之道也。
夫失正道者,非小病也,乃到命盡後,復相承負其過,後生復迷復失,正道日暗,冥復失道,天氣乖忤,治安得平哉?人人被其毒害,人安得壽?萬物傷,多夭死。
故比比敕真人傳吾書,使人人自思失道意,身為病;各自憂勞,則天地帝王、人民萬物悉安矣。
真人樂合天心,宜勿懈忽也。”
“唯唯。
愿復問一疑:天師今是吉兇,曾但其時運然耶?”
“善哉,真人之難,得道意矣。
極上者當反下,極外者當反內,故陽極當反陰;極于下者當反上,故陰極反陽,極于末者當反本。
今天地開辟以來,小小連失道意,更相承負,便成邪偽極矣。”
“何以知之乎?”
“以萬物人民,皆多前善後惡,少成事,言前□□哉!前有實,後空虛。
古者聖人,常觀視萬民之動靜以知之,故常不失也。”
“善哉善哉!愿復乞問一事。”
“行言。”
“今若天師言,物有下極上極。
今若九人,上極為委氣神人,下極奴婢。
下學得上行,上極亦得復下行不耶?”
“善哉,子之問也。
今真人自若愚罔。
未洞于太極之道也。
今是委氣神人,乃與元氣合形并力,與四時五行共生。
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氣,天氣者受之于元氣。
神者乘氣而行,故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
故無神亦死,無氣亦死,委氣神人寧入人腹中不邪?”
“唯唯。”
凡聖皆有極,為無形神人,下極為奴婢。
神人者,乘氣而行,故人有氣即有神,氣絕即神亡。
“又五行乃得興生于元氣,神乃與元氣并同身并行。
今五行乃入為人藏,是寧九人,上極復下,反人身不?”
“善哉善哉!初學雖久,一睹此說耳。”
“然,子學當精之,不精無益也。”
“唯唯。
見天師言,夫天道固如循環耶?”
“然,子可謂已知之矣。
行去,有疑勿難問。”
“唯唯。”
右簡天四行實本末太極以反政
【太平經】
●丙部之九(卷四十三)
◎大小諫正法第五十九
真人稽首言:“愚生暗昧,實不曉道,今既為天視安危吉兇,乃敢具問道之訣。
今世神□,法豈亦有諫正邪?唯天師教敕,示以至道意。”
“子之所問,何其妙要深遠也!”
“吾伏見人有相諫正,故問天亦有相諫正不?”
“善哉,子之所問,已得天道實核矣。
天精已出,神□悅喜矣。
今且為子具說其大要意今使可萬萬世不可忘也。”
“唯唯。”
“然,天者小諫變色;大諫天動裂其身,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三光小諫小事星變色,大諫三光失度無明,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地也小諫動搖,大諫山土崩地裂,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五行小諫,災生,大諫,生東行蟲殺人,南行毒殺人,西行虎狼殺人,北行水蟲殺人,中央行吏民克毒相賊殺人,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四時小諫,寒暑小不調;大諫,寒暑易位,時氣無復節度,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六方精氣共小諫,亂復數起,中有生蟲災,或飛或步,多云風而不雨,空虛無實,大諫,水旱無常節,賊殺傷萬物人民,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飛步鳥獸小諫災人,大諫禽獸食人,蝗蟲大興起,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鬼神精小諫,微數賊病吏民,大諫裂死滅門,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六方小諫,風雨亂發,狂與惡毒俱行傷人,大諫橫加絕理,瓦石飛起,地土上柱皇天,破室屋,動山阜,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天地音聲之小諫,雷電小急聲,大諫人多相與污惡,使霹靂數作,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吏民小諫,更變色,大諫多相賊傷,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天地六方八極大諫,俱欲正河洛文,出天明證,天下瑞應書見,以諫正君王,天下莫不響應,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
天道經會當用,復以次行,是故古者聖賢見事,輒惟論思其意,不敢懈忽,失毛發之間,以見微知著,故不失皇天心,故能存其身,安其居,無憂患,無危亡。
兇不得來者,計事校B77A,實乃天心意同也。”
“善哉善哉!愚生已解。
今唯明天師既陳法,愿聞其因而消亡意,黨開之。
善哉善哉,子之心也。
然,天道乃佑易教,佑至誠,佑謹順,佑易曉,佑易敕。
將要人君厚,故教之。
不要其厚者,不肯教之也。
其象效,猶若人相與親厚,則相教示以事;不相與至厚,不肯教示之也。
教而不聽,忿其不以時用其言,故廢而置之,不復重教示之也,于是災變怪便止,不復示敕人也。
如是,則雖賢聖,聾暗無知也。
聰明閉塞,天地神□不肯復諫正者也,災異日增不除,人日衰亡,失其職矣。
天之所佑者,佑易教,佑至誠,佑謹順,佑易曉,佑敕。
天之于帝王最厚矣,故萬般誤變以致之。
不聽其教,故廢而致之。
天地神明不肯復諫正也,災異日增,人民日衰耗,亡失其職。
故古者聖賢,旦夕垂拱,能深思慮,未嘗敢失天心也。
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順四時,觀其進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
唯天地自守要道,以天保應圖書為大命,故所行者悉得應若神。
是乃獨深得天意也,比若重現合矩,相對而語也,故神靈為其動搖也。
如逆不肯用其諫正也,乃要天反與地錯,五行四時為其亂逆,不得其理,故所為者不中,因而大兇矣,此之謂也。
子寧曉未?”
“唯唯。”
“故天地之性,下亦革諫其上,上亦革諫其下,各有所長短,因以相補,然後天道凡萬事,各得其所。
是故皇天雖神聖,有所短,不若地之所長,故萬物受命于天,反養體于地。
三光所短,不若火所長,三光雖神且明,不能照幽寢之內,火反照其中。
大聖所短,不若賢者所長。
人之所短,不若萬物之所長。
故相諫及下,極小微,則不失道,得天心。
故天生凡事,使其時有變革,悉皆以諫正人君,以明至德之符,不可不大慎也。
夫天地萬物變革,是其語也。”
“唯唯,皇天師既示曉,愿效于人。”
“諾,子詳聆吾言,而深思念之。
臣有忠善誠信而諫正其上也,君不聽用,反欲害之,臣駭,因結舌為喑,六方閉不通。
賢儒又畏事,因而蔽藏,忠信伏匿,真道不得見。
君雖聖賢,無所得聞,因而聾盲,無可見奇異也,日以暗昧。
君聾臣喑,其禍不禁;臣昧君盲,奸邪橫行;臣喑君聾,天下不通,善與惡不分別,天災合同,六極戰亂,天下并兇,可不慎乎哉?”
“唯唯。”
“故古者聖賢重災變怪,因自以繩正,故萬不失一者,實乃與要文大道同,舉事悉盡忠,無復兇。
子重誡之,謹慎吾言。”
“唯唯。”
“然,夫天高且明,本非一精之功德也;帝王治得天心,非一賢臣之功。
今吾之言,但舉其綱見始,凡事不可盡書說也,子自深計其意。”
“唯唯。”
“行去矣,說何極乎?勿復有可問也。”
“唯唯。”
右天諫正書訣
【太平經】
●丙部之十(卷四十四)
◎案書明刑德法第六十
真人純謹敬拜:“純今所問,必且為過責甚深。
吾歸思師書言,悉是也,無以易之也,但小子愚且蒙,悃悒不知明師皇天神人,于何取是法象。
今怪師言積大□□,愿師既哀憐,示其天證陰陽之訣,神□之卜要效。
今且不思,心中大煩亂,所言必觸師之忌諱,又欲言不能自禁絕,唯天師雖非之,愿以天之明證法示教,使可萬萬世傳,昭然無疑,比若日中之明也,終始不可易而去也。”
“然,子固固不信吾言邪?子自若未善開通,知天心意也。
子自若愚乎!愈于俗人無幾耳。
以為吾言可犯也,犯者亂矣,逆者敗矣。
吾且與子語,皆已案考于天文,合于陰陽之大訣乃後言也。
子來者為天問事,吾者為天傳言制法,非敢茍空偽言佞語也。
子生積歲月日幸不少,獨不見擾擾萬物之屬,悉盡隨德而居,而反避刑氣邪?此者,純皇天之明要證也,所以嚴敕人君之治,得失之效也。”
“唯唯。今若且覺而未覺,愿重問其教戒。”
“然。夫刑德者,天地陰陽神治之明效也,為萬物人民之法度。
故十一月大德在初九,居地下。
德時在室中,故內有氣,萬物歸之也。
時刑在上六,在四遠野,故外無氣而清也,外空萬物,士眾皆歸王德,隨之入黃泉之下。
十二月德在九二,之時在丑,居土之中,而未出達。
時德在明堂。
萬物隨德而上,未敢出見,上有刑也。
正月寅,德在九三。
萬物莫不隨盛德樂窺于天地而生,時德居庭。
二月德在九四在卯,巳去地,未及天,謫在界上,德在門,故萬物悉樂出窺于門也。
三月盛德在九五,辰上及天之中,盛德時在外道巷,故萬物皆出居外也。
四月巳,德在上九,到于六遠八境,盛德八方,善氣陽氣莫不響應相生。
擾擾之屬,去內室,之野處,時刑在萬物之根,居內室,故下空無物,而上茂盛也,莫不樂從德而為治也。
是治以德之大明效也。”
“今謹已聞用德,愿聞用刑。”
“然,五月刑在初六,在午,地下,下內清無氣,地下空。
時刑在室中,內無物,皆居外。
六月刑居六二,在未,居土之中,未出達也。
時刑在堂,時刑氣在內,德氣在外,擾擾之屬莫不樂露其身,歸盛德者也。
七月刑在六三,申之時。
刑在庭,萬物未敢入,固固樂居外。
八月刑在六四,酉,時上未及天界。
時德在門,萬物俱樂窺于門,樂入隨德而還反也。
九月刑在六五,在戌,上及天中。
時刑在道巷,萬物莫不且死困,隨德入藏,故內日興,外者空亡。
十月刑在上六,亥。
時刑及六遠八境四野,萬物擾擾之屬,莫不入藏逃,隨德行,到于明堂,C738行自懷居內,野外空無士眾,是非好用刑罰者見從去邪哉?
但心意欲內懷以刑,治其士眾,輒日為其衰少也,故五月內懷一刑,一群眾叛;
六月內懷二刑,二群眾叛;七月內懷三刑,三群眾叛;
八月內懷四刑,四群眾叛;九月內懷五刑,五群眾叛;十月內懷六刑,六群眾叛,故外悉無物,皆逃于內,是明證效也。
故以刑治者,外恭謹而內叛,故士眾日少也。
是故十一月內懷一德,一群眾入從;
十二月內懷二德,二群眾入從;正月內懷三德,三群眾入從;
二月內懷四德,四方群眾入從;三月內懷五陽盛德,五群眾賢者入從;
四月內懷六德,萬物并出見,莫不擾擾,中外歸之,此天明法效也。
二月八月,德與刑相半,故二月物半傷于寒,八月物亦半傷于寒;
二月之時,德欲出其士眾于門,刑欲內其士眾于門,俱在界上,故二月八月,萬物刑德適相逢,生死相半,故半傷也。
子今樂知天地之常法,陰陽之明證,此即是也。
夫刑乃日傷殺,厭畏之,而不得眾力,反曰無人;
德乃舒緩日生,無刑罰而不畏萬物,反曰降服,悉歸王之,助其為治,即是天之明證,昭然不疑也。”
“今人不威畏不可治,奈何乎哉?”
“然古者聖人君子,威人以道與德,不以筋力刑罰也。
不樂為善德,劣者反欲以刑罰威驚以助治,猶見去也。
夫刑但可以遺窮解卸,不足以生萬物,明擾擾之屬為其長也。
今使人不內附,反欺詐,其大咎在此。
二月八月,德與刑相半,故萬物半傷于寒。
夫刑日傷殺,厭畏之,而不得眾力。
古者聖人威人以道德,不以筋力刑罰也。
今子比連時來學,問事雖眾,多畜積文,則未能純信吾書言也,得此寧解未哉?”
純稽首敬拜:“有過甚大,負于明師神人之言,內慚流汗,但愚小德薄至賤,學日雖多,心頓不能究達明師之言,故敢不反復問之!甚大不謙,久為師憂不也。”
“但為子學未精耳,可慎之。
天乃為人垂象作法,為帝王立教令,可儀以治,萬不失一也。
子欲知其意,正此也。
治不惟此法,常使天悒悒,忿忿不解,故多兇災,子戒之!天將興之者,取象于德;將衰敗者,取法于刑,此之謂也。
吾之言,謹與天地陰陽合其規矩,順天地之理,為天明言紀用教令,以示子也。
吾之言,正若鋒矢無異也,順之則日興,反之則令自窮也。
天法神哉神哉!是故夫古者神人、真人、大聖,所以能深制法度,為帝王作規矩者,皆見天文之要,乃獨內明于陰陽之意,乃後隨天地可為以治,與神明合其心,觀視其可為也,故其治萬不失一也。
為垂象作法,為帝王立教令,可儀以治。
王道將興,取象于德;王道將衰,取象于刑。
夫為帝王制法度,先明天意,內明陰陽之道,即太平至矣。
今愚吏人民,以為天法可妄犯也,自恣不以法度,故多亂其君治也,大咎在此也。
今子得書,何不詳結心意,丁寧思之?
幽室閑處,念天之行,乃可以傳天之教,以示敕愚人,以助帝王為法度也。
將舉刑用之,當深念刑罰之所居,皆見從去寂然無士眾獨處,故冬刑在四野無人,萬物悉叛之內藏,避之甚。
夏刑在內,萬物悉出歸德,地下室內中空,刑寂然獨居,皆隨德到野處。
德在外,則萬物歸外;德在幽空,則物歸內。”
“天刑其威極盛,幸能厭服人民萬物,何故反不能拘制其士眾,獨不怪斯耶?”
“明刑不可輕妄用。
傷一正氣,天氣亂;傷一順氣,地氣逆;
傷一儒,眾儒亡;
傷一賢,眾賢藏,凡事皆有所動搖,故古者聖人、聖王、帝主,乃深見是天戒書,故畏之不敢妄為也,恐不得天心,不能安其身也,上皇天德之人,乃獨深見道德之明效也。
不厭固不畏駭,而士眾歸之附之,故守道以自全,守德不敢失之也。
子德吾書誦讀之,而心有疑者,常以此書一卷,自近旦夕常案視之,以為明戒證效,乃且得天心意也。
違此者,已與天反矣。
是猶《易》之乾坤,不可反也;猶六甲之運,不可易也;猶五行固法,不可失也;猶日月之明,不可掩蓋也;猶若君居上,臣在下,故不可亂也。
此所以明天地陰陽之治,有好行德者。
或有愚人,反好刑,宜常觀視此書,以解迷惑。
務教人為善儒,守道與德,思退刑罰,吾書□□正天法度也。
夫為道德易乎?為刑罰難乎?愛之則日多,威之反日無也。
子疾去矣,為天傳吾書,毋疑也,吾書言不負于天地六合之擾擾也。”
“唯唯,誠歸思過,惟論上下,不敢失一也。”
“行,戒之慎之。
子不能分別詳思吾書意,但觀天地陰陽之大部也。
從春分到秋分,德居外,萬物莫不出歸王外,蟄蟲出穴,人民出室;從秋分至春分,德在內,萬物莫不歸王內,蟄藏之物悉入穴,人民入室,是以德治之明效也。
從春分至秋分,刑在內治,萬物皆從出至外,內空,寂然獨居;從秋分至春分,刑居外治外,無物無氣,空無士眾,悉入從德,是者明刑不可以治之證也。
故德者與天并力同心,故陽出亦出,陽入亦入;刑與地并力同心,故陰出亦出,陰入亦入。
德者與生氣同力,故生氣出亦出,入亦入;刑與殺氣同力,故殺氣出亦出,入亦入。
德與天上行同列,刑與地下行同列。
德常與實者同處,刑與空無物同處。
德常與興同處,故外興則出,內興則入,故冬入夏出;刑與衰死氣同處,故冬出而夏入,死氣者清,故所居而清也。
故德與帝王同氣,故外王則出陰,內王則入刑;刑與小人同位,故所居而無士眾也。
物所歸者,積帝王德,常見歸,故稱帝王也;刑未嘗與物同處,無士眾,故不得稱君子。
是故古者聖人獨深思慮,觀天地陰陽所為,以為師法,知其大□□萬不失一,故不敢犯之也,是正天地之明證也,可不詳計乎!可不慎哉!自然法也,不以故人也,是天地之常行也。
今悉以告子矣,子宜反復深思其意,動作毋自易。”
“唯唯,不敢負。”
“行,吾已悉傳付真法語于子,吾憂解矣。
為天除咎,以敕至德,以興王者,子毋敢絕,且蒙其害。”
“唯唯。”
右案天法以明古今前後治者所好得失訣
【太平經】
●丙部之十一(卷四十五)
◎起土出書訣第六十一
“下愚賤生不勝,心所欲問,犯天師忌諱,為過甚劇。
意所欲言,不能自止,小人不忍情愿,五內發煩懣悃悒。
請問一大疑,唯天師既待以赤子之分,必衰原其饑渴汲汲乎!”
“行道之,何謙哉!”
“唯唯。今天師乃與皇天後土常合精念,其心與天地意深相得,比若重規合矩,不失毛發之間也。
知天地常所憂□□,是故下愚不及生冒慚,乃敢前具問,愿得知天地神靈其常所大忌諱者何等也?”
“善乎,生精益進哉!子今且可問正入天地之心意,人得知之,著賢人之心,萬世不復去也。
吾常樂欲言,無可與語,今得真人問之,心中訣喜,且為子具分別道之。
不敢有可隱匿也,所以然者,乃恐天地神靈深惡吾,則為身大災也。
真人但安坐明聽:天地所大疾苦,惡人不順與不孝。”
“何謂也?愿聞之。”
“善乎,子之難也。
夫天地中和凡三氣,內相與共為一家。
反共治生,共養萬物。
天者主生,稱父;地者主養,稱母:人者主治理之,稱子。
父當主教化以時節,母主隨父所為養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見養食于母,為子乃當敬事其父而愛其母。”
“何謂也?”
“然,父教有度數時節,故天因四時而教生養成,終始自有時也。
夫惡人逆之,是為子不順其父。
天氣失其政令,不得其心,天因大惡人,生災異,以病害其子。
比若家人,父怒治其子也,其變即生,父子不和,恨子不順從嚴父之教令,則生陰勝其陽,下欺其上,多出逆子也。
臣失其職,鬼物大興,共病人,奸猾居道傍,諸陰伏不順之屬,咎在逆天地也。
真人是又可不順乎?此乃自然之術,比若影之應形,與之隨馬不脫也,誡之!”
“唯唯。”
“天師乃與皇天後土常合精念,其心與天地意深相得,比若重規合矩,不失毛發之間也。
知天地常所憂預,得知天地之大忌諱者,何等也?”
“天地神靈深大疾苦,惡人不順不孝。”
“何謂也?”
“夫天地中和三氣,內共相與為一家,共養萬物。
天者主生,稱父;地者主養,稱母;人者為治,稱子。
子者受命于父,恩養于母,為子乃敬事父而愛其母。”
“何謂也?”
“然,父教有度數時節,故因四時而教生成,惡人逆父之意,天氣失其政令,比若家人,父怒其子,父子不和,陰勝陽,下欺上,臣失其職,鬼物大興。”
“今謹已敬受師說天之教敕,愿聞犯地之禁。”
“諾,真人明聽。”
“唯唯。”
“天者,乃父也;地者,乃母也;父與母俱人也,何異乎天亦天也,地亦天也。
父與母,但以陰陽男女別耳,其好惡者同等也。
天者養人命,地者養人形,人則大愚蔽且暗,不知重尊其父母,常使天地生凡人有悔,悒悒不解也。”
“何謂也?”
“善哉,子之言也,深得天地意,大災害將斷,人必吉善矣。”
“何謂也?唯天師分別之。”
“然今天下之人,皆共賊害,冤其父母。”
“何謂也?”
“四時天氣,天所案行也,而逆之,則賊害其父。”
“何謂也?”
“今人以地為母,得衣食焉,不共愛利之,反共賊害之。”
“何謂也?”
“然,真人明聽,人乃甚無狀,共穿鑿地,大興起土功,不用道理,其深者下著黃泉,淺者數丈。
母內獨愁恚,諸子大不謹孝,常苦忿忿悃悒,而無從得通其言。
古者聖人,時運未得及其道之,遂使人民妄為,謂地不疾痛也。
地內獨疾痛無訾,乃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
愁困其子不能制,上訴人于父,訴之積久,復久積數,故父怒不止,災變怪萬端并起,母復不說常怒,不肯力養人民萬物。
父母俱不喜,萬物人民死,不用道理,咎在此。
後生所為日劇,不得天地意,反惡天地,言不調;又共疾其帝王,言不能平其治。
內反人人自得過于天地,而不自知,反推其過以責其上,故天地不復愛人也,視其死亡忽然。
人雖有疾,臨死啼呼,罪名明白,天地父母不復救之也,乃其罪大深過,委頓咎責,反在此也。
其後生動之尤劇,乃過前,更相仿效,以為常法,不復拘制,不知復相禁止,故災日多,誠共冤天地。
天地,人之父母也,子反共害其父母而賊傷病之,非小罪也,故天地最以不孝不順為怨,不復赦之也。
人雖命短死無數者,無可冤也。
真人豈曉知之邪?”
“唯唯。”
天地之位,如人男女之別,其好惡皆同。
天者養人命,地者養人形,今凡共賊害其父母。
四時之氣,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則賊害其父;以地為母,得衣食養育,不共愛利之,反賊害之。
人甚無狀,不用道理,穿鑿地,大興土功,其深者下及黃泉,淺者數丈。
獨母愁患諸子大不謹孝,常苦忿忿悃悒,而無從得道其言。
古者聖人,時運未得通其天地之意,凡人為地無知獨不疾痛,而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故父災變復起,母復怒,不養萬物。
父母俱怒,其子安得無災乎?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可不忄亥哉!
“今天使子來具問,是知吾能言,真人不可自易,不可不慎也。”
“唯唯。”
“今人共害其父母,逆其政令,于真人意,寧可久養不邪?故天不大矜之也。”
“今天師哀愚生為其具說,以何知天地常忿忿悒悒,而怨惡人數起土乎?”
“善哉,天使子屈折問之,足知為天地使子問此也。
諾,吾甚畏天,不敢有可隱,恐身得災,今且使子昭然知之,終古著之胸心,不可復忘也。
今有一家有興功起土,數家被其疾,或得死亡,或致盜賊縣官,或致兵革斗訟,或致蛇蜂虎狼惡禽害人。
大起土有大兇惡,小起土有小兇惡,是即地忿忿,使神靈生此災也,故天地多病人,此明證也。
子知之邪?”
“唯唯。今或有起土反吉無害者,何也?”
“善哉,子之問也,皆有害,但得良善土者,不即病害人耳,反多四方得其兇,久久會且害人耳。
得惡地者,不忍人可為,即害之也,復并害遠方。”
“何也?”
“是比若良善腸之人也,雖見冤,能強忍須臾,心不忘也,後會害之;惡人不能忍,須臾交行。”
“善哉善哉!今地身體積巨,人比于地,積小小,所為復小不足道,何乃能疾地乎哉?”
“善哉,子之難也。天使子分別不明此。”
“以何知之?”
“以其言大C36AC36A。
子今欲云何,心中悃悒,欲言乃快,天地神精居子腹中,敬子趣言,子固不自知也。
凡人所欲為,皆天使之。
諾,不敢有可匿也,子明德。”
“唯唯。”
或起土不便為災者,得良善地也;即災者,得兇惡地也。
主能害人,并害遠方。
何謂也?比若良善之人,雖見冤害,強忍須臾,心終不忘也;惡人不能忍須臾,便見災害也。
地體巨大,人比于地積小,所穿鑿安能為害也?
“今子言:人小小,所動為不能疾地。
今大人軀長一丈,大十圍,其齒有齲蟲,小小不足道,合人齒。
大疾當作之時,其人啼呼交,且齒久久為墮落悉盡。
夫人比于天地大小,如此蟲害人也。
齒尚善金石,骨之堅者也;夫蟲,但肉耳,何故反能疾是子?
人之疾地,如此矣。
子知之邪?行,真人復更明開耳。”
“唯唯。”
然比夫人軀長一丈,大十圍,其齒齲間蟲,小小不足道,食人齒。
大疾當作之時,其人啼呼,久久齒為之墜落悉盡。
人比于天地大小,如此蟲與人矣。
齒若金石之堅者,小蟲但肉耳,而害物若此。
“夫人或有長出丈,身大出十圍。
疽蟲長不過一寸,其身小小,積小不足道也,居此人皮中,旦夕鑿之,其人病之,乃到死亡。
夫人與地大小,比若此矣。
此蟲積小,何故反賊殺此人乎?真人其為愚暗,何故大劇也,將與俗人相似哉?”
“實不及。”
“子尚不及,何言凡人乎?”
“有過有愚,唯天師,愿聞不及業,幸為愚生竟說其意。”
“諾,不匿也。
吾知天地病之劇,故口口語子也。
行復為子說一事,使子察察重明知之。”
“唯唯。”
“今大丈夫力士,無不能拘制疥蟲。
小小不足見也,有一斗所共食此人,病之疾痛不得臥,劇者著床。
今疥蟲蚤虱小小,積眾多,共食人,蠱蟲者殺人,疥蟲蚤同使人煩懣,不得安坐,皆生瘡瘍。
夫人大小比于地,如此矣。
寧曉解不?”
“唯唯。”
今有大丈夫巨力之士,無不能制蚧蟲者。
一升蚧蟲共蝕此人,乃病痛不得臥,劇者著床。
今蛄蟲蚤虱小小,積眾多,共食人,蠱蟲者能殺人,蚤虱同使人煩滿,不得安坐,皆生瘡耳。
人之害天地,亦若是耳。
“行,今子或見吾所說,如不足以為法也,今為子言之。
人雖小,其冤愁地形狀,使人昭然自知,深有過責,立可見也,今一大里有百戶,有百井;
一鄉有千戶,有千井;一縣有萬戶,有萬井;一郡有十萬戶,有十萬井;一州有億戶,有億井。
大井一丈,中井數尺,小井三尺,今穿地下著黃泉,天下有幾何哉?或一家有數井也。
今但以小井計之,十井長三丈,百井長三十丈,千井三百丈,萬井三千丈,十萬井三萬丈,天下有如此者凡幾井乎?
穿地皆下得水,水乃地之血脈也。
今穿子身,得其血脈,寧疾不邪?今是一億井者,廣從凡幾何里?
子自詳計之,天下有幾何億井乎哉?故人為冤天地已明矣。
子賊病其母,為疾甚劇,地氣漏泄,其病人大深,而人不愛不憐之,反自言常冤天地,何不純調也?
此不反邪?是尚但記道諸井耳。
今天下大屋丘陵冢,及穿鑿山阜采取金石,陶瓦豎柱,妄掘鑿溝瀆,或閉塞壅閼,當通而不得通有幾何乎?
今是水泉,或當流,或當通,又言閉塞穿鑿之幾何也?今水泉當通,利之乃宣,因天地之利瀆,以高就下。
今或有不然,妄鑿地形,皆為瘡瘍;或有塞絕,當通不通。
王治不和,地大病之,無肯言其為疾病痛者。
地之精神,上天告訴不通,日無止也,天地因而俱不說喜,是以太和純氣難致也。
真人寧解不邪?”
“唯唯。今人生天地之間,會當得室廬以自蓋,得井飲之,云何乎?”
“善哉,子之言也。今天不惡人有室廬也,乃其穿鑿地大深,皆為瘡瘍,或得地骨,或得地血。”
“何謂也?”
“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
洞泉為得血,破石為破骨,良土深鑿之,投瓦石堅木于中為地壯,地內獨病之,非一人甚劇。”
“今當云何乎?”
“地者,萬物之母也,樂愛養之,不知其重也。
比若人有胞中之子,守道不妄穿鑿其母,母無病也;妄穿鑿其母而往求生,其母病之矣。
人不妄深鑿地,但居其上,足以自彰隱而已,而地不病之也,大愛人,使人吉利。”
“今愿聞自彰隱多少而可。”
“凡動土入地,不過三尺,提其上。”
“何止以三尺為法?”
“然,一尺者,陽所照,氣屬天;二尺者,物所生,氣屬中和;三尺者,屬及地身,氣為陰;過此而下者,傷地形,皆為兇。”
“古者穴居云何乎?”“同賊地形耳。
多就依山谷,作其巖穴因地中,又少木梁柱于地中,地中少柱,又多倚流水,其病地少微,故其人少病也。
後世不知其過,多深賊地,故多不壽,何也?此劇病也。”
穿地見泉,地之血也;見石,地之骨也;土,地之肉也。
取血,破骨,穿肉,復投瓦石堅木于地中,為瘡。
地者,萬物之母也,而患省若此,豈得安乎?
凡人居母身上,亦有障隱多少。
穿地一尺,為陽所照,氣屬天;二尺者,物之所生,氣屬中和;三尺者及地身,陰;過此以往,皆傷地形也。
今天不惡人有廬室也,乃惡人穿鑿地太深,皆為創傷,或得地骨,或得地血者。
泉是地之血也,石為地之骨也,地是人之母,妄鑿其母,母既病愁苦,所以人固多病不壽也。
凡鑿地動土,入地不過三尺為法:一尺者,陽所照,氣屬天也;二尺者,物所生,氣屬中和也;
三尺者及地身,氣屬陰;過此而下者,傷地形,皆為兇也。
古者依山谷巖穴,不興梁柱,所以其人少病也。
後世賊土過多,故多病也。
“今時時有近流水而居,不鑿井,固多病不壽者,何也?”
“此天地既怒,及其比伍,更相承負,比若一家有過,及其兄弟也。”
“今人或有不動土,有所立,但便時就故舍,自若有兇,何也?”“是者行不利,犯神。”
“何神也?”
“神非一,不可豫名也。真人曉邪?”
“唯唯。”
“今時有近流水而居,不鑿井,何故多病不壽,何也?”
答曰:“如此者,是明天地既怒,及其比伍,更相承負,比如一家有過,及其兄弟也。是知穿地皆下得水,水乃地之血脈,寧不病乎?”
又云,有問者曰:“今人或有不動土,有所立,便旦時有就故舍,自若有兇,何也?”
答曰:“如是者,行動不利,犯神兇也。”
問曰:“犯何神也?”
答曰:“神者非一,不可務名也。”
“是故人居地上,不力相教為善,故動作,過反相及也,是者冤。”
“今人或大遠流水,會當得井水飲之乃活,當云何乎?”
“善哉,子之言也。
然有故井者,宜使因故相與共飲之,慎無數易之;既易,宜填其故,塞地氣,無使發泄。
飲地形,令地衰,不能養物也。
填塞故,去中壯。”
“何謂也?”
“謂井中瓦石材木也,此本無今有,比若人身中有奇壯,以為病也。”
“可忄亥哉!可忄亥哉!卿不及天師詳問之,不但知是。”
“真人來前”
“唯唯。”
“子問事,恒常何一究詳也?”
“所以詳者,比與天師會見,言人命在天地,天地常悅喜,乃理致太平,壽為後,是以吾居天地之間,常駭忿天地,故勉勉也。
天地不和,不得竟吾年。”
“善哉,子之言也。
吾所以常恐駭者,見天地毒氣積眾多,賊殺不絕,帝王愁苦,其治不平,常助其憂之,子何豫助王者憂是乎?”
“吾聞積功于人,來報于天,是以吾常樂稱天心也。”
“善哉子意。”
“今天師既開通愚生,示以天忌,愿復乞問一疑事:今河海下田作室廬,或無柱梁,入地法三尺,輒得水,當云何哉?”
“善乎,子之問也。
此同為害耳,宜復淺之。
此者,地之薄皮也,近地經脈。
子欲知其效,比若人,有厚皮難得血,血出亦為傷矣。
薄皮者易得血,血出亦為傷,俱害也,故夫血者,天地之重信效也。
夫傷人者,不復道其皮厚與薄也。
見血為罪名明白。
夫人象天地,不欲見傷,傷之則怒,地何獨欲樂見傷哉?
夫天地,乃人之真本,陰陽之父母也,子何從當得傷其父母乎?真人宜深念是于赤心。
愚人或輕易,忽然不知,是為大過也。”
“今子當得飲食于母,故人穿井而飲之,有何劇過哉?”
“子言已失天心明矣。
今人飲其母,乃就其出泉之處,故人乳,人之泉坼也,所以飲子處,比若地有水泉可飲人也。
今豈可無故穿鑿其皮膚,而飲其血汁邪?真人難問,甚無意。”
“愚生有過,觸天師忌諱。”
“不謙也。
然難問不極,亦不得道至訣也。
不惡子言也,此必皇天大疾,乃使子來,口口問是,此故子言屈折不止也。”
“今唯天師原之,除其過。
愚生欲言,不能自禁止。”
“平行,何所謙?子既勞為天地遠來問,慎無閉絕吾書文也。”
“唯唯。凡人不見睹此書,不自知罪過重,反獨常共過罪天地,何不和也?治何一惡不平也?”
“不知人人有過于天地,前後相承負,後生者得并災到,無復天命,死生無期度也。
真人努力,無滅去此文,天地且非怒人。”
“唯唯。”
“真人被其謫罰,則兇矣。”
“唯唯。”
“書以付歸有德之君,宜以示凡人,人乃天地之子,萬物之長也。
今為子道,當奈何乎?俱各自深思,從今以往,欲樂富壽而無有病者,思此書言,著之胸心,各為身計。
真人無匿也,傳以相告語。
今天地之神,乃隨其書而行,察視人言何也,真人知之邪?”
“今以何知其隨人而行?”
“以吾言不信也,子誡絕匿此書,即有病;有敢絕者,即不吉,是即天地神隨視人之明證也,可畏哉!”
“唯唯。”
“行去,自勵自勵!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後可得長安也。
今乃反愁天地,共賊害其父母,以何為而得安吉乎哉?前後為是積久,故災變不絕也。
吾語不誤也。
吾常見地神上自訟,未嘗絕也,是故誠知其□□。
見真人比如丁寧問之,即知為天使真人來問,是天欲一發覺此事,令使人自知。
百姓適知責天,不知深自責也。”
“今天何故一時使吾問是乎?”
“所以使子問是者,天上皇太平氣且至,治當太平,恐愚民人犯天地忌諱不止,共亂正氣,使為兇害,如是則太平氣不得時和,故使子問之也。
欲樂民不復犯之,則天地無病而愛人,使五谷萬物善以養之也;如忽之,忿不愛人,不肯養之也。
故將兇歲者,無善物;將興歲,其物善,此之謂也。
真人知之邪?”
“善哉善哉!古者同當太平,何不禁人民動土地哉?”
“善乎,子之問事也。天地初起,未嘗有今也。”
“以何明之?”
“今者天都舉,故乃錄委氣之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皆當出輔德君治,故為未嘗有也。
初陰陽開辟以來,錄天民仕之,未嘗有此也,故為最大也。”
“可駭哉!可駭哉!”
“是故都出第一之道,教天下人為善之法也。
人善即其治安,君王樂游無憂。”
“善哉善哉!樂乎樂乎!”
“是故教真人急出此書,慎無藏匿,以示凡民。
百姓見禁且自息,如不止,禍及後世,不復救。
得罪于天地,無可禱也。
真人寧知之邪?”
“唯唯。”
“行去,書中有所疑乎,來問之。”
“唯唯。”
右解天地冤結。
【太平經】
●丙部之十二(卷四十六)
◎道無價卻夷狄法第六十二
“天師將去,無有還期,愿復乞問一兩結疑。”
“行,今疾言之,吾發已有日矣,所問何等事也?”
“愿乞問明師前所賜弟子道書,欲言甚不謙大不事,今不問入,猶終古不知之乎。”
“行勿諱。”
“今唯明師開示下愚弟子。”
“諾。”
“今師前後所與弟子道書,其價直多少?”
“噫!子愚亦大甚哉!乃謂吾道有平耶?諾,為子具說之,使子覺悟,深知天道輕重、價直多少。
然今且賜子千斤之金,使子以與國家,亦寧能得天地之歡心,以調陰陽,使災異盡除,人君帝王考壽,治致上平耶?
今赍萬雙之璧玉,以歸國家,寶而藏之,此天下之珍物也,亦寧能使六方太和之氣盡見,瑞應悉出,夷狄卻去萬里,不為害耶?
今吾所與子,道畢具,乃能使帝王深得天地之歡心,天下之群臣遍說,C738行動搖之屬莫不忻喜,夷狄卻降,瑞應悉出,災害畢除,國家延命,人民老壽。
審能好善、案行吾書,唯思得其要意,莫不響應,比若重規合矩,無有脫者也。
成事大□□,吾為天談,不欺子也,今以此天法奉助有德帝王,使其無憂,但日游,其價直多少哉!
子之愚心,解未乎哉?諾,復為子陳一事也。
天下之人好善而悅人者,莫善于好女也,得之乃與其共生子,合為一心,誠好善可愛,無復雙也。
今以萬人賜國家,莫不悅且喜,見之者使人身不知其老也,亦寧能安天地,得萬國之歡心,令使八遠響應,天下太平耶哉?
吾道乃能上安無極之天,下能順理無極之地,八方莫不悅樂來降服,擾擾之屬者,莫不被其德化,得其所者也。
是價直多少,子自深計其意。
子欲樂報天重功,得天心者,疾以吾書報之。
如以奇偽珍物累積之上柱天,天不為其說喜也,不得天之至心也。
欲得天心,乃宜旦夕思吾書言,已得其意,即亦得天心矣,其價直多少乎?
故賜國家千金,不若與其一要言可以治者也。
與國家萬雙璧玉,不若進二大賢也。
夫要言大賢珍道,乃能使帝王安枕而治,大樂而致太平,除去災變,安天下,此致大賢要言奇道,價直多少乎哉?
故古者聖賢帝王,未嘗貧于財貨也,乃常苦貧于士,愁大賢不至,人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疏少,以是不稱皇天心,而常愁苦,若但欲樂富于奇偽之物,好善之,不能得天地之心而安四海也;積金玉璧奇偽物,橫縱千里,上至天,不能致大賢、聖人、仙士,使來輔治也。
子詳思吾書,大賢自來,共輔助帝王之治,一旦而同計,比若都市人一旦而會,萬物積聚,各資所有,往可求者。
得行吾書,天地更明,日月列星皆重光,光照B77C遠八方。
四夷見之,莫不樂來服降,賢儒悉出,不復蔽藏,其兵革皆絕去,天下垂拱,而行不復相傷,同心為善,俱樂帝王。
吾書乃能致此,其價直多少,子亦知之耶?
欲與國千斤金,不若與一要言,以致治太平,除災安天下。
古者帝王未嘗患財貨,乃患貧于士,愁大賢不至,人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疏少,以是不稱皇天之心。
若積金玉奇物,縱橫千里,直上至天,終不至大賢、聖人、仙士來,賴助帝王之治。
故古者聖賢,獨深知道,重氣平也,故不以和土,但付歸有德;有德知天地心意,故尊道重德。
愚人實奇偽之物,故天書不下,賢聖不授,此之謂也。
子其慎之矣,吾言不誤也,子慎吾道矣。
夫人持珍物璧玉金錢行,冥尚坐守之,不能寐也。
是尚但珍物耳,何言當傳天寶秘圖書,乃可以安天地六極八遠乎?出,子復重慎之。”
“唯唯。”
“吾書乃天神吏常坐其傍守之也,子復戒之。”
“唯唯。”
“吾書乃三光之神吏常隨而照視之也。”
“唯唯。”
“吾書即天心也意也,子復深精念之。”
“唯唯。”
“子能聽吾言者,復為子陳數不見之事。”
“唯唯。”
“出口入耳,不可眾傳也。
帝王得之天下服,神靈助其行治,人自為善,不日令而自均也。”
“唯唯。
弟子六人悉愚暗,無可能言,必觸忌諱。
今俱唯師自為皇天陳列道德,為帝王制作萬萬歲寶器,必師且悉出內事無隱匿,誠得伏受嚴教密敕,不敢漏泄。”
“諾,今且為子考思于皇天,如當悉出,不敢有可藏;如不可出,亦不敢妄行。
天地之運,各自有歷,今且案其時運而出之,使可常行,而家國大吉,不危亡。
所以不付小人而付帝王者,帝王其歷,常與天地同心,乃能行此;小人不能行,故屬君子,令付其人也。”
右平道德價數貴賤解通愚人心
【太平經】
●丙部之十三(卷四十七)
◎上善臣子弟子為君父師得仙方訣第六十三
“真人前,凡為人臣子民之屬,何者應為上善之人也?真人雖苦,宜加精為吾善說之。”
“唯唯。
但恐反為過耳。”
“何謙?諾,誠言。”
“今為國君臣子及民之屬,能常謹信,未嘗敢犯王法,從生到死,訖未嘗有重過,生無罪名也,此應為最上善之人也。”
“噫!子說似類之哉,若是而非也。
子之所說,可謂中善之人耳,不屬上善之人也。
行,真人復為吾說最上善孝子之行當云何乎?宜加精具言之。”
“今所言,已不中天師意,不敢復言也。”
“何謙?真人取所知而言之,不及者,吾且為子達之。”
“唯唯。
然上善孝子之為行也,常守道不敢為父母致憂,居常善養,旦夕存其親,從已生之後、有可知以來,未嘗有重過罪名也,此為上孝子也。”
“噫,真人所說,類似之又非也。
此所說,謂為中善之人也,不中上孝也。”
“不及為過。”
“非過也。
今乃以真人為師弟子行作法,真人視其且言何耳。
今子言財如是,俗人愚暗無知,難教是也。
積愚日久,見上善孝之人,或反怪之。
子不及,為子說之。”
“唯唯。”
“行雖苦,復為吾具說上善之弟子。”
“今已有二過于天師,不敢復言也。”
“行,子宜自力加意言之。
為人弟子,見教而不信,反為過甚深也。
但不及者,是天下從古到今所共有也,平說之。”
“唯唯。
然為人弟子,旦夕常順謹,隨師之教敕所言,不失銖分,不敢妄說,亂師之文。
出入不敢為師致憂,從見教于師之後,不敢犯非歷邪,愉愉日向為善,無有惡意,不逆師心,是為上善弟子也。”
“噫,真人言,幾類似之。
是非上善之弟子也,財應中善之弟子耳。”
“實不及。
愚生見師嚴敕,自力強說三事,三事不中明天師意,為過責甚重,恐復有罪不除也。”
“凡人行,有不及耳,子無惡意,無罪也。
今天下人俱大愚冥冥,無一知是也。
極于真人,說事常如此,今何望于俗夫愚人哉!其常不達,信其愚心,固是也。”
“天師幸事事哀之,既□示之,愿復見為達其所不及,恩惟明師師。”
“行,吾將為真人具陳說之,子宜自力,隨而記之。”
“唯唯,諾。”
“然夫上善之臣子民之屬也,其為行也,常旦夕憂念其君王也。
念欲安之,心正為其疾痛,常樂帝王垂拱而自治也,其民臣莫不象之而孝慈也。
其為政治,但樂使王者安坐而長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則使萬民莫不歡喜,無有冤結失職者也。
C738行之屬,莫不向風而化為之,無有疫死者,萬物莫不盡得其所。
天地和合,三氣俱悅,人君為之增壽益算,百姓尚當復為帝王求奇方殊術,閉藏隱之文莫不為其出,天下響應,皆言咄咄。
善哉!未嘗有也。
上老到于嬰兒,不知復為惡,皆持其奇殊之方,奉為帝王;帝王得之,可以延年。
皆惜其君且老,治乃得天心,天地或使神持負藥,而告子之,得而服之,終世不知窮時也。
是所謂為上善之臣子、民臣之行所致也。
真人寧曉知之不邪?”“唯唯。”
C738行之屬,莫不向風而化,萬物各得其所。
天地和悅,人君為增壽,上老至于嬰兒,不知復為惡。
天下且惜其君恐老,天地必使神人持負靈藥告之,帝王服之,壽無窮矣。
“子可謂已覺矣。
是故太古上皇帝第一之善臣民,其行如此矣。
以何能求之,致此治正也?以此道。
吾道正上古之第一之文也,真人深思其意,即得天心矣。
吾敬受是于天心矣,而下為德君解災除諸害,吾畏天威,敢不悉其言?天旦怒,吾屬書于真人,疾往付歸之上德君,得之以治,與天相似,與天何異哉?”“善乎善乎?見天師言,承知天太平之平氣真真已到矣。
其所以致之者,文已出矣,樂哉復何憂?今民非子事,何故見善即喜,見惡則憂之乎?所以然者,善氣至,即邪惡氣藏,吾且常安,可無疾傷;夫惡氣至,則善氣藏,使吾畏災不敢行,天下皆然,故吾見善則喜也。”
“善哉,子之言也。”
“天師幸哀,已為說上善臣子民之法,愿復聞上孝之術。”
“善哉,子難問也。
然,上善第一孝子者,念其父母且老去也,獨居閑處念思之,常疾下也。
于何得不死之術,向可與親往居之,賤財貴道活而已。
思弦歌哀曲,以樂其親,風化其意,使入道也,樂得終古與其居,而不知老也。
常為求索殊方,周流遠所也,至誠乃感天,力盡乃已也。
其衣食財自足,不復為後世置珍寶也,反悉愁苦父母,使其守之。
家中先死者,魂神尚不樂愁苦也,食而不求吉福,但言努力自愛于地下,可毋自苦念主者也。
是名為太古上皇最善孝子之行。
四方聞其善,莫不遙為其悅喜,皆樂思象之也,因相仿效,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
夫孝子之憂父母也,善臣之憂君也,乃當如此矣。
真人今旦所說,但財應平之行,各欲保全其身耳,上何益于君父師,而反言為上善之人乎?此財名為自佑利之人耳。
真人尚乃以此為善,何況俗人哉!自見行謹信,不犯王法,而無罪名者,啼呼自言不負天,不負君父師也,汝行適財自保全其身耳,反深自言有功于上,而啼呼天地,此悉屬下愚之人也,不能為上善之人也。
今所以為真人分別具說此者,欲使真人以文付上德之君,以深示敕眾賢,使一覺悟,自知行是與非,亦當上有益于君父師不邪?太上中古以來,人益愚,日多財,為其邪行,反自言有功于天地君父師,此即大逆不達理之人也。
真人亦豈知之耶?”“唯唯。”
“子可謂已覺矣。
今為行善,實大難也,子慎之,子不力通吾文,以解天地之大病,使帝王游而無憂無事,天下莫不歡喜,下及草木,子未能應上善之人也,財名為保全子身之人耳,又何以置天地乎?夫人欲樂全其身者,小人尤劇,子亦知之乎?”“唯唯。”
“子可謂為已覺矣,慎之!”“唯唯。
今天師幸哀愚賤不達道之生,愿復聞上善之弟子行也。”
“然,上善之弟子也,受師道德之後,念緣師恩,遂得成人,乃得長與賢者相隨,不失行伍;或得官位,以報父母;或得深入道,知自養之術也。
夫人乃得生于父母,得成道德于師,得榮尊于君,每獨居一處,念君父師將老,無有可以復之者,常思行,為師得殊方異文,可以報功者。
惟念之,正心痛也,不得奇異也,念之故行。
更學事賢者,屬托其師,為其言語,或使師上得國家之良輔,今復上長有益帝王之治,若此乃應太古上善之弟子也。
及後生者,明君賢者,名為上善之人。
若真人,今且可言易教謹信,從今不達師心,此者,財應順弟子耳,但務成其身也,又何益于上,而言為善弟子乎哉?真人說尚言,而民俗夫愚人常自言有功于師,固是也。
夫為人臣子及弟子,為人子,而不從君父師教令,皆應大逆罪,不可復名也。
真人所說善子民臣、善弟子,其行財不合于罪名耳。
愚哉子也,何謂為善乎?是故俗夫之人愚,獨已洞達久矣。
今以真人說繩之,已知其實失正路,入邪偽,迷惑久哉!是故天獨深知之,故怒不悅,災委積,更相承負是也。
皆若真人言,行財保其身不犯非者,自言有功于天地旁人也,是其大愚之劇者也,子復慎之。
子言未盡合于天心也,吾所以使真人言者,不以故子也,但欲觀俗人之得失,以何為大過乎!故使子言之,視其枉直非耳。
子赤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覺矣。
本覺真人之時,不欲與真人語言也。
見子C36AC36A,日致善也,故與子深語,道天地之意,解帝王之所愁苦,百姓之冤結,萬物之失理耳。
今既為子陳法言義,無所復惜也,子但努力記之。”
“唯唯。”
“吾向睹幾何弟子,但不可與語,故不與研究竟語也,故吾之道,未嘗傳出也,子知之耶?”“唯唯。”
“行去,子曉矣。”
“然。
天師既哀弟子,得真言不諱,君賢則臣多忠,師明則弟子多得不諱而言。”
“善哉,子之言也得覺意。
行言之。”
“今天地實當有仙不死之法、不老之方,亦豈可得耶?”
“善哉,真人問事也。
然,可得也。
天上積仙不死之藥多少,比若太倉之積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積布白也;眾仙人之第舍多少,比若縣官之室宅也。
常當大道而居,故得入天大道者,得居神靈之傳舍室宅也。
若人有道德居縣官傳舍室宅也。
天上不惜仙衣不死之方,難予人也。
人無大功于天地,不能治理天地之大病,通陰陽之氣,無益于三光四時五行、天地神靈,故天不予其不死之方仙衣也。
此者,乃以殊異有功之人也。
子欲知其大效乎?比若帝王有太倉之谷、太官之布帛也。
夫太倉之谷,幾何斗斛?而無功、無道德之人,不能得其一升也;而人有過者,反入其獄中,而正尚見治,上其罪之狀,此明效也。
今人實惡,不合天心,故天不具出其良藥方也,反日使鬼神精物行考、笞擊無狀之人。
故病者不絕,死者眾多也,比若縣官治亂,則獄多罪人,多暴死者,此之謂。
如有大功于帝王,宮宇積多,官谷有布帛,可得常衣食也。
夫人命帝王,但常思與善人為治,何惜愛哉?人君職會,當與眾賢柔共平治天下也。
夫君無賢臣,父無孝子,師無順善弟子,其為愁不可勝言也。
是故上古三皇垂拱,無事無憂也,其臣謹良,憂其君,正常心痛,乃敢助君平天下也,尚復為其索得天上仙方,以予其君也,故其君得壽也。
或有大功,功大尚得俱仙去,共治天上之事,天復衣食之。
此明效也,不虛言也。
夫中古以來,多妒真道,閉絕之,更相欺以偽道,使人愚,令少賢者,故多君臣俱愁苦,反不能平天下也,又多不壽。
非獨今下古人過也,所由來久矣,或大咎在此,子亦豈知之耶?”
“唯唯。”
“故今天上積奇方仙衣,乃無億數也,但人無大功,不可而得之耳。
比若人有縣官室宅、錢谷、布帛,常當大道而居,為家不逃匿也;而無功德者,不能得谷一斗、錢一枚、布帛一寸,此明效也。
故太古中古以來,真道日衰少,故真壽仙方不可得也。
而人過得獨壽者,極是其天下之大壽人也。”
“何也?”
“真道德多,則正氣多,故人少病而多壽也;邪偽文多,則邪惡氣多,故人多病而不得壽也,此天自然之法也,故古者三皇之臣多真道也,故其君多壽;五帝之臣少真道,故其君不若三皇之壽也;三王之臣復少真道,不能若五帝也;五霸之臣最上功偽文禍,無有一真道,故多夭死,是明效也。
其中時時得壽者,極天下之壽人也。
子重知之耶?”
“唯唯。”
“是故占者聖賢,但觀所得瑞應善惡,即自知安危吉兇矣;其得上善文應者,其治已最無上矣;其得中文應者,已象中人矣;其得下文應者,已象下人矣。”
“何謂也?”
“謂得文如得三皇之文者,即其上也;若得五帝之文者,即其中也;若得三王之文者,即其大中下也。
如得五霸之文者,即其最下也。”
“何以明如斯文乎?”
“善哉,子之言也。
教其無刑而自治者,即其上也;其出教令,其懼之、小畏之者,即其中也;教其小刑治之者,即其大中下也。
多教功偽,以虛為實,失其法,浮華投書,治事暴用刑罰,多邪文,無真道可守者,即是其下霸道之效也。
古有聖賢,但觀可,得天教敕,即自知優劣矣。”
“愿聞教者,使誰持往乎?然或為其生賢,輔助其治,此若人家將興,必生賢子也。
或河洛為其出應文圖,以為券書,即是也,子知之耶?”“唯唯。”
“復為真人更明之。
家人且衰,生子兇惡;人君且衰,天不為生賢良輔也。
人家且衰,子孫不好為真正道德,反好佞偽浮華,功邪淫法,即成兇亂家矣。
且人家興盛,必求真道德,奇文殊方,可以自救者;君子且興,天必子其真文真道真德,善人與其俱共為治也。
河洛尚復時或敕之,災害日少,瑞應日來,善應日多,此即其效也。”
“善哉善哉!”“行去,真人勉之力之,當有功于天,當助德君為聰明。”
“何謂也?”“欲有大功于天者,子今又去世之人也,不得譽于治,以何得有功于天乎?”“今當奈何哉?”“但以文書付歸德君。
德君,天之子也,應天心,當以此治,報天重功,而以安天下,興其身,即子亦得吉,保子壽矣。”
“善哉!唯唯。”
“行去,三行之說已竟矣。
以是示眾賢凡人,後世為善,當若此也。
勿敢但財利其身者自言為善上,以置天君父師也。
真人所說人行也,尚可折中以上,及其大下愚、為惡性惡行者積多,訖不可勝名。
以書付下古之人,各深自實校,為行以何上有益于天君父師。
其為行,增但各自佑利而已邪?天深知人心□□哉,故病者眾多也。”
“善乎!愚生得睹天心師言,已大覺矣。”
“子可謂易覺之人也。
今世多下愚之人,自信愚心,不復信人言也,過在此。
毀敗天道,使帝王愁苦者,正起此下愚之士,反多妒真道善德,言其不肖而信其不仁之心。
天病苦之,故使吾為上德之君出此文,可以自致能安其身,而平其治,得天心者。
太古上皇之君深與天厚者,正以此也。
真人寧曉不邪?”“唯唯。”
“行,子已知之,去矣,行思之。”
“唯唯,愿復請問一事。”
“行言。”
“天師陳此法教,文何一眾多也?”
“善哉,子之難也,可謂得道意矣。
然天下所好善惡,義等而用意各異,故道者,大同而小異,一事分為萬一千五百二十字,然後天道小耳,而王道小備。
若令都道天地上下、八方六合、表里所有,謂此書未能記其力也。
真人寧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
以此書付道德之君,令出之,使凡人自思行得失,以解天地之疾,以安帝王,其治立平。
真人曉邪?”“唯唯。”
“行去,自厲勿忽也。”
“唯唯。”
右分別君臣父子師弟子知其善惡行得失占 ◎服人以道不以威訣第六十四 “真人前,凡人當以嚴畏智詐常威勝服人邪?不宜邪?子自精言之。”
“然人致當以嚴畏智詐勝服人。”
“何也?”“夫人以此,乃能治正人。”
“噫!真人內但俗夫之人知耳,未得稱上真人也。
其投辭皆類俗人,不入天心也。
夫上真人投說,乃當與天心同也。
今以嚴畏智詐勝服人,乃鬼神非惡之也,非獨鬼神非惡之也,乃陰陽神非惡之也,非獨陰陽神非惡之也。
是故從天地開辟以來,天下所共病苦而所共治者,皆以此勝服人者,不治其服者。
故其中服而冤者,乃鬼神助之,天地助之。
天地助之,故人者亦治其勝人者,而助服其服者也。
是故古者三皇上聖人勝人,乃以至道與德治人勝人者,不以嚴畏智詐也。
夫以嚴畏智詐刑罰勝人者,是正乃寇盜賊也。
夫寇盜賊亦專以此勝服人,君子以何自分別、自明殊異乎?而真人言當以此,曾不愚哉!是正從中古以來亂天地者也,子知之耶?是故上古有道德之君,不用嚴畏智詐治民也。
中古設象,而不敢用也。
下古小用嚴畏智詐刑罰治民,而小亂也。
夫下愚之將,霸道大興,以威嚴與刑罰畏其士眾,故吏民數反也。
是故以道治者,清白而生也;以德治者,進退兩度也;故下古之人進退難治,多智詐也。
天以道治,故其形清,三光白;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進退多便其辭,變易無常故也。
天正為其初,地正為其中,人正最居下,下極故反上也。”
“以何知其下極也?”“以其言進退無常,出入異辭也。
此三氣下極也,下極當反上就道,乃後得太平也,與天相似;就德乃中平也,與地相似;就和乃得小亂也,與人相似;就嚴畏智詐刑罰乃日亂,故與霸君相似,刑罰大起也。
今真人反言當以嚴畏智詐,此乃亂天義者也。”
“今天師言,不當以嚴畏刑罰也,天何故時遣雷電辟歷取人乎?”“善哉!子之難也,得其意。
然所以取之者,人主由所敬重,事欲施惡,以易冤人。
人乃至尊重,反使與人六畜同食,故天治之也,而助其服人食此人,惡之也。
是故天下無大無小,輕易冤人者也,悉共見治也,而憐助服者也。
故君子勝服人者,但當以道與德,不可以寇害勝人、冤人也。
夫嚴畏智詐,但可以伏無狀之人,不可以道德降服而欲為無道者。
當下此也,比若雷公以取無狀之人,不可常行也。
與天心逆、治欲得天地心者,乃行道與德也,故古者聖賢,乃貴用道與德、仁愛利勝人也,不貴以嚴畏刑罰驚駭,而勝服人也。
以此邪枉、安威駭服人者,上皇太平氣不得來助人治也。
所以然者,其治理人,不知或有大冤結而畏之不敢言者。
比若寇盜賊奪人衣服也,人明知其非而不敢言,反善名字為將軍上君,此之謂也。
或有力弱而不能自理,亦不敢言,皆名為閉絕不通,使陰陽天氣不和。
天之命人君也,本以治強助劣為職,而寇吏反以此嚴畏之威之也,乃以智詐驚駭之。
使平氣到,德君治,恐以是亂其正氣,故以此示真人也,以付上德君,以示諸賢及凡人,使吏民自思,治當有益于上,慎毋亂之也。
真人覺曉知之邪?” “唯唯。”
“行,子已覺矣。
去常慎言,毋妄語也,天非人。”
“唯唯。”
“凡人不及,不若好問也。”
“唯唯。”
右分別勝服天地人鬼神所非惡所助法
【太平經】
●丙部之十四(卷四十八)
◎三合相通訣第六十五
純謹再拜:“請問一事。”
“真人所疑者,何等也哉?”“朝學暮歸,常居靜處,思其要意,不敢有懈也。
今天師書辭,常有上皇太平氣且至,今是何謂為上?何謂為皇?何謂為太?何謂為平?何謂為氣?”“真人今且何睹何疑,一時欲難問微言意哉?”“所以及天師遍具問書文意者,書上多道皇氣且至,而不得其大要意。
今不及天明師訣問之,恐后遂無從得知之,故敢不具問之也!”“善哉子之言,萬世不可易也。
夫天至道、大德、盛仁、時已到,皇靈樂人急行之,故天氣諷子之心,使子旦夕問。
天法察察,吾甚怪之。”
“諾。”
“真人安坐,為子具分解其字意,使可傳而無極時。
然,上為字者,一畫也,中央復畫一直,上行復抱一,一而上,得三一。
上行而不止,不復下行也,故名為上者,乃其字無復上也。
反上為下。
下者,一畫也,亦中央復畫直,下行復抱一,其行遂下,不得復上,故名為下也。
夫志常欲下行者,久久最下,無復下也,比若濁者,樂下為地,故地最下,無復下也;上為字者,常上行,不得復下,比若清者,樂上行為天,天乃無上也。
是故天之為法,名各各自,字各自定。
凡天下事,皆如此矣。
故圣人制法,皆象天之心意也,守一而樂上卜。
卜者,問也,常樂上行而卜問不止者,大吉最上之路也,故上字一畫,直上而卜。
下為字者,一下而卜,卜,問也,常思念問下行者,極無下,故樂下益者,不復得上也。
故上常無上字者,乃言其治當日上行,合天心,復無上也。”
“善哉善哉!明師幸哀為其解上字,愿復聞皇為字者。”
“一日而王,日上一者,天也;天者數一,天得日,昭然大明則王,故為字,一與日、王并合,成皇字也。
一為天,天亦君長也,日亦君長也,王亦君長也,三君長相得成字,名為皇。
皇者,乃言其神盛煌煌,故名為皇也。
皇,天下第一,無復能上者也。”
皇字者,一日而王,上一者天,數得一,得日照,然后大明則為王,一與日、王合,而成皇字也。
一為天,天亦君也;日,君德也;王亦君長也,三君長共成皇,言盛德煌煌,天下第一,無復能上者也。
“善哉善載!師幸哀,開以皇字,愿聞其太平氣之字。”
“太者,大也,乃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復大于天者也。
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奸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執平也。
地之執平也,比若人種善得善,種惡得惡。
人與之善,用力多,其物子好善;人與之鮮鮮,其物惡也。
氣者,乃言天氣悅喜下生,地氣順喜上養。
氣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陰陽相得,交而為和,與中和氣三合,共養凡物,三氣相愛相通,無復有害者。
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氣者,主養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氣至也。”
“善哉善哉!此者乃獨言天地中和氣,當合相通共治耶?凡事皆當三合共事耶?”“善哉善哉!子之言也,已得天法。
帝王象之以治,比若神矣。
然為真人具說之,自隨而記之。”
“唯唯。”
“元氣與自然、太和之氣相通,并力同心,時B837B837未有形也,三氣凝,共生天地。
天地與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
凡物與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
凡物五行、剛柔與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萬物。
四時氣陰陽與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興生天地之物利。
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
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養天地之物。
蠕動之屬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傳其類。
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
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
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國,此皆本之元氣自然、天地授命。
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
太者,大也,言其積大如天,無有大于天者。
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無復不平,比若地居下執平,比若人種刈,種善得善,種惡得惡,耕用力,分別報之厚。
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復有害,故曰太平。
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男女同心,而生子;父母三人同心,共成一家;君臣民三人,共成一國。
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職,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兇。
故有陽無陰,不能獨生,治亦絕滅;有陰無陽,亦不能獨生,治亦絕滅;有陰有陽而無和,不能傳其類,亦絕滅。
故有天而無地,凡物無于止;有地而無天,凡物無于生;有天地相連而無和,物無于相容自養也。
故男不能獨生,女不能獨養,男女無可生子,以何而成一家,而名為父與母乎?故天法皆使三合乃成。
故古者聖人深知天情,象之以相治,故君為父,象天;臣為母,象地;民為子,象和。
天之命法,凡擾擾之屬,悉當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也。
乃天使相須而行,不可無一也,一事有冤結,不得其處,便三毀三兇矣。
故君者須臣,臣須民,民須臣,臣須君,乃後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
故君而無民臣,無以名為君;有臣民而無君,亦不成臣民;臣民無君,亦亂,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
此三相須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當應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為一家也。
比若夫婦子共為一家也,不可以相無,是天要道也。
此猶若人有頭足腹,乃成一身,無可去者也,去之即不足,不成人也,是無地自然之數也。
故古者聖人,取法于天,故男子須得順善女,與為治,然且有善子。
男者,君也;女者,臣也;子者,民也,故天命治國之道,以賢明臣為友。
善女然後能和其子也,善臣然後能和其民也,善女然後能生善子,善臣然後能生善民,民臣俱好善,然後能長安其上也。
真人欲樂知其效,天者,君也;地者,臣也;天雨周流,雨之善地,生物善;雨之惡地,生物惡,此之謂也。
今父母君臣,尚但共持其大綱紀耳,大要實仰衣食于子。
人無子,絕無後世;君少民,乃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故治國之道,乃以民為本也。
無民,君與臣無可治,無可理也,是故古者大聖賢共治事,但旦夕專以民為大急,憂其民也,若家人父母憂無子,無子以何自名為父母,無民以何自名為君也。
故天之法,常使君臣民都同命,同吉兇,同一職,一事失正,即為大兇矣。
中古以來,多失治之綱紀,遂相承負,後生者遂得其流災尤劇,實由君臣民失計,不知深思念,善相愛相通,并力同心,反更相愁苦。
夫君乃一人耳,又可處深隱,四遠冤結,實閉不通,治不得天心,災變怪異,委積而不除。
天地所欲言,人君不得知之,大咎在此。
不三并力,聰明絕,邪氣結不理,上為皇天大仇,下為地大咎,為帝王大憂,災紛紛不解,為民大害,為凡物大疾病,為是獨積久矣,非獨今下古人過所致也。
真人亦知之乎?”“知如此久矣,實不知其所由致,故問之。
誠冤,今當奈何之乎?”“然,天太平氣方到,治當得天心,乃此惡悉自除去,故天使吾具言之,欲使吾救其失,為出正文,故使真人來悉問之也。
此所由生兇也,不象天地元氣自然法,不三相通,并力同心,故致此也。
若三相通,并力同心,今立平大樂,立無災。”
“愿聞治之,當云何乎哉?“急象天法,如比上為也。
天法,凡事三并力同心,故天以三光為文,三光常相通共照,無復絕時也。
天券出以來,人以書為文以治,象天三光,故天時時使河洛書出,重敕之文書、人文也,欲樂象天洞極神治之法度,使善日興,惡日絕滅。
書者,但通文書三道行書也。
君宜善開導其下,為作明令示敕,教使民各居其處而上書,悉道其所聞善惡。
因卻行亦可但寄便足,亦可寄商車載來,亦可善自明姓字到,為法如此,則天下善惡畢見矣。
君導天氣而下通,臣導地氣而上通,民導中和氣而上通。
真人傳書,付有德之君,審而聆吾文言,立平立樂,災異除,不失銖分也。
吾書敬受于天法,不但空陳偽言也。
天誅殺吾,子亦知是謫重邪?”
“唯唯。”
“欲得吾書信,得即效司之,與天地立響相應,是吾文信也。
以此大明效證,可毋懷狐疑。
夫治國之道,樂得天心自安者,但行此,效與天響相應,即天與人談之明券也。
吾但見真人常樂助有德之君,欲報天重功,故一二言之耳。
吾知其失,在此閉不通。
□□得書,君為制作明教善令,言從今以往,吏民宜各居其處,力上書,悉道善惡,以明帝王治,以通天氣,勿得相止,止者坐其事三年。
獨上書盡信無欺文者,言且召而仕之。
其仕之云何?各問其才能所長,以筋力所及署其職。
何必署其筋力所能及乎?天之事人,各因其能;不因其才能,名為故冤人,則復為結氣增災。
所以然者,人所不及,雖生之死,猶不能為也。
今人所樂,極樂得善物金玉也。
今使明君有教,言人有能撫手盡得天下縣官金銀奇偽之物,不以過汝,盡以與汝,其人極樂得之也,力而不及物,系其兩手弊盡之,猶不能致也。
今為人父母君,將署臣子之職,不以其所長,正交殺之,猶不能理其職事,但空亂其官職,愁苦其民耳。
官職亂,民臣愁,則復仰呼天,自言冤,上動天,復增災怪。
故古聖賢欲得天心,重慎署置,皆得人心,故能稱天心也。
其稱天心云何?行之得應,其民吏日善且信忠,是其效也;則遷之以時,是助國得天心之人也。
或但有樂一旦貪名得官,其行無效,不稱天心無應者。
夫帝王乃承天心而治,一當稱天心,不稱天心為過,故其治無善放應,當退使思過。
如此,則天已喜,而天下莫不盡忠信,盡其能力者也。
幽隱遠方聞之,無藏其能者也。
其上書急者,人命至重,不可須臾。
人且復啼呼冤,今復結增怪變,疾解報之。
其事可忍者須秋冬。”
“何必須秋冬乎?”“然,秋者物畢成,冬者物畢藏,天氣定也。
物以仲秋八月成熟,其實核可分別,故當順天地之法,始以八月分別視之。
九月者,天氣之究竟也,物到九月盡欲死,故當九月究竟讀視之,觀其善惡多少。
十者,數之終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
天正以八月為十月,故物畢成;地正以九月為十月,故物畢老;人正以亥為十月,故物畢死。
三正竟也,物當復生,故乾在西北,凡物始核于亥。
天法以八月而分別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實核之,故天地人三統俱終,實核于亥,故十月而實核,下付歸之。
所以然者,此八月、九月、十月三月也,天地人正俱畢竟,當復反始。
不實不核,不得其意,天地且不悅喜,其災不除,復害來年,故八月而分別視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而實核,下付歸之,令使吏民悉得更思過失,不敢復為也,來年吏民更謹,凡物悉善矣。
不歸使思過,固固民臣居下失政令,不自知有過,其心不易,天道固固惡不易矣,故當付歸之也。
真人欲知其效,今年所付歸,因書一通自置之亦教吏民自記一通置之。
視善惡多少,名為天券;來年付歸,復置一通,視善惡多少;來年復付歸,置一通,視善惡多少,下疏與上所記置,當繇相應,名為天征合符。
令吏民更易心為善,得天意,所上當多善;若令大易,當大善;若令固固無變不易,所上固固;如令為惡不止,所上當益惡;吏民大欺忿天,所上當大惡增劇,故是天洞明照心之鏡也,不失銖分,以明吏民治行。
夫天地比若影響,隨人可為,不脫也。
真人幸有善意,努力卒之慎之。
子雖來問此,若無事無益天,內默視子,口可言。”
“以何明之?”
“以言也。
夫人言事,辭詳善,人即報之以善,響亦應之以善;其言兇惡不祥,人亦報之以惡,響亦應之以惡也。
凡事相應和者,悉天使之也。
子寧解耶?”
“唯唯。”
“夫天乃高且遠、尊嚴,安可事事自下,與人言語乎?故其法皆以自然應和之也。
子心今開不?”“唯唯,已解。
愿及天師,復假一言。”
“行道之。”
“中古皇無文,不三相通,以何能安之乎?”
“善哉!子之言也。
天運使其時人直質樸,其人皆懷道而信,又專一,但流言相通,人人各欲至誠信,思稱天心,乃無一相欺者也。
故君臣民三,并力同心相通,故能相治也。
如使不同心為一家,即亂矣。
今者承負,而文書眾多,更文相欺,尚為浮華,賢儒俱迷,共失天心。
天既生文,不可復流言也,但當實核,得其實,三相通,即天氣平矣。
天法者,或億或萬,時時不同,治各自異,術各不同也。
今者太平氣且至,當實文本元正字,乃且得天心意也。
子不能分別天地立事以來,其治億端,行其事,悉得天應者是也;不得天應者,非也,是即其大明天券征驗效也。
寧解耶?”
“唯唯。”
“行去,勿得復問。
今非不能為子悉記天地事立以來、事事分別、解天下文字也,但益文難勝記,不可為才用,無益于王治,故但悉指授要道而言。
夫治不理本,由天文耳,是天地大病所疾也,古時賢聖所共憎惡也。
故道為有德君出,不敢作文,皆使還守實,求其根,保其元,乃天道可理,國自安。
真人雖好問,忽復令益文也,去思之。”
“唯唯。”
右包裹元氣自然天地凡事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天明券和皇平治法
【太平經】
●丙部之十五(卷四十九)
◎急學真法第六十六
“真人前,今良和氣且俱至人但當游,而無職事,當以何明其心而正其意,常使其忽然忘為邪惡,而日好為善,不知置?令帝王垂拱而無可治,上善之人滿其朝,忠信孝子皆畢備,當以何致之乎?真人有天性好善之心,常汲汲憂天道,宜自精,具陳說之。”
“然,但當急學之以真道、真德、真仁耳。”
“何以當學以真道哉?”“然,道乃能導化無前,好生無輩量。
夫有真道,乃上善之名字;夫無道者,乃最惡衰凋兇、犯死喪之名稱也。”
“真人此今但說真,善哉!吾無以加之。
何以當學之以真德?”“夫人有真德,乃能包養無極之名字;夫無德者,乃最劣弱困窮小人之名字也。”
“善哉!真人之言,吾復無以加之也,真真是也,何以當學之以仁道也?”“仁者,乃能恩愛,無不包及,但樂施與無窮極之名字;夫不仁之人,乃好德反,惡典與,是乃大貪鄙之名稱,與禽獸同志,無可以自別異也。”
“善哉!真人之言,吾復無以加此也。
今真人說三事,吾無以加此也。
今人當學為善邪?不當邪?”“當力學為善。”
“夫為善,亦豈有名稱字不邪?”“小子不及,唯師開示之。”
“然,夫為善者,乃事合天心,不逆人意,名為善。
善者,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仕人君所當與同心并力也。
夫惡者,事逆天心,常傷人意,好反天道,不順四時,令神□所憎,人所不欲見,父母之大害,君子所得愁苦也,最天下絕凋兇敗之名字也。
故人之行,失吉輒入兇,離兇則入吉;一吉一兇,一善一惡,為不純謹之徒,子寧知之?”“唯唯。”
“令于真人意,凡人之行,當云何哉?”“然,人今不力學道,輒為無可知道,輒名無道之人。
夫無道之人,人最為惡兇人也。
今不力學德,輒為無可知德,夫無德而好害傷之人,乃兇敗之符也。
今人不力學仁,已不仁矣,夫不仁之人,乃與禽獸同路。
人與禽獸同心,愈于死少耳。
今人不旦夕力學善,失善即入惡,夫惡乃死兇之處,故凡人不力學吉,輒乃入兇。
夫兇,乃天下惡名稱。”
“善哉,子已長入真道,不復還反惡矣。
今真人久懷智而作愚,何哉?”
“不敢。”
“行,子幸有能,極陳子所言,吾甚喜之,今能極于此。
子曾但見吾言說,反中棄而止耶?”
“不敢也。
見師比敕使說,適意有所不及,不敢悉言之。”
“善哉子之言,常大謙。”
“今能極意真門,唯天師錄示所不及。”
“然,子向所言悉是也。
是故古者大圣三皇,常自旦夕力學真道,見不好學真道者,名為無道之人。
夫無道之人。
其行無數,天之大重怨。
夫無道之人,本天不欲覆蓋,地不欲載也,神靈精鬼所不欲佑,天下所共苦也。
圣人賢者君子,乃大疾無道之人,故古者上皇之時,人皆學清靜,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學真道,乃后得天心地意。
人不力學德,名為無德之人。
夫無德之人,天不愛,地不喜。
人不欲親近之。
其行常行事不為德,乃為王者致害,為君子致災,鬼神承天教,不久與為治。
是故古者賢圣大儒,見無德之人,不與其通言語也。
不力旦夕學仁,即且忽事為不仁。
夫不仁之人,言即逆于凡事,傷人心,不合天意,反與禽獸相似,故古者圣賢不與其同路也。
今人不事師,力學善,即且愚暗,不知為善也,反且恣其無知之心,輕為惡。
夫惡人,下愚蔽暗之人,其行乃不順天地之道,尚為君子得事,戮其父母,愁其宗親,為行無法,鬼神承天心為使,不喜之。
為害甚處三,法所當誅。
古者圣賢以為大怨,故古者悉自實核其學問也,合于天心,事入道德仁善而已,行要當合天地之心,不以浮華言事。
所以然者,且失天法,失之即入兇絕短命矣,或害后世。
天道不誤,有格法,夫不力學大吉之道,反事者,輕忽自易,必且入兇。
夫兇者,乃天地人萬物所疾惡,不可久存,是大患之本,禍之門戶,過而陷其中便死,不得還悔過反故也。
天下莫不共知之,而下士大愚,常共笑道,不知守道,早避兇害,傳傳為愚,更相承負,后生愚暗,復劇于前,故真道閉而不通,令人各自輕忽,不能窮竟其天年。
其大咎過,乃由此也。
真人見吾書,宜深計之,慎無閉藏,以付賢柔明,使其覺悟。
是故古道乃承天之心,順地之意,有上古大真道法,故常教其學道,學德,學壽,學善,學謹,學吉,學古,學平,學長生。
所以盡陳善者,天之為法,乃常開道門;地之為法,常開德戶;古之圣賢為法,常開仁路。
故古者圣賢,與天同心,與地合意,共長生養萬二千物,常以道德仁意傳之,萬物可興也;如以兇惡意傳之,凡物日衰少。
故有道德仁之處,其人日多而好善;無道德仁之處,其人日衰少,其治日貧苦,此天地之格懸法。
夫有至道、明德、仁善之心,乃上與天星歷相應,神靈以明其行,故古者圣賢,常思為善無極,力盡乃以不敢有惡,念兇路也。
夫下愚之人,其心常閉塞,實無知,不可復妄假之以兇衰之惡路也。
不自知大失天道,相隨為惡,以為常習俗,不能自退還也。
是以吾上敬受天書教敕,承順天心開辟之,大開上古太平之路,令使人樂為善者,不復知為惡之術。
天下之人,其志也常高,而其所成者反常下,不能應其本所志念也。
故夫上士,忿然惡死樂生,往學仙,勤能得壽耳,此上士,是尚第一有志者也;中士有志,疾其先人夭死,忿然往求道學壽,勤而竟其天年耳,是其第一堅志士也;其次疾病多而不得常平平,忿然往學可以止之者,勤能得復其故;已小困于病,病乃學,想能禁止之,已大病矣;其次大病劇,乃求索道術可以自救者,已死矣。
是故吾書教學人,乃以天長壽之法,旦夕自力為之,才得且平平耳。
如以平平之法學,凡人已入兇矣。
愚者不知,天下凡人其本志所為,常念善高已者,不能應其所志。
故為其高舉之,上極于仙,即才得保其天年耳。
夫大賢者志十得十,必與吾道書相應;中賢者志十,或中止更懈,才得五;小人朝志之,暮忘其所言。
故大高舉者,樂使其上中下各得其心所志念。
今下古人大愚,去真道遠,力學以天正文法,才不陷于偽欺耳;學以平平之文,已大欺矣;學以習文好言,大偽奸猾已起矣。
天以帝王為子,惡下欺上,夫人行下多邪偽,即上道德仁君無所信,下民人無所附歸其命。
夫力旦夕教學以真道耳。
力學以善道,才得平平之道也;力學以平平之道,已入浮華矣;入浮華,凡人大迷惑窮困矣,便成大兇大惡之路,帝王為愁苦,人不可治。
真人欲知是信,比若人家慈父母,日教其子為善,自苦絕衣食養之老,尚固固為惡,何況凡人乃相示教以浮華之文哉!以吾書不信也,使凡人見吾書者,各自思所失。
中古以來,有善道者皆相教閉藏,不肯傳與其弟子,反以浮華偽文教之。
為是積久,故天道今獨以大亂矣,天地災怪,萬類不空也。
賢儒宜各深思□□。
然吾今雖不旦夕與俗人同處,昭然已知之矣。
天下大疾苦之,故使吾出此文以告屬之,吾不空也。
真人實宜重慎之,且有天謫。”
“唯唯,不敢也。
每見天師言,常駭栗。”
“子之言是也,即天且大悅大喜,不害子也。”
“唯唯。”
“凡人雖力旦夕學,敕教以真德,尚才得平平之德耳;學以平平之德,已入邪偽德矣;學以邪偽德,愚人已無復數矣。
無有真德,恣心而行,此純君子之賊。
力學以上仁,才得成中仁耳;力學以中仁,其行才平平,無有仁也;學以不仁,愚人已成盜賊矣,不自知殺傷,無復數。
恣意而行,不用道理,是正天怨地咎,人之大賊。
力旦夕學以大吉之道,才得中吉耳,學以中吉,才得小吉耳;學以小吉,此已入兇道矣;學以兇道,已不復救矣。
俱大暗昧無一知,見天道言其不真,但欺罔,純信其愚心妄言,上千天文,下亂地理,為百姓害災。
是故吾道書學凡人也,乃大學之,使其上列真仙;如不能及真仙,可得平安,不為有德之君憂。
真人宜深思惟吾言,勿復反怪之。”
“唯唯。”
“今吾乃為天談,當悉解天地開辟以來承負之責。
不能大張之以上大道大德之法、上壽之術、上善之路,人失諸暗昧,誠久信其愚蔽之心,人會為惡,不可禁止,猶復不能解其承負天地之謫過。
真人寧曉吾言耶?”“唯唯。”
“夫圣賢高士,見文書而學,必與吾書本相應,不失絲發之間;中士意半達,必得其半;下士自力,勤能不失法。
所以大舉天民凡人者,樂其上下中無失法者,皆得正道,各自愛,不敢輕事為大憂。
上士得吾道,學之不止,可為國之良臣,久久得其要意,可以度世,不復爭訟事視權也。
中士學吾道,可以為良善小臣,可以竟其天年。
小人學吾道,可以長謹,父慈、母愛、子孝、兄長、弟順、夫婦同計,不相賊傷,至死無怨。
魂神居地下,尚復長,不復見作事,不見名為惡,子無夭年戮死者也。
夫古者本元氣天生之時,人盡樂學欲仙,尚不能壽,才使人各畏死,不犯刑法耳。
夫下古人大愚,反誦浮華相教,共學不壽之業。
生時忽然,自言若且無死,反相教,無可愛惜,共興兇事,治死喪過生。
生乃屬天也,死乃屬地,事地反過其天,是大害也。
吾以是行占之,知其俱愚積久,無一知也。
兇事興,即鬼大盛,共疾殺人,人不得竟其天命。
夫力學真道,才得偽道;力學真德,尚才得偽德耳,何況下古之人反相學以浮華之文,其去道遠哉!困窮不得復相拘制,反相教為章奏法律,辯慧相持長短。
夫教其為仁,尚愁其不仁,及教其學為不仁之路。
天乃為人垂法,天自名為大道,地自名為德,所以然者,夫天地,乃萬物之父母、凡事君長,故常導之以善,不敢開昌、導教之以兇惡之路,而況人乎?人者,天之子也,當象天為行,今乃失法,故人難治。
教導之以道與德,乃當使有知自重、自惜、自愛、自治,今反開之以刑法,使其視死忽然,尚勇力自輕,令使傳相治,因而相困,反更相克賊,迭相愁苦,故天下人無相愛者,大咎在此。
真人知之耶?慎之!”“唯唯。”
“夫力敕教其仁,尚苦不仁,下古之人反相教數書,已大薄矣,其相憎怨不得絕。
力教其為吉,尚苦不吉,下古之人反相敕力學死喪之具,豫與兇事以待之。
日死不以其壽,幾滅門矣,而不自知過誤,臨時呼天號地,自言冤,王治不平,使我失年。
內行自得之,愚人不防其本,罪定乃悔不為謹,以無益也,雖號死其口,猶不復救矣。
故吾今力敕教以大仙經道,才開其壽階耳;學人以德,才使其仁;學人以仁,才使其平平,保其故,不敢相欺,奪人財物也。
學人以平平,已失法矣;學人以法,已失相克賊矣;學人相克賊,已入大武矣;入大武,即民已無罪而欺矣,困窮也成盜賊。
故吾承天道法,開大吉之門,閉其兇惡之路,開天太平之階,人人誦之,且各自謹,無可復治也,致令天時運轉樂,王者乃長游而無事。
是故吾書悉考凡事之本元,才得其中也;考其中,已得其下矣;學愚人以下,已大亂矣。
今下古,所以帝王雖有萬萬人之道德仁,思稱天心而兇不絕者,乃承負流災亂以來獨積久,雖愁自苦念之,欲樂其一理,變怪盜賊萬類,夷狄猾夏,乃先王之失,非一人所獨致,當深知其本。
是以天使吾出書,為帝王解承負之過。
真人以吾道不與天相應,今但案吾文行之,不失銖分,立相應矣,是吾文大信。
不力行以解冤結,天道安能默空相應乎?夫愚不學,安能賢乎?夫貧而不耕,安能收耶?學輒日賢,耕輒有收,行吾書,其□□如是矣,吾保之!不學無求賢,不耕無求收,子知之乎?”“唯唯。”
“真道以正也,大德興盛仁,各得其所矣。
治平,而言莫不失一。
真人解未?幸欲報天地之功而得壽者,努力信道勿懈。”
“唯唯,今愚生欲復有所問,不敢卒言。”
“平行。”
“今天師以何知人大無道德仁也?”“善哉子之言,觀其人行言云何。”
“愿聞之。”
“然,睹道人而忿然反非之,以知其洞無道之人;睹德而非惡之,以知為大無德之人;睹仁而非之,以知為大惡不仁之人;睹善謹而非之,以知為不謹不善之人。
天性:凡同志者相愛,異志者相憎,善人亦疾苦惡人,惡人亦疾苦善人。
真人寧解不?”“唯唯。”
“夫古者圣賢見人,不即與其語,但精觀占視其所好惡以知之矣。
正以此,鏡其行,萬不失一。”
“善哉!”
“故夫道者,乃與皇天同骨法血脈,故天道疾惡好殺,故與天為重怨;
地者與德同骨法血脈,故惡人傷害,與地為大咎;
夫仁與圣賢同骨法血脈,故圣賢好施仁而惡奪,故與圣人仁為大仇。
是故昔者圣賢,深知此為三統所案行,故其制法,不敢違離真道與德仁也。
故天行者,與四時并力,天行氣,四時亦行氣,相與同心,故逆四時者,與天為怨;
地者與五行同心并力,共養凡物,未當終死而見傷害,與地為大咎;圣賢與仁同心并力,故游居常尊道而貴德,倚附仁而處,如人好奪而不仁,與圣賢為怨仇。
故火為心,心為圣,故火常倚木而居,木者仁而有心,火者有光,能察是非,心者圣而明,故古者大圣賢,常倚仁明而處,歸有道德仁之君,故吾重戒。
真人以吾書付歸有道德仁明之君,必且樂好吾道,深知其意,案而效之,與神無異,吾不自譽于真人也;
行之得應,必如重規合矩,乃后下古之人且念吾言。”
“唯唯。”
“行去,力之勉之,力學道德與仁,余者無可為者。
出此書,無令藏。”
“唯唯。”
右重明賢人心以解愚暗書疑者宜取訣于此
【太平經】
●丙部之十六(卷五十)
◎去邪文飛明古訣第六十七六
端真人純稽首再拜謹具:
“敢問上皇神人求真,吾欲使天地平安,陰陽不亂常順行,災害不得妄生,王者但日游冶,為大樂之經,雖所問上下眾多,豈可重聞乎?”
“善哉深乎!子之所問也。
何其密達也!正問此要會。
子其欲進至道而退去邪文邪?諾。
今且悉說之。
子積善于天,吾何敢匿之?
今為子眷眷其善,究于神明之心,吾不言不行,恐逆天意。
若天故使子求問之也,為子具分別言,自隨而記之,慎無遺也。
帝王能力用吾書,災害悉已一旦除矣,天下咸樂,皆欲為道德之士,後生遂象先世,老稚相隨而起,盡更知求真文校事,浮華去矣。
心究洽于神靈,君無一憂,何故不日游乎哉?
如是天地凡事,各得其所,百神因而歡樂,王者深得天意,至道往佑之,但有日吉,無有一兇事也。
吾言誠誠□□,萬不失一也。
但恐得之不行,眾邪結也。
災異浮華,天地陰陽之大病也;大病而不治,以何得解愈哉?
子既來問事,為天語言,子詳思吾書上下之辭,幸有至意,慎無亂之。”
“唯唯。誠得歸便處,日夜惟思,得傳而記之,反覆重疏,冀其萬世無有去時也。”
“天地開辟,言語書文,前後相因,事同氣者,以類相明,求其類而聚之,其道日以彰明,無有衰時也。
故自古到今,眾聖共為天談,眾賢者同其辭,共為聖謀。
帝王者,天之貴子也,子承父教,當順行之,以除天地之憂,因得其佑,故常思力行之。
吾道□□哉!見事當覺,不覺天地神明,當更求億億萬萬、千千百百、十十一一、事皆當相應,然後乃審可用也。
為不相應,急復求索。
其兄弟比類,且有相應,不失一者,是也。
凡事皆當如斯。”
“以何審知其相應乎哉?”“相應者,乃當內究于心,外應于神□,遠近相動,以占事覆下,則應者是也;不相應者,說皆非也。
慎之無妄言,令使人無後世也。
所以然者,其說妄語無後,不可久用,故使人無後也。
治道日衰,乖逆皆異言,此實非也,皆應亂天文地理,不應聖人心者,神不可使也。
故言者,當內究于人情心,乃後且外洽,究于神□也。
是者,即拱得失,天文之戒也。
積文以類相從,使眾賢聚之,撰其中十十相應,應于人心神□者以為文,共安其意,試之以覆下,如此乃萬世不可易也。
覆者,乃謂占事則應,行之則應至是也。
然後可以困成天經法,是正所謂以調定陰陽、安王者之大術也。
此乃可以轉兇禍以為福,使人民更壽。”
“何故乎?”“天文地理正,則陰陽各得其所;陰陽各得其所,則神靈俱大喜;神靈喜,則佑人民,故帝王長安而民壽也,可不力勉乎哉矣?飛明者,三光之小者也,皆連于地下,乃上懸系于天,其動與地人民萬物相應和,是要文之證也。
其書文占事,百百十十相應者是也,不相應和者非也。
以是升量平之,其邪文邪書悉盡絕去矣。
取過事以效今事,隨天可為,視天可興,無亂天文,與天同力,可謂長吉。
夫天但可順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興矣。
逆之者令人衰,失天心意亡矣。”
◎第六十八 移行試驗類相應占訣
凡移徙轉行之文,天行書也。
陰陽交合,天文成。
帝王人民萬物,皆以其理中行,得其意者吉,失其意者悉兇。
事有逆順,不可不謹善詳也。
欲知其審,以五五二十五事試之,取故事二十五,行事二十五家,詳記其歲日月時所從來,其五音屬誰手。
以占吉兇,驗百百十十相應者,是也。
此審得天地之分理,安王者不疑也,民臣不失其職,萬物各得其所。
不若此書言,亂邪之文,不可用也。
以升量之,誤人之文有敢用者,後世無子。
所以然者,賊傷人民,失天地之分部,天地主生人,反亂其陰陽,故令使人無後也。
古者無文,天反原之,已出天行書之後,皆已知天道意,而故為之犯者死,多不壽而兇,正此也。
施有兄弟,以類相應和,五岳萬里相應,以精詳念思,其中事善,善相應;賤,賤相和,其多少高卑,萬不失一也。
常效以五五二十五氣,應為二十五家,二十五丘陵,書十百相應,地讖也。
比其氣相加,兄弟地也。
其人民好惡同,又諸色禽獸草木相類,此即同氣地也。
以此分明,地審相應不。
水氣兄弟者,其魚鱉相類,以是為占,分別其所出,萬物凡事,其可知矣。
其象同者,其形同也;其象異者,其形異,是非正此也。
◎第六十九 丹明耀御邪訣九
丹明耀者,天刻之文字也,可以救非御邪。
十十相應愈者,天上文書,與真神吏相應,故事效也;十九愈者,地文書,與陰神相和;十八相應愈者,中和人文也。
以此效之,其余皆邪文也,不可用也。
所以拱邪之文也,乃當與神相應,不愈者皆誤人,不能救死也。
或有鬼神所使書文,不可知而治愈者,是人自命祿為邪之長也,他人不能用其書文也。
以此效聚眾刻書文也,邪乃可刻,而盡使之無人之野處也。
是文宜一一而求之,不可卒得也。
◎第七十 草木方訣
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驅使也,名之為草木方,此謂神草木也。
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
立延年者,天上仙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
治事立訣愈者,名為立愈之方;一日而愈,名為一日而愈方,百百十十相應愈者是也。
此草木有精神,能相驅使,有官位之草木也;十十相應愈者,帝王草也;十九相應者,大臣草也;十八相應者,人民草也;過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誤人之草也。
是乃救死生之術,不可不審詳。
方和合而立愈者,記其草木,名為立愈方;一日而愈者,名為一日愈方;二日而治愈者,名為二日方;三日而治愈者,名為三日方。
一日而治愈者方,使天神治之;二日而治愈者方,使地神治之;三日而治愈者方,使人鬼治之;不若此者,非天神方,但自草滋治之,或愈或不愈,名為待死方。
慎之慎之,此救死命之術,不可易事,不可不詳審也。
◎第七十一 生物方訣
生物行精,謂飛步禽獸C738行之屬,能立治病。
禽者,天上神藥在其身中,天使其圓方而行。
十十治愈者,天神方在其身中;十九治愈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愈者,人精中和神藥在其身中。
此三者,為天地中和陰陽行方,名為治疾使者,比若人有道而稱使者神人、神師也。
是者,天地人精鬼使之。
得而十十百百而治愈者,帝王上皇神方也;十九治愈者,王侯之神方也;十八治愈者,大臣白衣至德處士之神方也;各有所為出,以此候之,萬不失一也。
此三子,皆為天地人行神藥以治病,天使其各受先祖之命,著自然之術其中,不得去也,比若鳳凰麒麟,著德其身;比若蜂蠆,著毒其身,此之謂也。
當深知天道至要意,乃能明天道性,有益于帝王治,使人不惑也。
如不知要文,但言天下文書悉可用也,故十七中以下皆為邪,不與三瑞相應,為害其深。
故治十傷一者,不得天心意;十傷二者,不得地意;十傷三者,不得人意;十傷六七以下,皆為亂治,陰陽為其乖逆,神靈為其戰斗。
是故古者聖王帝主,雖居幽室,深惟思天心意,令以自全,自得長壽命。
吾書辭上下相集,廁以為文,賢明讀之以相足,此乃救迷惑,使人長吉而遠兇害,各當旦夕思其至要意,以全其身。
夫古今百姓行兒歌詩者,天變動,使其有言;神書時出者,天傳其談,以付至德,救世失也。
夫天道惡殺而好生,蠕動之屬皆有知,無輕殺傷用之也。
有可賊傷,方化,須以成事,不得已,乃後用之也。
故萬物蕓蕓,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
得天意者壽,失天意者亡,凡物與天地為常,人為其王,為人王長者,不可不審且詳也。
◎第七十二 去浮華訣
欲得知凡道文、書經意正,取一字如一竟。
比若甲子者何等也,投于前,使一人主言其本,眾賢共違而說之,且有專長于天文意者,說而上行,究竟于天道;或有長于地理者,說而下行,洽究于地道;或復有長于外傍行,究竟四方;或有坐說,究于中央;或有原事,長于萬物之精,究于萬物;或有究于內,或有究于外,本末根基華葉皆已見,悉以類象名之。
書凡事之至意,天地陰陽之文,略可見矣。
其頭足皆具,上系下連,物類有自然,因共安其意,各書其辭善者,集成一說。
是以聖人欲得天道之心意,以調定陰陽,而安王者,使天下平,群神遍悅喜,故取眾賢榮貫中而制以為常法,萬世不可易也。
今所以失天道意者,夫賢者一人之言,知適達一面,明不盡睹,不能用流六方,洽究達內外七處。
未能源萬物之精,故各異說。
令使天書失本文,亂迷惑者,正此也。
凡事欲正之者,各自有本可窮,陰陽不復易,皆當如此矣。
不者,名為孤說獨言;不得經意,遂從一人之言,名為偏言。
天地之性,非聖人不能獨談通天意也,故使說,內則不能究于天心,出則不能解天文明地理,以占覆則不中,神靈不為其使,失其正路,遂從惑亂,故曰就浮華,不得共根基至意,過在此,令使樸者失其本也。
令天道失正,陰陽內獨為其病,乖亂害氣數起,帝王愁苦其心,不能禁止,變氣連作,人民不壽,以此為大咎。
賢明共失天心,又去聖人流久,遂不能得其分理,此名為亂道。
所以然者,經道凡書記,前後參錯,為天地談。
凡事之頭首,神靈之本也,故得其本意者,神靈不復戰怒而行害人也,則惡氣閉藏,盜則斷絕;盜賊止,則夷狄卻降,風雨為其時節,是天悅喜之明效也。
喜則愛其子,是故帝王延命也,澤流其人民,則及其六畜禽獸,究達草木;和氣俱見,則邪惡氣消亡,則正氣更明,是陰陽自然之術法,猶比若晝日用事,則夜藏;小人逃亡,則君子行。
詐思此言,此言所以益命,分明陰陽而說神也。
以為吾書不然也,道以試成,欲知其得失,今試書一“本”字投于前,使眾賢共違而說之,及其投意不同,事解各異,足以知一人之說,其非明矣,安能理陰陽,使王者游而無事樂乎哉?是故執本者少,而說者眾,則無不窮矣;執本者眾而說者少,日使道浮且淺,淺而不止,因而亂矣;亂而不止,陰陽不善,邪氣便起。
故聖王乃宜重本,君子正始也,則無不理矣。
不重尊其本,不正其始,則凡事失紀,萬物云亂,不可復理。
精之明之,惑道邪書去矣。
◎第七十三 天文記訣
天地有常法,不失銖分也。
遠近悉以同象,氣類相應,萬不失一,名為天文記,名曰天書。
億億萬萬、千千百百十十,若十二日一周子亦是也,十二歲一周子亦是也,六十歲一周子亦是也,百二十歲一周子亦是也。
或億子而同,或萬子而同,或千子而同,或百子而同,或十子而同,俱如甲子也。
其氣異,其事異,其辭異,其歌詩異,雖俱甲子,氣實未周,故異也。
以類象而呼之,善惡同氣、同辭、同事為一周也。
精考合此,所以明古,復知今也;所以知今。
反復更明古也。
是所以知天常行也,分明洞達陰陽之理也。
書辭誤,與不前後宜,當以相足,歌音聲事事同,所謂大周、中周、小周法也。
得其意,理其事,以調和陰陽,以安王者,是可以效天常法書也,比猶若春秋冬夏,不復誤也。
今後生皆用命少,未睹一周,何知大小中有三周哉,古常神道乎?
故遂失正路,睹須臾之間,又未通洞古今神文,遂從偏辭,自言是也,正猶春兒生而死,不睹秋事;夏生而終,不睹冬事。
說者當時各見其目前可睹者□□,故雖十辯之,猶不知也,內不然此也。
使天文不效者,正是也。
故事不空見,時有理亂之文;道不空出,時運然也。
故古詩人之作,皆天流氣,使其言不空也。
是故古者聖賢帝王,見微知著,因任行其事,順其氣,遂得天心意,故長吉也;
逆之則水旱氣乖E5C3,流災積成,變怪不可止,名為災異。
眾賢迷惑,不知但逆氣、不順時務所為也,不可不重慎哉!使天文不效者,時有理亂,道不空出。
古者帝王見微知著,因任行其事,順其氣,遂得天心意,如長吉;逆之則水旱氣乖忤,流災積成,變怪不可止,名為災異。
眾賢迷惑,不知逆順之道。
天所以使後世有書記者,先生之人知旦壽、知自然,入虛靜之道。
故知天道周終意,若春秋冬夏有常也。
後生氣流久,其學淺,與要道文相遠,忘前令之道。
非神聖之人,不能豫知周竟,故天更生文書,使記之相傳,前後可相因,樂欲使其知之,以自安也。
逢其太平,則可安枕而治;逢其中平,則可力而行之;
逢其不平,則可以道自輔而備之,猶若夏至則為其備暑,冬至則為其備寒,此之謂也。
天道有常運,不以故人也,故順之則吉昌,逆之則危亡。
天道戰斗,其命傷,日月失度,則列星亂行;知順時氣,日月得度,列星順行,是天之明證也。
能用者自力,無敢閉藏,慎無賊傷。
天之秘書,以歸仁賢,原明上下,令以自安。
◎第七十四 灸刺訣
灸刺者,所以調安三百六十脈,通陰陽之氣而除害者也。
三百六十脈者,應一歲三百六十日,一脈持事,應四時五行而動,出外周旋身上,總于頭頂,內系于藏,衰盛應四時而動移。
有疾則不應,度數往來失常,或結或傷,或順或逆,故當治之。
灸者,太陽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奸除惡害也;針者,少陰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義斬伐也。
治百中百,治十中十,此得天經脈讖書也。
實與脈相應,則神為其驅使;治十中九失一,與陰脈相應,精為其驅使;
治十中八,人道書也,人意為其使;過此而下,不可以治疾也,反或傷神。
甲脈有病反治乙,名為恍惚,不知脈獨傷絕。
故欲樂知天道神不神,相應與不也,直置一病人前,名為脈本文,比若書經、道本文也,令眾賢圍而議其病,或有長于上,或有長于下,三百六十脈,各有可睹,取其行事常所長而治訣者,以記之,十十中者是也,不中者皆非也,集眾行事愈者,以為經書,則所治無不解訣者矣。
天道制脈,或外或內,不可盡得而知之也。
所治處十十治訣,即是其脈會處也。
人有小有大,尺寸不同,度數同等,常以D129穴分理乃應也。
道書古今積眾,所言各異,名為亂脈也;陽脈不調,反治陰脈,使人被咎,賊傷良民,使人不壽。
脈乃與天地萬物相應,隨氣而起,周者反始,故得其數者,因以養性,以知時氣至與不也,本有不調者安之。
古者聖賢,坐居清靜處,自相持脈,視其往來度數至不便,以知四時五行得失,因反知其身盛衰,此所以安國、養身、全形者也,可不慎乎哉!人惑隨其無數灸刺,傷正脈,皆傷正氣,逆四時五行,使有災異;大人傷大,小人傷小,盡有可動,遙不居其處者,此自然之事也。
是故古聖賢重之。
聖帝王居其處,候脈行度,以占知六方吉兇,此所謂以近知遠,以內知外也,故為神要道也。
◎第七十五 神祝文訣
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
人民得之,謂為神祝也。
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傳經辭也。
其祝有可使神B541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無不愈者也。
但以言愈病,此天上神讖語也,良師帝王所宜用也。
集以為卷,因名為祝讖書也,是乃所以召群神使之,故十愈也。
十九中者,真神不到中神到,大臣有也。
十八中者,人神至,治民有也。
此者,天上神語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時,時下漏地,道人得知之,傳以相語,故能以治病。
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愈病也。
夫變事者,不假人須臾,天重人命,恐奇方難卒成,大醫失經脈,不通死生重事,故使要道在人口中,此救急之術也。
欲得此要言,直置一病人于前,以為祝本文,又各以其口中密秘辭前言,能即愈者,是真事也;不者,盡非也,應邪妄言也,不可以為法也。
或有用祝獨愈,而他傍人用之不決效者,是言不可記也。
是者鬼神之長,人自然使也,名為孤言,非召神真道也。
人雖天遙遠,欲知其道真不,是與非相應和,若合符者是也,不者非也。
◎第七十六 葬宅訣
葬者,本先人這丘陵居處也,名為初置根種。
宅,地也,魂神復當得還,養其子孫,善地則魂神還養也,惡地則魂神還為害也。
五祖氣終,復反為人,天道法氣,周復反其始也。
欲知地效,投小微賤種于地,而後生日興大善者,大生地也;置大善種于地,而後生日惡者,是逆地也;日衰少者,是消地也。
以五五二十五家冢丘陵效之,十十百百相應者,地陰寶書文也;十九相應者,地陰寶記也;十八相應者,地亂書也,不可常用也;過此而下者,邪文也,百姓害書也。
欲知其審,記過定事,以效來事,乃後真偽分別,可知吾書猶天之有甲,地之有乙,萬世不可易也。
本根重事效,生人處也,不可茍易,而已成事,□□邪文為害也,令使災變數起,眾賢、人民苦之甚甚。
故大人小人,欲知子子孫孫相傳者,審知其丘陵當正,明其故,以占來事,置五五二十五丘陵,以為本文,案成事而考之。
錄過以效今,去事之證,以為來事。
真師宜詳,惟念書上下,以解醉迷,名為占陰覆文,以知祖先,利後子孫,萬世相傳,慎無閉焉。
◎第七十七 諸樂古文是非訣
諸樂者,所以通聲音,化動六方八極之氣,其面和,則來應順善,不和則其來應戰逆。
夫音聲各有所屬,東西南北,甲乙丙丁,二十五氣各有家。
或時有集聲,相得成文辭。
故知聲,聆聲音,以知微言,占吉兇。
舉音與吹毛律相應,乃知音弦聲,宮商角徵羽,分別六方遠近,以名字善惡云何哉。
精者,乃能見其精神來對事也。
故古者聖賢調樂,所以感物類,和陰陽,定四時五行。
陰陽調,則其聲易聽;陰陽不和,乖逆錯亂,則音聲難聽。
弦又當調,宜以九九,次其絲弦,大小聲相得,思之不傷人藏精神也。
不調則舞亂,無正聲音,不可聽,傷人藏精神也,故神□、瑞應奇物不來也。
故得其人能任、長于聲音者,然後能和合陰陽化也。
以何知之也?為之神明來應,瑞應物來會,此其人也;不者,皆亂音,不能感動,故不來也。
故凡事者,當得其人若神,不得其人若妄言。
得其人,事無難易,皆可行矣;不得其人,事無大小,皆不可為也。
是故古聖賢重舉措,求賢無幽隱,得為古。
得其人則理,不得其人則亂矣。
古文眾多,不可勝書。
以一事況十,十況百,百況千,千況萬,萬況億,億況無極。
事各自有家類屬,皆置其事本文于前,使曉知者執其本,使長能用者就說之,視其相應和,中者皆是也;不應又不中者,悉非也。
欲知古聖人文書道審不也,此比若呼人,得其姓字者皆應。
鬼神亦然,不得姓字不應,雖欲相應和,無緣得達,故不應也。
故古者名學為往精,精者,乃精念其事象可宜,復思其言也;極思惟此,書策凡事畢矣。
書卷上下眾多,各有事,宜詳讀之,更以相足,都得其意,已畢備。
不深得其要意,言道無效事,故見變不能解陰陽戰斗。
吾書乃為仁賢生,往付有德,有德得之,以為重寶,得而不能善讀,言其非道,故不能樂其身,除患咎也。
夫大道將見,其如無味乎?用之不可既乎?眾賢原之,可以和剛柔,窮陰陽位乎?諸文書畢定,各得其所,不復憒憒乎?惡悉去矣,上帝大樂,民無祟乎?澤及小微,萬物擾擾,不失氣乎?復反于太初、天地位乎?邪文已消,守元氣乎?一者,道之綱;二者,道之橫行;三者,已亂不可明也。
吾道即甲子乙丑,六甲相承受,五行轉相從,四時周反始。
書卷雖眾多,各各有可紀,比若人一身,頭足轉相使。
一字適遺一字起,賢者次之以相補,合其陰陽以言語,表里相應如規矩。
始誦無味有久久,念之不解驗至矣,災害去身神還聚,人自謹良無惡子,名之為無刑罰、道化美極也。
明案吾文以卻咎,奸禍自止民自壽,原末得本無終始。
十十相應,太陽文也;十九相應,太陰文也;十八相應,中和文也;十七相應,破亂文也;十六相應者,遇中書也;十五相應,無知書也,可言半吉半兇文也;十四中者,邪文也;十三中者,大亂文也;十二中者,棄文也;十一中者,迭中文也。
十十中者以下,不可用,誤人文也,隨傷多少,還為人傷,久久用之不止,法絕後滅門。
此十十文也。
右卻邪而致正文法
【太平經】
●丙部之十七(卷五十一)
◎校文邪正法第七十八
純稽首戰栗再拜。
“子復欲問何等哉?”“純今見明師正眾文諸書,乃為天談也,吾恐忄亥驚,不知可先後,當以何能正得此書實哉?”
“子欲樂得其實者,但觀視上古之聖辭,中古之聖辭,下古之聖辭,合其語言,視其所為,可知矣。
復視上古道書、中古道書、下古道書,三合以同類相召呼,復令可知矣。”
“今凡書文,盡為天談,何故其治,時亂時不平?愿聞之。”
“然,能正其言,明其書者,理矣;不正不明,亂矣。
正言詳辭必致善,邪言兇辭必致惡。
今子難問不止,會樂欲知之,欲致善者,但正其本,本正則應天文,與聖辭相得,再轉應地理,三轉為人文,四轉為萬物,萬物則生浮華,浮華則亂敗矣。
天文聖書時出,以考元正始,除其過者置其實;明理凡書,即天之道也。
得其正言者,與天心意相應,邪也致邪惡氣,使天地不調,萬物多失其所,帝王用心愁苦,得復亂焉,故當急為其考正之。
今念從古到今文書,悉已備具矣,俱愁其集居而不純,集廁相亂,故使賢明共疑迷惑,不知何從何信,遂失天至心,因而各從其忤是也。
使與天道指意微言大相遠,皆為邪言邪文,書此邪,致不能正陰陽,災氣比連起,內咎在此也。
吾見子問之,積眷眷不忍,故反覆為子具道其意,疾疏吾辭,自深思念之。
夫凡事者,得而不能專行,亦無益也;若能行之,除大謫也。
夫天文亂,欲樂見理,若人有劇病,故樂見治也。
何以乎哉?”“然子自若愚耳,誠無知乎?劇病不以時治也,到于死亡;天文不治正,至于大亂,四時為其失氣,五行逆戰,三光無正明,皆失其正路,因而毀敗;人民云亂,皆失其居處,老弱負荷,夭死者半,國家昏亂迷惑,至道善德隔絕,賢者蔽藏,不能相救,是不大劇病邪?故當力正之。
今愚人日學游浮文,更迭為忤,以相高上,不深知其為大害,以為小事也,安知內獨為陰陽天地之大病乎哉?天下不能相治正者,正此也。
夫神□有所疾苦,故使子來反復問之也,見書宜旦夕宿夜,深惟思其要意,不可但自易,不為皇天重計也。
今帝王無所歸心,其咎甚大。
吾今雖與子相對二人而談,以為小事,內乃為皇天是正語議,不敢茍空妄言,其咎在吾身,罪重不可除也。
神□之謫人,不可若人得遠避而逃也。
子敢隨吾輕辭便言,若俗人陳忤相高上也?”“唯唯,不敢也。
見天師言,且忄亥且喜,誠得盡力,冀得神□之心,以解天下憂,以安帝王,令使萬物各得其所,是吾愿也。”
“子愿何一獨善,不可復及也?”“然吾所以常獨有善意者,吾學本以思善得之,故人悉老終,吾獨得在,而吾先人子孫盡已亡,而吾獨得不死。
誠受厚命,慚于倉皇,無以自效,報之復之也。
常思自竭盡力,不知以何效哉!見天地不調,風雨不節,知為天下大病,常憐之。
今得神人言,大覺悟,思盡死以自效于明天,以解大病,而安地理,固以興帝王,令使萬物各得其所,想以是報塞天重功,今不知其能與不哉?愿復乞問不及于明師。”
“善哉,子之言也。
今見子言,吾尚喜,何言天哉!吾書□□,萬不失一也,子但努力勿懈而理之,是可以復天功,不復疑也。
帝王行之,尚且立得其力,何況于子哉!吾連見子之言,吾不敢余力也。
吾雖先生,志不及子也。
今俱與子共是天地,愿與子共安之。
吾欲不言,恐得重過于子,反得重謫于天。
子更詳聆之,復為子反復悉分別道之。
正文者,乃本天地心,守理元氣。
古者聖書時出,考元正字,道轉相因,微言解,皆元氣要也。
再轉者,密辭也;三轉成章句也;四轉成浮華;五轉者,分別異意,各司其忤;六轉者,成相欺文。
章句者,尚小儀其本也。
過此下者,大病也。
乃使天道失路,帝王久愁苦,不能深得其理,正此也。
子幸欲報天恩,復天重功,天者,不樂人與其錢財奇偽之物也,但樂人共理其文,不亂之耳。
今吾見睹子初來學之時,以為子但且問一兩事而去,何意乃欲畢天道乎!吾言而不正天道?略可見睹矣。
子樂欲正天地,但取微言,還以逆考,合于其元,即得天心意,可以安天下矣。
拘校上古、中古、下古之文,以類召之,合相從,執本者一。
人自各有本事,凡書文各自有家屬,令使凡人各出其材,圍而共說之,其本事字情實,且悉自出,收聚其中要言,以為其解,謂之為章句,得真道心矣,可謂為解天之憂,大病去矣,可謂除地之所苦矣,可謂使帝王游而得天心矣,可謂使萬物各得其所矣。
是者,萬不失一也。
吾見子之言□□,知為天使,吾不敢欺子也。
今欺子,正名為欺天,令使天不悅喜,反且減吾年,名為負于吾身,又上慚于皇天,復無益于萬民,其咎甚大。
子努力記之,但記吾不敢有遺力也。”
“唯唯,見師言也,心中恐駭。
既為天問事,不敢道留止也,猶當竟之耳。
師幸原其不及,示告其難易,故敢具問其所以。
今文書積多,愿知其真偽。”
“然,故固若子前日所問耳。
十百相應者,是也;不者,皆非也。
治而得應者,是也,不者,皆偽行也。
欲得應者,須其民臣皆善忠信也。”
“何以言之?”“然,子賢善,則使父母常安,而得其所置;妻善,則使夫無過,得其力;臣善,則使國家長安;帝王民臣俱善,則使天無災變,正此也。
子寧解耶?不解耶?行,吾今欲與子共議一事,今若子可刺取吾書,寧究洽達未哉?”“小子童蒙,未得其意。”
“子試言之,吾且觀子具解不。”
“今若愚生意,欲悉都合用之,上下以相足,儀其事,百以校千,千以校萬,更相考以為且可足也;不者,恐不能盡周古文也。”
“然,子今言真是也。
子前所記,吾書不云乎,以一況十,十況百,百況千,千況萬,萬況億,正此也。”
“唯唯,愿聞其校此者,皆當使誰乎?”“各就其人而作,事之明于本者,恃其本也。
長于知能用者,共圍而說之,流其語,從帝王到于庶人,俱易其故行,而相從合議。
小知自相與小聚之,歸于中知,中知聚之,歸于上知,上知聚之,歸于帝王,然後眾賢共圍而平其說,更安之,是為謀及下者,無遺算,無休言,無廢文也。
小賢共校聚之,付于中賢,中賢校聚之于大賢,大賢校聚之,付于帝王,于其□□成理文,是之無誤,真得天心,得陰陽分理,帝王眾臣共知其真,是乃後下于民間,令天下俱得誦讀正文。
如此,天氣得矣,太平到矣,上平氣來矣,頌聲作矣,萬物長安矣,百姓無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游矣,陰陽悅矣,邪氣藏矣,盜賊斷絕矣,中國盛興矣,稱上三皇矣,夷狄卻矣,萬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稱萬歲矣。
子無閉塞吾文!”“唯唯,不敢蔽匿也。
既受師辭,誠報歸之。
匿之恐為重罪,成事也。”
“善哉,子之言也。
已得天心,子名為已報天重功。”
“唯唯,誠得退歸閑處,思其至意,不解懈也。”
“行去矣,勿復疑也。”
右考文訣
【太平經】
●丁部之一(卷五十二)
◎胞胎陰陽規矩正行消惡圖
神人語,真人內,子已明也,損子身,其意得也,其外理自正。
瞑目內視,與神通靈,不出言,與道同,陰陽相覆天所封。
長生之術可開眸,子無強腸宜和弘,天地受和如暗聾。
欲知其意胞中童,不食十月神相通。
自然之道無有上,不視而氣宅十二重。
故反嬰兒則無兇,老還反少與道通。
是故畫像十二重,正者得善,不肖獨兇。
天道常在,不得喪亡,狀如四時周反鄉,終老反始,故長生也。
子思其意無邪傾,積德累行道自成。
才不如力,道歸其人,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夫道若風,默居其傍,用之則有,不用則亡。
賢者有里,不肖有鄉,死生在身常定行。
天無有過,人自求喪,詳思其意,亦無妄行。
天與守道力行故長生,人不肯為故死傾。
記吾戒子,道傳其人則易行。
古者聖賢傳道,飲血為盟。
天道積重,愚人反輕。
道乃萬物之師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
天地雖廣大,不遺失毫厘,賢知自養,比與神俱語,是乃陰陽之統,天地之樞機也。
古者聖賢深知之,故以自表,殊天道之要也,內以治身,外以消災。
不當為之,乃與天地同憂。
【太平經】
●丁部之二(卷五十三)
◎分別四治法第七十九
真人純稽首戰栗:“吾今欲有所復問,非道事也。
見明師言事,無不解訣者,故乃敢冒慚復前,有可問疑一事。”
“何等?平行,吾即為子說矣。”
“夫帝王之仕大臣,皆當老,少子本非治世人也。”
“何為問此哉?”“吾見天氣,間者比連不調,或過在仕臣失實,令使時氣不調,人君不明,災害并行,道人亦傷。
今天地三光,尚為其病,故無正明,道士于何自逃,獨得不傷?故吾雖得獨蒙天私久存,常不敢自保。
初少以來,事師問事,無能悉解之者。
今不冒慚,重問于天師,解訣其要意,恐遂無復以得知之也。
恩唯明師既加,不得已為弟子說其所不及。”
“善哉!子之言也。
今旦見子之言,吾知太平之治已到矣。
然,吾且悉言之,子隨而詳記之。
夫治者,有四法: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後C738行萬物治也。”
“愿聞其意。”
“天治者,其臣老,君乃父事其臣,師事其臣也。”
“夫臣乃卑,何故師、父事之乎哉?”“但其位者卑下,道德者尊重。
師、父事之者,乃事其道德,當與其合策而平天下也。
地治者,友事其臣,若與其同志同心也。
地者陰順,母子同列,同苞同憂,臣雖位卑,其德而和,和平其君之治。
人治者,卑其用,臣少小小,象父生其子,子少未能為父作策也,故其治小亂矣。
C738行萬物并治者,視其臣子若狗,若草木,不知復詳擇臣而仕之,但遇官壹仕,名為象人無知也。
何故乎哉?象人者,財象人形,茍中而已,不為君計也,故善爭之也。
象天治者,天下之臣,盡國君之師、父也,故父事之,人愛其子,何有危時?夫師、父皆能為其子解八方之患難,何有失時也。
象地治者,天下之臣,皆國君之友也。
夫同志合策為交,同憂患,欲共安其位。
地者,順而承上,悉承天志意,皆得天心,何有不安時乎?象人治者,得中和之氣,和者可進可退難知,象子少未能為父計也,欺其父也。
臣少,未能為君深計,故欺其君也。
少者,生用日月少,人學又淺,未有可畏。
故欺也。
故其治小亂矣。
象C738萬物治者,C738行者無禮義,萬物者少知,無有道德。
夫C738行萬物之性,無有上下,取勝而已,故使亂敗矣。
象天治者,仁好生,不傷;象地治者,順善而成小傷;象人治者,相利多欲,數相賊傷,相欺怠;象C738行萬物而治者,終無成功,無有大小,取勝而已。
觀此之治,足以知天氣上下中極未失。
治欲樂第一者,宜象天;欲樂第二者,宜象地;欲樂第三者,宜象人;欲樂第四者,宜象萬物。
象天者獨老壽,得天心;象地者小不壽,得地意;象人者,壽減少;象萬物者死,無時無數也。
象天者,三道通文,天有三文,明為三明,謂日月列星也。
日以察陽,月以察陰,星以察中央,故當三道行書,而務取其聰明,書到為往者,有主名而已,勿問通者為誰;象地者,二道行書;象人者,一道行書,尚見茍留;象C738行萬物者,才設言,復無書也。”
“今是者,天使如是邪?人自為之邪?”
“時運也,雖然,帝王治將太平,且與天使其好惡,而樂象天治;將中平者,象地治;將小亂者,法人治;將大亂而不理者,法C738行萬物治。”
“此何故乎哉?今當以何救之?”
“然,天將興之,瑞應文琦書出,付與之,令使其大覺悟而授之。
將衰者,天匿其文不見,又使其不好求之。”
“賢臣者,但得老而已邪?”“不也。
老者,乃謂耆舊老于道德也,象天獨常守道而行,不失銖分也,故能安其帝王。
老而無一知,亦不可仕也。”
“其師、父事之云何?友之云何?子之云何?其萬物之云何哉?”
“父事之者,乃若子取教于嚴父也,乃若弟子受教于明師也,當得其心中密策秘言聖文,以平天下,以謝先祖宗廟,以享食之。
其德以報天重功,故能得天下之心,陰陽調和,災害斷絕也。
其友事者以忠信,相與合策,深計善惡難易。
其子事者,必若父有伏匿之事,不敢以報其子;子有匿過,不敢以報其父母,皆應相欺,以此為階也。
其萬物者,大亂無數。
夫物者,春夏則爭生,秋冬則爭死,不復相假須臾也。”
純再拜:“所問多,過誠重,甚不宜,誠有過于師。
吾又且不敢匿此文也,見而不行之,恐得過于皇天,吾今當于何置此書哉?”
“子既問之,子為力特行,逢能通者與之,使其往付歸有德之君。
帝王象之,以是為治法,必且如神矣;得而不能深思用之,天亦不復過子也。”
“唯唯,不敢逆師言。”
“然吾言亦不可大逆也,此乃天地欲平,而出至道,使子遠來具問此法。
天使吾談,傳辭于子,吾亦不空言也。
天不欲言而吾言,無故泄天之要道,吾當坐之。
子得吾言,而往付歸,亦無傷無疑。
吾告子至誠,天乃更與帝王厚重,故戒之也。
天之運也,吉兇自有時,得而行之者,吉不疑也。”
“謹問行者人姓字為何誰乎?”
“然,天之授萬物,無有可私也,問而先好行之者,即其人也。
大道至重,不可以私任,行之者吉,不行者疑矣。”
“謹更問天地何睹何見,時者欲一語言哉?”“實有可睹見,不空言也。
天以安平為歡。
無疾病,以上平為喜。
故使人民皆靜而無惡聲,不戰斗也,各居其所,則無病而說喜,則天言而不妄語也。
若今使陰陽逆斗,錯亂相干,更相賊傷,萬物不得處其所,日月無善明,列星亂行,則天有疾病,悒悒不解,不傳其言,則病不愈。
故亂則談,小亂小談,大亂大談。
是故古今神真聖人為天使,受天心,主當為天地談話。
天地立事以來,前後以是為常法,故聖人文,前後為天談語,為天言事也。”
“言談皆何等事也?”
“在其所疾苦。
文失之者為道質,若質而不通達者為道文,疾其邪惡者為道正善也,使其覺悟。”
“今天地至尊自神,神能明,位無上,何故不自除疾病,反傳言于人乎?”
“天地者,為萬物父母,父母雖為善,其子作邪,居其中央,主為其惡逆,其政治上下,逆之亂之,父母雖善,猶為惡家也。
比若子惡亂其父,臣惡亂其君,弟子惡亂其師,妻惡亂其夫,如此則更相賊傷大亂,無以見其善也。
天地人民萬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兇則俱苦,故同憂也;向使不共事,不肯更迭相憂也,是故天地欲善而平者,必使神真聖人為其傳言,出其神文,以相告語,比若帝王治欲樂善,則有善教,今此之謂也。
子欲樂知天心,以報天功,以救災氣,吾書即是也,得之善思念之,夫天心可知矣。”
“唯唯,不敢忽,愿師復重敕一兩言。”
“然,夫善惡各為其身,善者自利其身,惡者自害其軀。
子既有暢善意,乃憂天地疾病,王者不安,其功極已大矣。
但詳思之,子行善,極無雙,勿復止傷之也。
使念善順,常若此。”
“唯唯,不敢懈怠也,不敢懈怠。”
【太平經】
●丁部之三(卷五十四)
◎使能無爭訟法第八十一
“吾所問積多,見天師言事,快而無已,其問無足時,復謹乞一兩言。”
“平行。”
“今吾愿欲得天地陰陽、人民C738行、萬物凡事之心意,常使其喜善無已,日游而無職無事,其身各自正,不復轉相愁苦,更相過責,豈可得聞乎哉?“子今且言,何一絕快殊異!可問者,何一好善無雙也!然,若子所問,猶當順事,各得其心,而因其材能所及,無敢反強其所不能為也。
如是,即各得其所欲;各得其欲,則無有相愁苦者也,即各得其心意矣,可謂游而無職事矣。
天地之間,常悉使非其能,強作其所不及,而難其所不能。
時睹于其不能為,不能言,不憐而教之,反就責之,使其冤結,多忿爭訟,民愁苦困窮,即仰而呼皇天,誠冤誠冤,氣感動六方,故致災變紛紛,畜積非一,不可卒除。
為害甚甚,是即失天下之人心意矣。
終反無成功,變怪不絕,太平之氣,何從得來哉?故不能致太平也,咎正在此。
雖欲名之為常平,而內亂何從而得清其治哉?子今問之,欲深知其審乎!天地之性,萬物各自有宜。
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可強也;萬物雖俱受陰陽之氣,比若魚不能無水,游于高山之上,及其有水,無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無土,生于江海之中。
是以古者圣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暢茂,國家為其得富,令宗廟重味而食,天下安平,無所疾苦,惡氣休止,不行為害。
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種之,則萬物不得成,竟其天年,皆懷冤結不解,因而夭終,獨上感動皇天,萬物無可收得,則國家為其貧極,食不重味,宗廟饑渴,得天下愁苦,人民更相殘賊,君臣更相欺詒,外內殊辭,咎正始起于此。
是者尚但萬物不得其所,何況人哉!天下不能相治正,正由此也。
此者,大害之根,而危亡之路也,可不慎哉?可不深思慮之胸心乎?故古者大圣大賢將任人,必先試其所長,何所短,而后署其職事,因而任之;其人有過,因而責之,責問其所長,不過所短,是者不感天也,反為習進此家學,因而慎之,故能得天下之心也。
令后世忽事,不深思惟古圣人言,反署非其職,責所不能及,問所不能睹,盲者不睹日,喑者不能言,反各趣得其短,以為重過,因而罪之,不為欲樂相利佑,反為巧弄,上下迭相賊害,此是天下之大敗也。
自古者諸侯太平之君,無有奇神道也,皆因任心能所及,故能致其太平之氣,而無冤結民也。
禍亂之將起,皆坐任非其能,作非其事職而重責之。
其刑罰雖坐之而死,猶不能埋其職務也,災變連起,不可禁止,因以為亂敗,吉兇安危,正起于此。
是以古者將為帝王選士,皆先問視,試其能,當與天地陰陽瑞應相應和不。
不能相應和者,皆為偽行。”
“其相應和奈何?”“大人得大應,小人得小應,風雨為其時節,萬物為其好茂,百姓為其無言,鳥獸C738行為其安靜,是其效也。
故治樂欲安國者,審其署置。
夫天生萬物,各有材能,又實各有所宜,猶龍升于天,魚游于淵,此之謂也。
夫治者,從天地立以來,乃萬端。
天變易,亦其時異,要當承天地得其意,得其所欲為也。
天者,以三光為書文記,則一興一衰,以風為人君。
地者,以山川阡陌為文理,山者吐氣,水通經脈,衰盛動移崩合,以風異為人臣。
人者,以音言語相傳,書記文相推移。
萬物者,以衰盛而談語,使人想而知之。
人者在陰陽之中央,為萬物之師長,所能作最眾多,象神而有形,變化前卻,主當疏記此變異,為其主言。
故一言不通,轉有冤結;二言不通,輒有杜塞;三言不通,轉有隔絕;四言不通,和時不應,其生物無常;五言不通,行氣道戰;六言不通,六方惡生;七言不通,而破敗;八言不通,而難處為數家;九言不通,更相賊傷;十言不通,更相變革,故當力通其言也。”
“古者無文,以何通之?”“文乃當起,但中止天地者。
幾何起,幾何止,但后世不睹之耳。
中古三皇,當無文而設言,下古復有。
天地之氣,一絕一起,獨神人不知老所從來,經歷多故,知其分理。
內當有文,后世實不睹,言其無有。”
“何故時有文,時無乎哉?”“天氣且弊,人且愚薄不壽,不能有可刻記。
故敕之以書文,令可傳往來,以知古事。
無文且相辨訟,不能相正,各自言事,故使有文書。
此但時人愚,故為作書,天為出券文耳。”
“見師言,已知之矣。
愿聞今通氣當云何?”“但三道通行八方之書,民吏白衣之言,勿茍留。
急者以時解之,不急者隨天地萬物,須七月物終,八月而B821視,九月而更次,十月而不歸。
三年上書而盡信誠者,求其人而任之。
此人乃國家之良臣,聰明善耳目,因以視聆,不失四方候也。
帝王得之,曰安而明,故當任之。”
“其任之云何乎?”“必各問其能所及,使各自疏記所能為,所能分解所能長,因其天性而任之,所治無失者也。
故得天下之歡心,其治日興太平,無有刑,無窮物,無冤民,天地中和,盡得相通也,故能致壽上皇。
所以壽多者,無刑不傷,多傷者乃還傷人身。
故上古者圣賢,不肯好為刑也;中古半用刑,故壽半;下古多用刑,故壽獨少也。
刑者,其惡乃干天,逆陰陽,畜積為惡氣,還傷人。
故上古圣賢不重用之者,乃惜其身也。
中古人半愚,輕小用刑,故半賊其半。
下古大愚,則自忽用刑,以為常法,故多不得壽,咎在此。
讀此書者,宜反復之,重之慎之,死生重事,不可妄也。
夫子賢明者,為父計;臣賢明者,為君深計。
子不賢,不肯為父深計;臣不賢明,不肯為君計。
是少年者,即是其人身邪;其人邂逅吉兇者,流后生,此格法也。
是故上古圣帝王將任臣者,謹選其有道有德,不好殺害傷者,非為民計也,乃自為身深計也。
故得天地心意,舉措如與神俱,此之謂審舉得其人,而得人力之君也。
如此乃感神□,乃后天上真神愛之,因而獨壽也。
好用刑,乃與陰氣并。
陰者殺,故不得大壽。
天之命,略可睹可知矣,天地人所疾惡同耳。”
右得天地人民萬物歡心國興家安天下無爭訟者
【太平經】
●丁部之四(卷五十五)
◎力行博學訣第八十二
“今大命可知與未乎?”“雖然可知矣,見明師比言,大迷惑已解,唯加不得已,愿復丁寧之。”
“然,吾道可睹意矣。
得書讀之,常苦其不熟,熟者自悉知之;不善思其至意,不精讀之,雖得吾書,亦無益也;得而不力行,與不得何異也?見食不食,與無五谷何異?見漿不飲,渴猶不可救。
此者,非能愁他人也,還自害,可不詳哉!故聖人力思,君子力學,晝夜不息也,猶樂欲象天,轉運而不止,百川流聚,乃成江海。
子慎吾言,記吾已重誡,子其眷眷心,可睹矣。
為善與眾賢共之,慎無專其市。
夫市少人,所求不得。
故人不博學,所睹不明,故令使見其真道。
不得其要意,不信道,則疑不篤乎?各在此,人之所以自窮者也。
故當深惟思其意,以令自救輔也。”
右對壽命指
◎第八十三 知盛衰還年壽法
天之授事,各有法律。
命有可屬,道有可為出,或先或後,其漸豫見。
比若萬物始萌于子,生于卯,垂枝于午,成于酉,終于亥。
雖事豫見,未可得保也。
事各有可為,至光景先見,其事未對,豫開其路。
天之垂象也,常居前,未嘗隨其後也。
得其人而開通,得見佑助者是也;不開不通,行之無成功,即非其人也,以是為明證,道審而言,萬不失一也。
但是其人,明為其開,非其人則閉。
審得其人,則可以除疾,災異自消,夷狄自降,不須兵革,皆自消亡。
萬物之生,各有可為設張,得其人自行,非其人自藏。
凡事不得其人,不可強行;非其有,不可強取;非其土地,不可強種,種之不生,言種不良,內不得其處,安能久長?六極八方,各有所宜,其物皆見,事事不同。
若金行在西,木行在東,各得其處則昌,失其處則消亡。
故萬物著于土地乃生,不能著于天;日月星歷反著于天,乃能生光明。
夫道如此矣,故有其人,星在天,時有明;墮地反無光,即非其處也,故亂常。
道有可為出,不妄行,是其人則明,非其人則不可行。
夫道,乃深遠不可測商矣,失之者敗,得之者昌。
欲自知盛衰,觀道可著,神靈可興也,內有壽證候之,以此萬不失一也。
此乃神書也。
還年之期,其道至重,何可不思?故傳之仁賢明,試使行之以自命。
是其人,應當并出,賢知并來,神書并至,奇方自出,皆令歡喜,即其人也。
以此為效。
不如此言,或但先見,非可得行也,當遺後來,道不妄出也。
實有可之但問其人,令使自思。
道之可歸,亦不可禁,亦不可使,聽其可之,觀其成功,道不可空。
雖然,夫才不如力,力不如為而不息也。
夫天下之事,皆以試敗,天地神靈皆試人,故人亦象天道而相試也。
得見善者,其命已善矣;其見惡者,命已疑矣。
自古到今,不至誠動天,名為強求,或亦遂得之,強求不得,真非其有也,安可強取?其事以不和良,乖忤錯亂。
人命有三品,歸道于野,付能用者;不能用者,付于京師,投于都市,慎無閉絕,後世無子。
傳書聖賢及與道士,無主無名,付能用者。
道自有可之,不可各人,可附言語,猶若大木歸山,水流歸海,不可禁止也。
天性使然,順之者昌,逆之者敗亡。
神書欲出,亦不可閉藏,得其人必自揚,不得其人暗聾盲,身則不悅,目中無光。
精讀此策文,樂也夫央。
天昌延命之期數,皆在此中也。
太平之氣,皆已見焉;民慈愛謹良,皆以出焉;賢聖明者,皆已悅焉;殊方奇文,皆以付焉;勉行無懈,以自輔焉;明王聖主,皆以昌焉;夷狄卻除,皆以去焉;萬民幸甚,皆以無言,天壽已行,不復自冤,老以命去,少者遂全。
書傳萬世無絕,子孫相傳,日以相教,名為真文,萬世無易,令人吉焉。
道以畢就,便成自然,有祿自到,無敢辭焉。
大人得之以平國,中士得之為良臣,小人得之以脫身。
右通道意是非之策文
丁部第四云:欲知吾道大效,付賢明道德之君,使其按用之,立與天地乃響應,是其大明效證驗也。
【太平經】
●丁部五至十三(卷五十六至六十四)
◎闕題
應天理、上下和合、天災除、奸偽斷絕讖本文。
上古之人,皆心開、目明、耳洞,預知未然之事,深念未然,感動無情,卓然自異,未有不成之施。
所言所道,莫不篤達,不失皇虛之心。
思慕無極之智、無極之言,知人壽命進退長短,各有分部常以陰陽合,得消息上下,中取其要,與眾神有約束,但各不得犯天地大忌,所奉所得,當合天意。
文書相白,上至天君,天君得書,見其自約束分明,乃後出文,使勿自怨,中直自進,不白自聞,聲音洞徹,上下法則,各不失期,恐有不及,未曾有不自責,時常恐有非,見督錄。
神相白,未曾懈,有過見退用。
故重復語敕,反覆辭文,宜不違所言。
是天之當所奉承,神□所仰,皆如法,常不敢息。
恐有不達,所受非一,皆當開心意,恐違期。
神有尊卑,上下相事,不如所言,輒見疏記。
憂心惻惻,常如饑渴欲食。
天君開言,知乃出教,使得相主,文書非一,當得其意,後各有信。
上古之人,失得來事,表里上下,觀望四方四維之外,見其紀綱。
歲月相推,神通更始,何有極時。
星數之度,各有其理,未曾有移動,事輒相乘,無有復疑。
皆知吉兇所起,故置歷紀。
三百六十日,大小推算,持之不滿分數,是小月矣。
春夏秋冬,各有分理。
漏刻上下,水有遲快,參分新故,各令可知,不失分銖。
各置其月,二十四氣前後,箭各七八,氣有長日,亦復七八,以用出入,祠天神地□,使百官承漏刻期,宜不失,脫之為不應,坐罪非一。
故使晝夜有分,隨日長短,百刻為期,不得有差。
有德之國,日為長,水為遲,一寸十分,應法數。
今國多不用,日月小短,一刻八九,故使老人歲月,當弱反壯,其年自薄,何復持長時?如使國多臣,樞機衡舒遲,後生蒙福,小得視息,不直有惡,復見伐矣。
惟天地之明,為在南方,巳午同家,離為正目,當明堂之事。
日照明,以南向北,陽氣進退,亦不失常,陰陽相薄,以至子鄉,寒溫相直,照徹自然,甚可喜。
生養之道,少陽太陽,木火相榮,各得其愿,是復何爭?表里相承,無有失名,上及皇耀,下至無聲,寂靜自然,萬物華榮,了然可知,不施自成,天之所仰,當受其名。
機衡所指,生死有期。
司命奉籍簿數通,書不相應,召所求神,簿問相實,乃上天君。
天君有主領所白之神,不離左右,其內外見敬,亦不敢私承,所上所下,各不失時。
太陰司官,不敢懈止。
正營門閣,恐自言事,輒相承為善,為要道,牒其姓名,得教則行,不失銖分。
上古之時,有智慮,無所不照,無所不見,受神明之道,昭然可知,亦自有法度,不失其常。
從太初已來,歷有長短,甚深要妙。
從古至今,出歷之要,在所止所成。
輒以心思候算,下所成所作,無不就并數,相應繩墨,計歲積,日月大分為計。
◎闕題今天地且大樂歲,帝王當安坐而無憂,民人但游而無事少職,五谷不復為前,無有價直。
天下興作善酒以相飲,市道尤極,名為水令火行,為傷于陽化。
凡人一飲酒令醉,狂脈便作,買賣失職,更相斗死,或傷賊;
或早到市,反宜乃歸;或為奸人所得,或緣高墜,或為車馬所克賊,推酒之害萬端,不可勝記。
念四海之內,有幾何市,一月之間,消五谷數億萬斗斛,又無故殺傷人,日日有之,或孤獨因以絕嗣,或結怨父母置害,或流災子孫。
縣官長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動皇靈,使陰陽四時五行之氣乖錯,復旱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氣逆行。
蓋無故發民令作酒,損廢五谷,復致如此之禍患。
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謂吏民言,從今已往,敢有市無故飲一斗者,笞三十,謫三日;飲二斗者,笞六十,謫六日;飲三斗者,笞九十,謫九日。
各隨其酒斛為謫,酒家亦然,皆使修城郭道路官舍。
所以謫修城郭道路官舍,為大土功也。
土乃勝水,以厭固絕滅。
令水不過度傷陽也。
水,太陰也,民也,反使興王,傷損陽精,為害深矣。
修道路,取興大道,以類相占,漸置太平。
《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四《飲酒緣》引《太平經》云:真人問曰:“天下作酒以相飲,市道元據,凡人飲酒洽醉,狂詠便作,或即斗死,或則相傷賊害,或緣此奸淫,或緣茲高墮,被酒之害,不可勝記。
念四海之內,有幾何市,一日之間,消五谷數億萬斗斛,復緣此致害,連及縣官,或使子孫呼嗟,上感動皇天,禍亂陰陽,使四時五行之氣乖反。
如何故作狂藥,以相飲食,可斷之以否?”神人曰:“善哉!飲食,人命也。
吾言或有可從,或不可從。
但使有德之君教敕,言從今以往,敢有無故飲酒一斗者,笞二十,二斗杖六十,三斗杖九十,一斛杖三百。
以此為數,廣令天下,使賢人君子,知法畏辱,必不敢為。
其中愚人有犯即罰,作酒之家亦同飲者。”
真人曰:“或千里之客,或家有老弱,或祠祀神靈,如何?”神人曰:“若千里君子,知國有禁,小小無犯,不得聚集;家有老疾,藥酒可通。”
◎闕題考天地陰陽萬物,上下相愛相治,立功成名,使心治一家,使人不復相憎惡,常樂合心同志,令太和之氣日自出,而大興平,六極同心,八方同計。
所治者若人意,莫不皆響應而悅者。
本天地元氣,合陰陽之位。
邪惡默然消去,乖逆者皆順,明大靈之至道,神□所好愛。
吾乃上為皇天陳道德,下為山川別度數,中為帝王設法度。
中賢得以生善意,因以為解除天地大咎怨,使帝王不復愁苦,人民相愛,萬物各得其所,自有天法常格在不匿。
古者聖帝明王,重大臣,愛處士,利人民,不害傷;臣亦忠信不欺君,故理若神。
故賢父常思安其子,子常思安樂其父,二人并力同心,家無不成者;如不并力同心,家道亂矣,失其職事,空虛貧極,因爭斗分別而去,反還相賊害。
親父子分身血氣而生,肢體相屬如此,況聚天下異姓之士為君、師、父乎?故聖人見微知著,故重戒慎之。
夫師,陽也,愛其弟子,導教以善道,使知重天愛地,尊上利下,弟子敬事其師,順勤忠信不欺。
二人并力同心,圖畫古今舊法度,行聖人之言,明天地部界分理,萬物使各得其所,積賢不止,因為帝王良輔,相與合策共理致太平。
如不并力同計,不以要道相傳,反欲浮華外言,更相欺殆,逆天分理,亂聖人之辭,六極不分明,為天下大災。
帝王師之。
失其理法,反與天地為大仇,不得神明意,天下大害者也。
◎闕題人生備具陰陽,動靜怒喜皆有時。
時未牝牡之合也,是陰陽當主為生生之效也。
天道三合而成,故子三年而行。
三三為九,而和道究竟,未知牝牡之合,其中時念之,未能施也。
天數五,地數五,人數五,三五十五,而內藏氣動。
四五二十,與四時氣合而欲施,四時者主生,故欲施生。
五五二十五,而五行氣足,而任施。
五六三十而強,故天使常念施,以通天地之統,以傳類。
會三十年而免,老當衰,小止閉房內。
天下C167行之屬,人象天地純耳,其余不能也。
故天地一日一夜,共閏萬二千物,盡使生。
夜則深,晝則燥,深者陰也,燥者陽也,天與地日共養此萬二千物具足也。
天之法,陽合精為兩。
陽之施,乃下入地中,相從共生萬二千物。
其二千者,嘉瑞善物也。
夫萬二千物,各自存精神,自有君長,當共一大道而行,乃得通流。
天道上下,往朝其君,比若人共一大道,往朝王者也。
萬二千物精神,共天地生,共一大道而出,有大有中有小。
何謂也?乃謂萬二千物有大小,其道亦有大小也,各自生自容而行。
故上道廣萬步為法,次廣千步為法,其次廣百步為法,其次廣十步為法,其次廣一步為法。
凡五道,應五方,當共下生于地,共朝于天,共一道而行。
是以大道廣萬步,容中道千步,小道百步,DA3E道十步,毛道一步。
物有大小,各自容往來。
凡乃上受天之施,反下生施地,出當俱上朝天也,故大道但可張,不可妄翕也。
翕之輒不相容,有不得生者,或有傷死。
不得生出者,令人絕無後代;傷者傷人,死者殺人。
古者聖人不敢廢絕大道者,睹天禁明也。
子以何天道得傷?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萬物多不能生,即知天道傷矣;其有不生者,即知天克有絕者矣。
一物不生一統絕,多則多絕,少則少絕,隨物多少,以知天統傷。
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
◎闕題吾書中善者,使青為下而丹字,何乎?
吾道乃丹青之信也,青者生,仁而有心,赤者太陽,天之正色。
吾道太陽仁政之道,不欲傷害也。
天子者,天之心也;皇後者,地之心也。
夫心者,主持正也。
天乃無不覆,無不生,無大無小,皆受命生焉,故為天。
天者,至道之真也,不欺人也,萬物所當親愛,其用心意,當積誠且信,但常欲利不害,不負一物,故為天也。
夫帝王者,天之子,人之長,其為行,當象此。
夫子者,當承父之教令嚴敕,案而行之,其事乃得父心志意,可為良家矣。
如不承父教令,其家大小不治,即為貧家矣。
財反四去,常苦不聚,其事紛紛,災變連起,大得愁苦,過在此矣。
古者帝王將行,先仰視天心,中受教,乃可行也。
夫皇後之行,正宜土地。
地乃無不載,大小皆歸,中無善惡,悉包養之。
皇後,乃地之子也,地之心也,心憂凡事,子當承象母之行若母,乃為孝子。
夫天地之與皇後相應者,比若響之與聲,于其失小亦小,失大亦大,若失毫發之間,以母不相得志意。
古者皇後將有為,皆先念後土,無不包養也。
無不可忍,無不有常,以是自安,與土心相得矣。
若失之,則災變連起,刑罰不禁,多陰少陽,萬物不茂,過在此。
夫是二人正行者,則神真見,真道出,賢明皆在位,善物悉歸國。
◎闕題元氣,陽也,主生;自然而化,陰也,主養凡物。
天陽,主生也;地陰,主養也。
日與晝,陽也,主生;月星夜,陰也,主養。
春夏,陽也,主生;秋冬,陰也,主養。
甲丙戊庚壬,陽也,主生;乙丁己辛癸,陰也,主養。
子寅辰午申戌,陽也,主生;丑卯巳未酉亥,陰也,主養。
亦諸九,陽也,主生;諸六,陰也,主養。
男子,陽也,主生;女子,陰也,主養萬物。
雄,陽也,主生;雌,陰也,主養。
君,陽也,主生;臣,陰也,主養。
天下凡事,皆一陰一陽,乃能相生,乃能相養。
一陽不施生,一陰并虛空,無可養也;一陰不受化,一陽無可施生統也。
陽氣一統絕滅不通,為天大怨也;一陰不受化,不能生出,為大咎。
天怨者,陽不好施,無所生,反好殺傷其生也;地所咎,在陰不好受化,而無所出養長,而咎人反傷其養長也。
天不以時雨,為惡兇天也;地不以生養萬物,為惡兇地也。
男不以施生,為斷天統;女不以受化,為斷地統。
陰陽之道,絕滅無後為大兇,比若天地一旦毀,而無復有天地也。
是故聖賢,好天要文也。
天者,眾道之精也。
賢者好道,故次聖;賢者入真道,故次仙;知能仙者必真,故次真;知真者,必致神。
神者,上與天同形合理,故天稱神,能使神也。
神也者,皇天之吏也。
神人者,皇天第一心也。
天地之性,清者治濁,濁者不得治清。
精光為萬物之心明,治者用心察事,當用清明。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
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
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
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占吉兇,長于安危。
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常合和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
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
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
奴婢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婢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故奴婢賢者,得為善人;善人好學,得成賢人;賢人好學不止,次聖人;聖人學不止,知天道門戶,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天同形,故上神人舍于北極紫宮中也,與天上帝同象也,名天心神;神而不止,乃復逾天而上,但承委氣,有音聲教化而無形,上屬天上,憂天上事。
神人已下,共憂天地間六合內,共調和,無使病苦也。
《正一法文太上外B822儀》下《人四夷受要B822》引《太平經》云:奴婢順從君主,學善能賢,免為善人良民,良民善人學不止成賢人,賢人學不止成聖人,聖人學不止成道人,道人學不止成仙人,仙人學不止成真人,真人學不止成大神人,大神人學不止成委氣神人。
愿聞絕洞彌遠六極天地之間,何者最善?三萬六千天地之間,壽最為善,故天第一,地次之,神人次之,真人次之,仙人次之,道人次之,聖人次之,賢人次之。
此八者,皆與皇天心相得,與其同意并力,是皆天人也,天之所欲仕也。
天內各以職署之,故思慮常相似也,是天所愛養人也。
天者,大貪壽常生也,仙人亦貪壽,亦貪生。
貪生者,不敢為非,各為身計之。
【太平經】
●丁部之十四(卷六十五)
◎斷金兵法第九十九六
方真人純等謹再拜白:“欲有所問天法,不敢卒道,唯皇天師假其門戶,使得容言乎?”
“道之,勿有所疑也。”
“唯唯。
今惟天師乃為帝王解先人流災承負,下制作可以興人君,而悉除天下之災怪變不祥之屬。
今愚生欲助天,太陽之氣使遂明,帝王日盛,奸猾滅絕,惡人不得行,盜賊斷亡,ビ孽自藏,不復發揚,豈可聞乎?”
“善哉!六子之問也。
天使諸真人言,諾,君子已遂無憂,小人ビ臣不敢作矣,其勝已出,災自滅息矣。
今為諸弟子具陳天格法,使不失銖分,自隨而記之。”
“唯唯。”
“然,天法垂象,上古圣人常象之,不敢違離也。
故常厭不祥,斷狡猾,使ビ臣不得作者,皆由案天法而為之。
欲使陽氣日興,火大明,不知衰時者,但急絕由金氣,勿使其王也。
金氣斷,則木氣得王,火氣大明,無衰時也。”
“何謂也?”
“然,人君當急絕兵,兵者,金類也,故當急絕之故也。
今反時時王者,賜人臣以刀兵。
兵,金類也,乃帝王賜之,王者王之,名為金王。
金王則厭木而衰火,金王則令甲乙木行無氣,木斷乙氣,則火不明。
木王則土不得生,火不明則土氣日興,地氣數動,有ビ祥,故當急絕滅云兵類。
勿賜金物兵類,以厭絕不祥,此也天厭固,與神無異。”
“愿聞金興厭木,何故反使火衰也?”
“善哉!子之難問,可謂入道矣。
真人欲樂知其大效,是故春從興金兵,則賊傷甲乙木行,令天青帝不悅,天赤帝大怒,丙丁巳午不順。
欲報父母之怨,令使火行多災怪變,生不祥ビ害奸猾。
其法反使火治,憒憒云亂不可乎!大咎在此也。”
“善哉善哉!愿聞何故必多ビ民臣、狡猾盜賊乎?”
“為真人重說,使子察察知之。
天之格法,父母見賊者,子當報怨。
夫報怨之家,必聚不祥、偽佞狡猾少年能為無道者,乃能報怨為反逆也。
是故從賜金兵,厭傷木也,火治不可平也。
此者,天常格法也,不可以故人也。
六真人以吾言不信,但急斷金兵,敢有持者,悉有重罪,即時火災滅除,其治立平,天下莫不言善哉!
所以然者,火乃稱人君,故其變怪最劇也,其四行不能也。
子欲重知其明效,五星熒惑,為變最劇也。
此明效也,其四星不能。
子慎吾書吾文,天法不失銖分。”
“唯唯。”
帝王戒賜兵器與諸侯,是王金氣也。
金氣王則木衰,木衰則火不明,火不明則兵起之象。
火者君象,能變四時,熒惑為變最效,天法不失銖分。
“行,為六子重明陳天之法。
故金氣都滅絕斷,乃木氣得大王,下厭土位,黃氣不得起,故春木王、土死也。
故惟春則天激絕金氣于戊,故木得遂興,火氣則明,日盛,則金氣囚,猾人斷絕。
金囚則水氣休,陰不敢害陽則生下,慎無災變。
木氣王,無金,則得興用事,則土氣死。
生民臣忠謹且信,不敢為非也。
是天之格法券書也,天地之常性常行。
子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知矣。
今復為六子重明天法,使□□。
今天下從兵,金氣也。
又王者或以歲始賜刀兵,或四面巡狩止居,反賜金兵。
王者,王也,以金兵賜人,名為王金。
金王則水相,金王則害木,水相則害火。
西、北,陰也;東、南,陽也;少陰得王,太陰得相也,名為二氣,俱得勝其陽。
其災生下,狡猾為非,陰氣動則多妄言而生盜賊,是天格法也。
六子知之耶?”“唯唯。”
“然,六真人已知之矣,慎天法。”
“唯唯,今愿請問:東南陽也,何故為地戶?今西北陰也,反為天門?”“然,門戶者,乃天地氣所以初生,凡物所出入也。
是故東南,極陽也,極陽而生陰,故東南為地戶也。
西北者,為極陰,陰極生陽,故為天門。
真人欲知其效,若初九起甲子,初六起于甲午,此之謂也。
故天道比若循環,周者復反始,何有解已。
其王者得用事,其微氣復隨而起矣。”
“善哉善哉!”“復為六真人具陳一事。
王者大興兵,則使木行大驚駭無氣,則土得王起。
土得王,則金大相。
金大相,則使兵革數動,乾兌之氣作,西北夷狄猾盜賊數起。
是者自然法也,天地神靈不能禁止也。
故當務由厭斷金物,無令得興行也。”
“善哉善哉!見師說天法,知其可畏矣。”
“子知畏之,則吉矣。”
“今皇天明師幸哀其愚蔽,不達于道,乃具為明陳天法。
今是獨為一君生耶?天下之為法,悉如此耶哉?”“然,天以是為常格法。
雖然,木行火行,無妄從興金,岳使錢得數王,盜行以為大害,使治難平也。
反使金氣得大王,為害甚甚。
能應吾天法斷之者,立吉矣。
治興,ビ臣絕,天法不欺人也。”
“愿聞天以此為格法意訣。”
“然,詳哉,六子問事也。
然,天地以東方為少陽,君之始生也,故日出東方。
以南方為太陽,太陽,君也,故離為日,日為君;南方,火也,火為君;南方為夏,夏最四時養長,懷妊盛興處也,其為德最大,故為君也,以此為格法。
雖然,音為角者,并于東方;位為火者,并于南方。
今太平氣盛至,天當興陽氣,故吾見六真人問事,知為天使之,故吾為六真人具說所以興太陽君之行法,真人慎之。”
“唯唯。”
◎第一百 王者賜下法
“今天師辛哀為愚生陳天法悉具,愿復問一事。
今帝王見群臣,下及民人。
天法,為人父母,見其臣,是王者賢子也,故助王者治理天地也。
民者,是王者居家不肖子也,為王者主修田野治生。
見之,會當有可以賜之者;不賜,則恩愛不下加民臣,令赤子無所誦道,當奈何哉?”“善哉!真人之言也。
然,見賢者賜以文,見饑者賜以食,見寒者賜以衣。”
“見賢者何故賜之以文乎?”
“所以賜以文者,文者生于東,明于南,故天文生東北,故書出東北,而天見其象。
虎有文,家在寅,龍有文,家在辰,負而上天,離為文章在南行。
故三光為文,日最大明。
故文者生于東,盛于南。
故日出于東,盛于南方。
天命帝王,當象天為法,故當賜文,以興太陽、火之行也。
日興火,能分別睹文是與非,文亦所以記天下是非也。”
“善哉善哉!”“行,六真人已知天道,大覺矣。”
“今皇天明師為天具道法,既無可□,愿聞賜之當以何文哉?”“詳乎!六子為天問事也。
然當如此,凡事常苦不□□。
然,樂象天法而疾得太平者,但拘上古、中古、下古之真道文文書,取其中大善者,集之以為天經,以賜與眾賢,使分別各去誦讀之。
今思其古今要意,為化民臣之大義當奈何,因以各養其性,安其身。
如此者,大賢儒莫不悅喜也,而無惡意。
各得惟念天地之法知之,則令使人上尊愛其君,還惜其軀,深知明君重難得。
其中大賢仁者,常恐其君老,分別為索殊方異方,還付其帝王,故當賜以道書文。”
“善哉善哉!”“子已知之矣。
今或自易賜之以兵革金物,歸反各思利事,而上導武氣,化流小愚民,則使利事生,而兵興金王,狡猾作,盜賊起。
金用事,賊傷木行,而亂火氣,是天自然格法。
子知之耶?” “唯唯。
愿問何不賜之以他文經書?”“然,他書非正道文,使賢儒迷迷,無益政事,非養其性。
經書則浮淺,賢儒日誦之,故不可與之也。
然同可拘上古圣經善者,中古圣經善者,下古圣經善者,以為文,以賜之。
但恐非養性之道,使人不自重,而反為文也。
然凡文善者,皆可以賜之,使其誦習象之,化為善也。”
“善哉善哉!”“六子已覺之矣。”
◎第一百一 興衰由人訣
“今天師幸都為愚生言,愿問賜饑者以食,寒者以衣意。”
“然,夫饑者思食,寒者思衣,得此,心結念其帝王矣,至老不忘也。
思自效盡力,不敢有二心也。
恩愛洽著民間,如有所得奇異殊方善道文,不敢匿也,悉思付歸其君,使其老壽。
是故當以此賜之也,此名為周窮救急。
夫賢者好文,饑者好食,寒者好衣,為人君賜其臣子,務當各得其所欲,則天下厭服矣。”
“善哉善哉!”“是以天性:上道德而下刑罰。
故東方為道,南方為德。
道者主生,故物悉生于東方;德者主養,故物悉養于南方。
天之格法,凡物悉歸道德,故萬物都出生東南而上行也,天地四方六陽氣,俱與生物于辰巳也。
子知之耶?”“唯唯。”
“天之法下刑,故西、北,少陰、太陰,為刑禍。
刑禍者,主傷主殺,故物傷老衰于西,而死于北。
天氣戰斗。
六陰無陽,物皆伏藏于內穴中,畏刑興禍,不敢出見。
天道惡之下之,故其畜生,悉食惡棄也。
是故古者圣人睹天法明,故尚真道、善德、奇文而下武也,是明效也。
今刑禍武,生于西、北而尚之,名為以陰乘陽,以賤乘貴。
多出戰斗,令民臣不忠,無益王治,其政難乎!真人寧知之耶?”“唯唯。”
“子可謂以覺矣。
是故古者圣賢,常尚道德文,常投于上善處,而兵革戰備投于下處。
一人獨居,則投文于床上,而兵居床下,如是則夷狄自降,盜賊日消滅矣。”
“善哉善哉!”“行,子可謂已知之矣。
六子詳思吾書意,以付上道德之君,以示眾賢,吾之言不負天地賢明也。
行去,辭小竟也。
事他所疑,乃復來問之。”
“唯唯,今六真人受天師嚴教,謹歸各居閑處,思念天師言,俱有不解,唯天師示訣之。”
“行言,何等也?”“今天乃自有四時之氣,地自有五行之位,其王、相、休、囚、廢自有時,今但人興用之也,安能乃使其生氣,而王相更相克賊乎?” “咄咄,噫!六子雖日學,無益也,反更大愚,略類無知之人,何哉?夫天地之為法,萬物興衰反隨人。
故凡人所共興事,所貴用其物,悉王生氣;人所休廢,悉衰而囚。
故人所興事者,即成人君長師也;人所爭用物,悉貴而無平也;人所休廢物,悉賤而無賈直也。
是故天下人所興用者王,自生氣,不必當須四時五行氣也。
故天法,凡人興衰,乃萬物興衰,貴賤一由人。
是故古者圣人,知天格法不可妄犯也,故上古時人,深知天尊道、用道、興行道,時道王。
中古廢不行,即道休囚,不見貴也。
中古興用德,則德王。
下古廢至德,即德復休囚也。
故人興用文,則文王;興用武,則武王,興用金錢,則金錢王;興用財貨,財貨王。
天下人所興用,悉王,自生氣。
其所共廢而不用者,悉由凡物,何必乃當須天四時五行王乃王哉?子學何不日昭昭,而反日益冥冥無知乎?真人用意,尚如此,夫俗人共犯天禁,言其不然,故是也。
今以子況之,人愚獨久矣。
若真人言中,類吾為天陳法,為德君解承負先王流災,將有誤人不可用者耶!如誤,何可案用乎?六子若有疑,欲知吾道大效,知其真真與不,令疾上付賢明道德之君,使其按用之,立與天地乃響相應,是其人明效證驗也。
今真人尚乃不能深知是,人能使物興衰進退;俗人比于子,冥冥與盲何異哉?”“今見天師分別為愚生說之,已解矣。
有過不也。”
“夫人既學也,當務思惟其要意,勿但習言也而知其意訣,是天地與道所怨也。
又學者,精之慎之。”
“唯唯。”
“行去,記此天政事,可以厭猾ビ,勿使德君失政事文也。”
“唯唯。”
【太平經】
●丁部之十五(卷六十六)
◎第一百二 三五優劣訣
“大暗愚日有不解,冥冥之生稽首再拜,問一大疑。”
“何等也?”
“書中比比道天上皇氣且下,今訖不知其為上皇氣云何哉?”
“子乃知深疑此,可謂已得道意矣。
行明聽,為真人具陳之。
天有三皇,地有三皇,人有三皇;天有五帝,地有五帝,人有五帝;天有三王,地有三王,人有三王;天有五霸,地有五霸,人有五霸。”
“何謂也?”
“天有三皇若三光,地有三皇若高下平,人有三皇若君臣民也;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岳,人有五帝若五行五藏也;天有三王若三光,地有三王若高下平,人有三王若君臣民;天有五霸若五星,地有五霸若五岳,人有五霸若五行五藏也。”
“天師幸哀憐愚生,加不得已,示以天法,愿聞其優劣云何哉?”
“善哉,子之難問,可謂得天意,乃入天心,可萬萬世貫結,著不復去也。
然天之三皇,其優者若日,其中者若月,其下者若星也,其優劣相懸如此矣。
地之三皇,其優者若五岳,其中者若平土,其下劣者若下田也,其優劣相懸如此矣。
人之三皇,其優者若君,其中者若臣,其下者若民,其優劣相懸如此矣。
天有三王謂三光,五霸為五岳,與人地皆同。
天之三皇,其優者日,中者月,下者星;地之三皇,優者五岳,中者平土,下者田野;人之三皇,優者君,中者臣,下者民。
天之五帝,其優者比若四分日,有其三也;其中者比若四分月,有其三也;其下者比若四分星,有其三也。
地之五帝,其優者比若四分五岳,有其三也;其中者比若四分平土,有其三也;其劣下者比若四分下田,有其三也。
人之五帝,其優者比若四分大國,有其三也;其中者比若四分大臣,有其三也;其劣下者比若四分民,有其三也。
天之三王,其優者比若四分日,有其二也;其中者比若四分月,有其二也;其劣下者比若四分大星,有其二也。
地之三王,其優者比若四分五岳,有其二也;其中者比若四分平土,有其二也;其劣下者比若四分下田,有其二也。
人之三王,其優者比若四分大國,有其二也;其中者比若四分大臣,有其二也;其劣下者比若四分民,有其二也。
天之五霸,其優者比若四分日,有其一也;其中者比若四分月,有其一也;其下者比若四分大星,有其一也。
地之五霸,其優者比若四分五岳,有其一也;其中者比若四分平土,有其一也;其下者比若四分下田,有其一也。
人之五霸,其優者比若四分大國,有其一也;其中者比若四分大臣,有其一也;其下者比若四分民,有其一也。
此乃天道不遠,三五各自反也。
故天有三皇五帝、三王五霸,地亦自有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人亦自有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也。”
“其何一多也?愿天師分解其訣意。”
“然,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各有自祖始。
故三皇者,其祖頭也;五帝者,其中興之君也;三王者,其平平之君也;五霸者,是其末窮劣衰、興刑危亂之氣也。
故到五霸,乃四分有其一者,天道其統幾絕也。
過此下者,微末不能復相拘制,比若大弱不能制強,柔不能制剛,少不能制眾。
道且大亂,不能復相理,故更以上復起。”
“何謂也?”
“然九皇者,皆始萌于北,五帝者始生于東,三王者茂盛于南,五霸者殺成于西也。
天生凡物者,陽氣因元氣,從太陰合萌生;生當出達,故茂生于東;既生當茂盛,故盛于南;既茂盛當成實,故殺成于西。
天地陰陽道都周,夫物不可成實,死而已。
根種實當復更生,故令陰陽俱,并入天門,合氣于乾,更以上始,此天地自然之性也。”
“善哉善哉!夫天地人,何不共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乎?”
“善哉,子之難,得其意。
夫天地人分部為三家,各異處。
夫皇道者,比若家人有父也;帝道,比若家人有母也;王道,比若家人有子也;霸道者,比若家人有婦也。
今三家各異處,豈可共父母子婦耶?是若人分為三家,寧得共父母子婦乎?真人寧曉不?”
“唯唯。”
“慎之,亦無妄枉難也。
天道自有格常法,不可但以強抵觸之也,不敢不行弩力。”
“唯唯。
雖每問事,犯天師諱,不問又無緣得知之,欲復乞一言。”
“平行。”
“今是有四十八部,四十八部其行云何哉?”
“善乎詳哉!子之問事也。
此行得天心意者,災變不得起也;失天要道者,災變不絕,故使前後萬萬世,更相承負。
夫善為君者,乃能使災咎自伏消;其所失至要自養之道者,反使邪氣流行,周遍天下,故生是余災,反為承負之厄會。”
“何謂也?”
“然,精聽吾言。”
“唯唯。”
“天之上君若日,中者若月,下者若星也;地之上君若五岳,中者若平土,下者若下田也;人之上君若君,中者若臣,下者若民也。
有其全者,其人民萬物,悉無病平安,無為盜賊欺偽佞者也,天地無災變,所謂上優有其全者也。
其四分有其三者,其三分人平善忠信,其一分傷死,或為盜賊,共為邪惡變怪,多少隨此四分一。
其四分有其二者,其半人民萬物有病,為不信,半人有欺偽之心,其天怪變半。
其四分有其一者,其三分者悉病,無實欺為佞,皆為盜賊,無有相利之心,一分者為善耳。
天怪前後不絕,不處甲處乙,會不去其部界中也。”
“何故乎?”
“善哉,子之言也。
是令盡有者,其道德悉及之,德所及者能制之,故盡善,萬物都蒙其道德,故平平也。
其四分有其三者,其道德不及一分,故一分兇也。
其四分有其二者,其半道德不及覆蓋,故半兇也。
其四分有其一者,德微,財及一分,不及其三分,故三兇也。
是故古者聖人帝王欲自知優劣,以此占之,萬不失一也。”
“所不及,何故病乎?”
“道德不能及無,為無君長,萬物無長,故亂而多病,奸猾盜賊不絕也。
古者以此占治,以知德厚薄,視其氣與何者相應,以此深知治之得失衰盛,明于日月也。”
“善哉善哉!以何救其失乎?”
“善哉,今真人以既知天經,當止此流災承負萬物也。”
“夫災以何止之,唯天師教眾賢,使得及上皇氣。”
“然,宜各論真道于究,各思初一,以自治勞病,即其復優,盡令有之矣。”
“善哉善哉!”
“行,真人戒事。”
“唯唯,謹已敬受四十八部戒矣。
其行道長短云何哉?”
“詳乎子問也。”
“不敢不詳,天道致重,師敕致嚴,故敢不一二問之也。”
“善哉,知為弟子數,可以通天道意。
然天道有三:道應太陽、太陰、中和。
優者行外,其次行中,其次行內,霸者無道,但假路三王之內道,最短。
天皇大優者最行外,九皇共一道相次,劣者在內,其優者步行而不移,其次微移,其次微知;十五帝共一中道也,其優者行外,其次行而知,其劣者行而疾也;三王九人,共一內道騎行,其次小疾,其劣者馳也;十五霸最假內極路,其優者若飛行外,其中者若飛而疾,其劣者若矢也。
真人知之乎?”
“善哉善哉!”
“真人前,子問此事,何一詳也哉?”
“然,吾初生以來,怪歲一長一短,日一厚,日一薄,一前一卻,不及天師問,恐遂不知之,愿聞其意。”
“善哉,子之言也。
然厚者,天之日也;其次厚者,地之日也;其次厚者,人之日也;其最薄者,萬物之日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去,勿復竟問。
是者,子之私也,非難為子窮說之也,天下會無以為,亦無益于帝王承負厄會,百姓之愁苦,故不為子分別道耳,不惜之也。”
“唯唯,多犯天師諱,有大過。”
“不謙也,樂欲知天上之事者,有私乃來,為子悉說之。”
“唯唯。”
“行去。”
右分別九皇十五帝九王十五霸行度優劣法
【太平經】
●丁部之十六(卷六十七)
◎第一百三 六罪十治訣
“真人前,凡平平人有幾罪乎?”
“平平人不犯事,何罪過哉?”
“噫,真人何其瞑冥也!”
“愚生不開達,初生未常聞人不犯非法而有罪也。”
“子言是也,與俗同記。
不睹凡人乃有大罪六,不可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
真人學,乃不見此明白罪,學獨不病憒憒耶?”
“愚生忽然,不病之也。”
“子尚忽然,夫俗人懷冤結而死是也。
誠窮乎遂無知,然而死訖覺悟。
天地開辟以來,凡人先F8D5後開,何訾理乎?”
“愿聞之。”
“然,人積道無極,不肯教人開F8D5求生,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
所以然者,斷天生道,與天為怨。
人積德無極,不肯力教人守德養性為謹,其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
所以然者,乃斷地養德。
與地為怨,大咎人也。
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饑寒而死,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
所以然者,乃此中和之財物也,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窮。
今反聚而斷絕之,使不得遍也。
與天地和氣為仇,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會不得久聚也,當相推移。
天生人,使人有所知,好善而惡惡也。
幸有知,知天有道而反賤道,而不肯力學之以自救,或得長生,在其天統先人之體;而反自輕不學,視死忽然,臨死乃自冤,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令使生遂無知,與天為怨。
所以然者,乃天自力行道,故常吉,失道則兇死,雖愛人欲樂善,著道于人身,人不肯力為道,名為無道之人,天無緣使得有道而壽也。
乃使天道斷絕,故與天為怨也。
人生知為德善,而不肯力學為德,反賤德惡養,自輕為非,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
所以然者,與地相反。
地者好德而養,此人忽事,不樂好德,自愛先人體,與地為咎也。
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而不肯力為之,反致饑寒,負其先人之體;而輕休其力不為,力可得衣食,反常自言愁苦饑寒,但常仰多財家,須而後生,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
所以然者,天地乃生凡財物可以養人者,各當隨力聚之,取足而不窮;反休力而不作之自輕,或所求索不和,皆為強取人物,與中和為仇,其罪當死明矣。
此有六大罪,而天憎惡之,其罪不可除也。
真人知之耶?”“唯唯。
愿聞天師,其為罪何一重也?”
“噫!子日益愚,何哉?是乃滅門之罪也,何故言其重乎?”
“愚生甚怪之,不知其要意,今唯天師更開示之,令使大覺悟,深知其意,不敢復犯也。”
“然,真人言善哉!吾辭將見矣,真人宜自隨而力記之。”
“唯唯。”
“行,今皇天有道,以行生凡物。
擾擾之屬,悉仰命焉。
今大B823道人,或默深知之,著其腹中,不肯力以教人也。
夫教人以道,比若以火予人矣,少人來取之,亦不傷其本也;無極人來取之,亦不傷其本。
今幸可共之,以教天下之人,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助帝王修正,又使各懷道,求生惡死,令使治、助治。
人不復犯法,為邪兇惡,其心善,則助天地帝王養萬二千物,各樂長生;
人懷仁心,不復輕賊傷萬物,則天為其大悅,地為其大喜,帝王為其大樂而無憂也,其功增不積大哉!
夫一人教導如此百愚人,百人俱歸,各教萬人;萬人俱教,已化億人;億人俱教,教無極矣。
此之善,上洽天心,下洞無極,人民莫不樂生為善,帝王游無職,又何傷于人而不力相示敕?
今人幸蒙先師敕戒,得深懷至道,而閉絕不以相教示,使人無所歸命,皆令強死冤結,名為斷天道。
人多失道而妄為,天也不得久生,地也不得久養。
夫人不得不知道,小人無道多自輕,共作反逆,犯天文地理,起為盜賊,相賊傷,犯王法,為君子重憂,紛紛不可勝理。
君王旦夕念之,悒悒自愁苦,使天地失其正,災變怪不絕,為帝王留負。
吾尚未能悉言。
夫斷天道,大逆罪過,不可勝記,故財舉其綱紀,示真人,是非重罪當死明耶!死中尚得有余過,故流後生也。”
“唯唯。可忄亥哉,吾不欲聞也。”
“真人遺此語,天必奪子命。
令知覺悟,惡之且活矣,自敕慎事。”
“唯唯。
謹已敬受道德仁戒,愿聞有知不好學真道意。”
“善哉!子之言也。
夫天生人,幸得有賢知,可以學問而長生。
天之有道,樂與人共之;地有德,樂與人同之;中和有財,樂以養人,故人生樂求真道,真人自來;為之不止,比若與神謀;日歌為善,善自歸之;力事眾賢,眾賢共示教之,不復遠也。
可以全其身,不負先人之統,佗人盡夭終,獨得竟其天年;人皆名惡,獨得為善人,為眾人師,聞于遠方。
內懷真道德仁而有之,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助帝王化民。
上師乃可化無極人,盡使愚人守道不為非,中師可化萬人,小師可化千數百人,致有益于君王,使小人知禁,不犯非匿邪。
上感得官,不負祖先,不辱後生,維學若此,寧可不為乎?
故古者聖賢,悉以敕學人為大憂。
助天地生成,助帝王理亂,此天地之間,善人之稱也。
或有愚人,生而懷愿,有知而不肯力學真道,反好為浮華行以欺人。
為子則欺其父母,為臣則欺其君,為下則欺其上,名為欺天,罪過不除也。
或有反好俗事爭斗,相隨為非,睹真人之人,反大笑之,笑之言無以學為,遂令冥冥,愚無可知。
又好勝而不可,苛言天地無數,賢B823無知,恣情而行,上犯天文,下犯地理,出入無復節度,歸則不事父母,群愚相與會聚,遂為惡子,為長吏致事,還戮其父母,不能自惟思,因逃亡為盜賊,行害傷殺人,殊不止。
此正天所忌,地所咎,帝王所愁苦,百神所憎,父母所窮也。
此害人之大災,絕其先人之統子也。
今不力學真道,為行如此,于真人意,寧當死不?
死有余罪,流其子孫,尚名為惡人之世、盜賊之後,惡寧流後生不耶?
今尚但為真人舉其端首。
其惡不可勝記,難為財用,真人寧覺知之耶?真人自慎。”
“唯唯,吾甚忄亥哉!”
“子知忄亥,已去惡矣。”
“謹已具聞四事,愿後聞其次。”
“然,夫天生人,使其具足乃出之,常樂其為道與德仁。
人幸有知,可以學德,天地以德養萬物,樂人象之,故太古之德人忍辱,象地之養物也。
人學為之,則其心意常悅,不復好傷害也;見事而慎之,日而為者善,不復欲為惡也;
以類相聚,日益高遠,為之積久,因成盛德之人,莫不響應,眾人歸向之;
聚謹順善不止,因成大B823師,其德乃之助天養欲生之物,助地養欲長之物,又好助明王化民,使為謹,不復知其兇惡。
小為德,或化千數百人;大為德,或化萬人以上,因使萬人轉成德師,所化無極;
為德不止,凡人莫不悅喜,天地愛之,增其算,鬼神好之,因而共利佑之。
其有功者,乃人君官仕之,德不樂傷害,眾人樂之好之,所求者得居常獨樂,無欲害之者。
此本由學順善為德,乃到于斯,名聞遠方,功著天地,不負祖先,不辱後生。
今人或幸有知,心知善惡,而反自輕易,不力學為善德,反隨俗愚暗之人為惡,好用氣尚武,辭語常兇,言出而逆,欲以伏人。
自言便,復有便于人者,人自言勇力,復有勇力于人者,故凡天下之事,各有所伏窮,故可制也。
夫大火當起之時,若將不可拘,得水便死;人為不善,當怒之時,若將不可制也,得獄便窮;用口若將不拘,得病使降。
故夫天地治人,悉自有法尺寸。
人乃有知,不肯好學,反自輕為非,所居為兇,無愛之者,天地憎之,百神惡之,帝王得愁苦之,此不成善人,自成盜賊,死尚成惡鬼。
用力強梁,其死皆不得用道理。
人莫不共知之,而自易不為善,污先人之統,負于後生之子,遂見字為兇賊人之類也。
人莫肯與其交語,行人不欲與同道。
此子何過,承負父母之惡,尚或見謂為盜賊之子,或遂得死亡焉。
真人來,人自易,不好學于明師為德,反隨小人,過乃如此,寧當死有余罪不乎?”
“可畏哉!天師勿須道,吾念之已苦心痛矣。
見人不學,以為小事,安知乃致此乎?”
“人甚愚,與俗人相似,人不深計,死有余罪。
真人既有功于天地,慎之。”
“唯唯。”
“不可自易也。
吾尚但舉其綱,見其始,不學之惡,不但盡于是也。
子得吾書覺悟,自深計之。”
“唯唯,誠得歸便閑處,精之詳之。”
“然是也,學而不精,與夢何異?”
“唯唯,謹已受吾事之敕,愿聞人生有力不為之教。”
“然,天地共生C167行,皆使有力,取氣于四時而象五行。
夫力本以自動舉,當隨而衣食,是故常力之人,日夜為之不懈,聚之不止,無大無小物,得者愛之。
凡物自有精神,亦好人愛之,人愛之便來歸人。
比若東海愛水。
最居其下,天下之水悉往聚,因得為海。
君子力而不息,因為委積財物之長,家遂富而無不有,先祖則得善食,子孫得肥澤,舉家共利。
為力而不止,四方貧虛,莫不來受其功,因本已大成,施予不止,眾人大譽之,名聞遠方,功著天地。
常力周窮救急,助天地愛物,助人君養民;救窮乏不止,凡天地增其算,百神皆得來食此家,莫不悅喜。
因為德行,或得大官,不辱先人,不負後生。
人人或有力反自易,不以為事,可以致富,反以行斗訟,妄輕為不祥之事。
自見力伏人,遂為而不止,反成大惡之子。
家之空極,起為盜賊,則饑寒并至,不能自禁為奸,其中頓不肖子即饑寒而死。
勇力則行害人,求非其有,奪非其物,又數害傷人,與天為怨,與地為咎,與君子為仇,帝王得愁焉。
遂為之不止,百神憎之,不復利佑也。
天不欲蓋,地不欲載,兇害日起,死于道旁,或窮于牢獄中,戮其父母,禍及妻子,六屬鄉里皆欲使其死。
尚有余罪,復流後生,或成乞者之後,或為盜賊之子,為後世大瑕。
真人前,其過責如此,寧當死有余罪不?”“吾見天師說事,吾甚驚忄亥心痛,恐不能自愈。”
“真人知心痛,將且生活矣。
若忽然不大覺悟,子死不久也。
慎之,吾言不可犯,犯者身滅矣,非吾殺之也,其行自得之,子亦知之乎?”
“唯唯。”
“吾為子陳此六事,未能道其萬分之一也。
賢B823得吾道,宜深思遠慮,勿反茍自易,不恕為善也。
為力學,想得善為惡,則反乃降人也。
各自為身計,此中有六死罪,又有六大善,俱象之為身,為其善必得善也,自易為惡者,日得兇惡子矣。
自策自計,莫樂于自恣,慎之思之,惟之念之,賢明之心,必當易開也。
道德仁善付有道德之士,兇惡付不深計之子,此格法。
能皆象吾書文以自正,則天下無復惡人也。
此乃天上太古洞極之道,可以化人,人一知之俱為善,亦不復還反其惡也。
上士樂生,可學其真道;大B823大賢,可學其德;好施之人,可學其仁;有知之人,可學其知;
有能之人,可學其能;有力之人,可學其力,如能并盡用之,思之熟之,身已遠兇惡矣。
天地愛之,六方養之,帝王無復事也,乃長游而治。
真人亦知之乎?”
“大樂至矣,吾甚大喜。”
“子可謂樂善知之矣,是故古者賢聖,乃教而不止者,乃睹天禁明,各為身計也。
故賢聖之教,辭語滿天下也,子獨不覺乎?”
“善哉善哉!”
“是故古者聖賢上士皆悉學,晝夜力學而不止者,亦睹見天地教令明也,故不敢自易為非也,不敢自輕易而不力學也,故得長吉而無害。
此諸賢者異士,本皆無知,但由力學而致也;此中諸兇惡人,悉由不力學,自輕自易所致也。
吾之為道,吉兇之門戶也,子亦豈知之耶?”
“唯唯。”
“故都舉乃以上及其下也。”
“何謂也哉?”
“噫!子意何不覺也?”
“見天師連說,今更眩不自知,以何為覺,以何為不覺也。”
“今使子知行之。
真人前,夫天治法,化人為善,從上到下,有幾何法哉?”
“其法萬端,各異意。”
“然真人尚正若此,俗人難覺,迷日久是也。”
“有過,唯天師。”
“然,助帝王治,大凡有十法:一為元氣治,二為自然治,三為道治,四為德治,五為仁治,六為義治,七為禮治,八為文治,九為法治,十為武治,十而終也。”
“何也?”
“夫物始于元氣,終于武,武者斬伐,故武為下也。
故物起于太玄,中于太陽,終死于白虎。
故元氣于北,而白虎居西,此之謂也。
故天使元氣治,使風氣養物。
地以自然治,故順善得善,順惡得惡也。
人者,順承天地中和,以道治,主動道。
凡事通而往來,此三事應天地人讖。
過此三事而下者,德仁為章句。
過仁而下,多傷難為意。
故吾之為道,常樂上本天之性,戒中棄未夭之性也,生凡物。
本者常理,到中而成,至終而亂,失亂者不可復理,故當以上始也。
故天常守本,地守其中,一轉,人者守其下,三轉,故數亂道也。
真人豈已曉知耶?”
“唯唯。”
“子今有疑。”
“夫隨師可言,不敢有疑也。”
“真人前,天將佑帝王,以何為明證哉?將利民臣,以何為效乎?”
“唯天師,今不及何也,數言而不中,多得過,故不敢復言也。”
“CD7A乎?行!”
“唯唯。
然天將佑帝王,予其琦文,今可以治,用之絕,逾,與陰陽相應;將利小臣也,予其良吏;將利民也,使其生善子。”
“真人言是,豈復有奇說耶?而已極。
唯天將欲興有德人君也,為其生神聖,使其傳天地談。
通天地意,故真人來為其學也,宜以付謹良之民,覺其心,使其惟思;付上有大德之君也,以示眾賢,共曉其意已解,以歸百姓。
百姓得之,十五相從議之。
治之連不平,非獨天地人君也,過乃本一在人,長長自得重過責于皇天後土,皆由一人。
時有先學得真道者,不力相化教;大B823幸先知德,力不相化;畜積有財之家,不肯力施為仁;人生有知足以學,而不肯力學求真道以致壽;
有能足以學德,以化其身,而不肯學德以自化;有力不肯力作,自易反致困窮。
此有大過六,天人為是獨積久。
天地開辟以來,更相承負,其後生者尤劇,積眾多相聚為大害,令使天地共失其正,帝王用心意久愁苦而不治,前後不平,天大疾之,故吾急傳天語。
自太古到今,天地有所疾苦,悒悒而不通,凡人不得知之,皆使神聖人傳其辭,非獨我也,真人勿怪之也。
今吾已去世,不可妄得還見于民間,故傳書付真人。
真人反得,已去世俗,不可復得為民間之師,故使真人求索良民而通者付之。
今趨使往付歸有德之君也,敢不往付留難者坐之也。”
“何其重也?”
“今天當以解病而安帝王,令道德君明示眾賢,以化民間,各自思過,以解先人承負之謫,使凡人各自為身計,勿令懈忽,乃後天且大喜,治立平矣。
子或懷狐疑,以吾言不大誠信者,吾文但以試為真。
所以然者,古文億億卷,其治常不能太平也,令賢明B823長獨懷狐疑,謂書不然也。
夫勇士不試,安知其多力?見文而不試用,安知其神哉?吾受天言,以試真人,自是之後,得凡文書,皆立試之,不得空復設偽言也。
天大疾之,地大苦之,以為大病,誠冤忿恚,因使萬物不興昌,多災夭死,不得竟其天年,帝王BE7B悒,吏民云亂,不復相理,大咎在此六罪也;有道妒道,不肯力教愚人;有德妒德,不肯力化愚人;
有財畜積而妒財,不肯施予天生凡人,使施之天;有知,不肯力學正道以自窮,見教反笑之;有能,不肯力學施,見教反罵詈之;有力,不肯力作,可以致富為仁,反自易懈惰,見父母學教之,反非之。
故敕真人疾見此文,使眾賢各自深惟念,百姓自思大過。
真人寧曉知教敕耶?”
“唯唯。
今神人既為天陳法,何不但得人而已,布于民間,必當以上下乎?”
“善哉善哉!今天上極太平氣立至,凡事當順,故以上下也。
不以上下,則為逆氣。
令治不平,但多由逆氣不順故也。
真人欲復增之耶?”
“不敢也。”
“故當以上下,勿復重問。”
“唯唯。”
“行去慎事,各為身計。
此有大過六,天道至嚴,不可妄為,天居上視人。”
“唯唯。
愿復更請問一言,凡人已得要道要德,當于何置之?”
“當上以付其君。”
“何必當以付之也?”
“夫要道乃所以安君也,以治則得天心;夫要德所以養君,以治則得地意,實知之而不肯奏上,皆為不敬,其罪不除。”
“何其重也?”
“觀子之事,植辭如無一知者。
夫為子乃不孝,為民臣乃不忠信,其罪過不可名字也。
真人乃言何一重者,等也。
真人之學,何不日深反日向淺哉?”
“甚愚生實不睹。”
“子尚言不睹,夫俗人蔽,隱藏其要道德,反使其君愁而苦愚暗,咎在真道德蔽而不通也。
又要道,乃所以稱天也;要德,乃所以稱地也。
愚人乃斷絕之,天憎之,地惡之,其過不除也。
真人幸獨為天所私得壽,而學反未盡,乃及天禁,宜事者慎之。”
“唯唯。”
右天教合和使人常吉遠兇之經
【太平經】
●丁部之十七(卷六十八)
◎戒六子訣第一百四
“吾將去有期,戒六子一言。
夫道乃洞,無上無下,無表無里,守其和氣,名為神;子近求則大得,遠求則失矣。
故古君王善為政者,以腹中始起,真能用道,治自得矣。
動不失其法度數,萬物自理,近在胸心,散滿四海,古者聖人名為要道。
治樂欲無事,慎無失此,此以繩正賢者,今重丁寧以曉子。
子六人連日問吾書道,雖分別異趣,當共一事。
然舌能六極周,王道備,解說萬物,各有異意,天地得以大安,君王得以無事。
吾書乃知神心,洞六極八方,自降而來伏,皆懷善心,無惡意。
其要結近居內,比若萬物,心在里,枝居外。
夫內興盛,則其外興,內衰則其外衰。
故古者皇道,帝王聖人欲正,洞極六遠八方,反先正內,以內正外,萬萬相應,億億不脫也。
以外正內者,萬失之也。
故古者大聖,教人深思遠慮,閉其九戶,休其四肢,使其渾沌,比若環無端,如胞中之子而無職事也,乃能得其理。
吾之道,悉以是為大要,故還使務各守其根也。
夫天將生人,悉以真道付之物具。
故在師開之、導之、學之,則可使無不知也;不□其門戶,雖受天真道,無一知也。
比若嬰兒生,投一室中,不導學以事,無可知也。
所以人異者,但八方異俗,故其知學不同也。
若能一人學,周流表里,盡知之矣。
吾將遠去,有所之,當復有可授,不可得常安坐,守諸弟子也。
六人自詳讀吾書,從上到下,為有結不解子意者,考源古文以明之。
上行者玄真知之,下行者順真知之,東者初真知之,南者太真知之,西者少真知之,北者幽真知之。
夫道乃大同小異,故能分別陰陽而無極。
化為萬一千五百二十字,中和萬物小備,未能究天地陰陽絕洞表里也。
故但考其無,舉其綱,見其始,使可儀而記。
記古記今,其要亂自同神聖所記,猶重規合矩,雖相去億億萬年,比若相對而語也,故可為,為天地常經。
為陰陽作神道,勿怪吾書前後甚復重也。
所以復重者,恐有失之也。
又天道至嚴,既言不敢不具通,不通名為戔道。
為過劇,吾誠哀之。
此雖復重,比若上古聖人,中古聖人,下古聖人,皆異世而生,其辭相因,復重而說,更以相考明,乃天道悉可知,此之謂也。
行矣,吾有急行,重慎持天寶,傳付其人。”
右戒六弟子
【太平經】
●戊部之一(卷六十九)
◎第一百五 天讖支干相配法
真人再拜曰:“愚賤生緣天師常待之以赤子之分,恩愛洽著,倉皇得旦夕進見,天功至大,不可謝。
今欲復有質問密要,天之秘要,又不敢卒言。”
“平道之,子既為天問事,當窮竟,不得中棄而止也。”
“唯唯。
愚生見天師所說,無有窮極時也,乃後弟子俱天覺承知。
天師深洞知天地表里陰陽之精,諸弟子恐一旦與師相去,無可復于質問疑事,故觸冒不CD7A,問可以長久安國家之讖,令人君常垂拱而治,無復有憂,但常當響琴瑟,作樂而游,安若天地也,無復有危時,豈可聞乎哉?”
“然,諸真人思精進乎!深眇哉所問,乃求索洞通天地之圖讖文,一言乃萬世不可易也。
天公疾多災,愁苦之,乃使諸真人來問疑乎?諾,且為真人具說天之規矩大要秘文訣,令使其□□,真人自隨而記之。”
“唯唯”。
“然。
夫皇天乃以四時為枝,厚地以五行為體,枝主衰盛,體主規矩,部此九神,周流天下,上下洞極,變化難睹,為天地重寶,為眾神門戶。
自有固常,不可妄犯,順之者長吉,亂之者長與天地乖仵。”
“唯唯,愿聞其意,豈可睹耶?”
“善哉!諸真人言也。
方為子具道之,但俱自精,安坐思吾言。”
“唯唯。”
“天常讖格法,以南方固為君也。
故日在南方為君也,火在南方為君,太陽在南方為君;四時盛夏在南方為君,五祀灶在南方為君,五藏心在南方為君。
君者,法當衣赤,火之行也。
是故君有變怪,常與陽相應,非得與他行相應也。
陽者日最明,為眾光之長,故天讖,常以日占君盛衰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知之矣。
人君之法,常當求與仁者同家,有心者為治。
其可與共為治者,常當行道而好生。
小小幼弱,于其長臣賢成器者,君當養之,不宜傷也。
故東方者好生,南方者好養,夫不仁用心,不可與長共事;不明,不可以為君長。
故東方者,木仁有心,南方者,火明也。
夫天法,帝王治者常當以道與德,故東方為道,道者主生;南方為德,德者主養,故南方主養也。
治者,當象天以文化,故東方為文,龍見負之也,南方為章,故正為文章也。
章者,大明也,故文生于東,明于南。
故天文者,赤也;赤者,火也。
仁與君者動上行,日當高明,為人作法式。
故木與火動者,輒上行也,君之象也。
故居東,依仁而上,其治者故當處南。
故東方為少陽,君之始生也,故日出于東方也。
南方為太陽,君之盛明也。
少陽為君之家及父母,太陽為君之身,君之位也。
少陽為君之家,木為火之父母,君以少陽為家,火稱木之子,真人知之耶?”
“唯唯。”
“子已知之矣。
少陰為臣,臣者,以義屈折,伏于太陽。
故金隨火屈折,在人可欲為。
臣者常以義屈折,佐君可欲為也,故少陰稱臣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太陰為民,民流行而不止。
故水流行而不知息也。
民者,職當主為國家王侯治生。
故水者,當隨生養木也。
東方者,君之家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
天之格讖,少陽者畏少陰,故臣者,反主錄國家王侯官屬也。
太陽畏太陰,是故國有道與德,而君臣賢明,則民從也。
國無道德,則民叛也。
是故治國之大要,以多民為富,少民為大貧困,諸真人曉知之耶?”
“唯唯。”
“行,已覺矣。
天之格法,分為六部。
東、南上屬于天,故萬物生皆上行,C167行人民皆出處外也,屬于天。
故天為之色,外蒼象木,內赤象火。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已曉矣。
天地之格讖,西方北方,下屬于地。
故萬物至秋冬,悉落下歸土也。
人民C167行至秋冬,悉入穴而居。
故地之為色也,外黃白象土金,內含水而黑,象北行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天之格讖,東方南方位尊,上屬天,主治,為君長師父。
西方北方位卑,屬地,為臣,為後宮,為民。
故己者,甲之後宮也。
甲,天也,王者之本位也,故甲為心星。
心星,火也,為王者,故東方亦為王者之先也。
心星,火也,行屬南方,比若日出東方,而位在南方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
天之格讖,丙為火之長,最其大明者也,君之位也。
辛者屬丙,辛者,丙之後宮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
“今己亦為皇後,辛亦為皇後,何謂也?”
“善哉!子之難也,得天讖訣意。
然,己配甲,甲者,丙之父也,故己乃太皇後之宮也。
辛者配丙,丙者,甲之子也,故辛者,小皇後之宮也。
丙者,乃甲之CACA子,受命皇之君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真人已知之矣。
庚者屬乙,是國家諸侯王之婿也。
壬者屬丁,是帝王女弟之婿也。
癸者屬戊,是國家太皇後之婦家也。”
“善哉!”
“真人已知之矣。”
“今十干已解,各有所屬。
愿聞地之十二支,當云何哉?”
“善耶!然,天之為法,陰陽雖行,相過事者各自有家。
天之為法同不,舉家悉相隨而止耳。
甲者以寅為家,乙者以卯為家,丙者以午為家,丁者以巳為家,戊者以辰戌為家,己者以丑未為家,庚者以申為家,辛者以酉為家,壬者以子為家,癸者以亥為家。
故天道者,反行治也。
地道者,止也。
故有分土,反無分民,蓋有國土而無國。
故天地者不移,天反一日一夜周流一竟,行之以此為常。
故十二支各居其處,不隨十干而行也。
子知之耶?”
“唯唯。”
“天地之道,四時五行,其道以相足,轉而異辭,周流幽冥,無有極時,獨古者大神聖人,時時知之耳。
欲盡為子說之,難為財用,又復太文,反令益憒憒,使土德之君見眩亂,不知所從,故止也。
不惜為諸子說也,而說無窮極,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少覺矣。
德君據吾天讖以治,萬不失一耳。
是故天道,乃有固界也。
以東與南為君王象,屬天,故名為天子也。
以西與北為後宮、民臣象也,屬地,故地為後宮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天之格讖,東方者畏西方。
是故天地開辟以來,王者從兵法,興金氣武部,則致君之象無氣,火者大衰,其治兇亂。
真人欲樂知天讖之審實也,從上古、中古到于下古,人君棄道德,興用金氣兵,法其治,悉兇,多盜賊不祥也。
是故上古聖人,深知天固法象,故不敢從兵革武部以治也。
帝王欲樂長安而吉者,宜按此天讖,急囚斷金兵武備,而急興用道與至德,以象天法,以稱皇天之心,以長厭絕諸奸猾不祥之屬也,立應不疑也。
真人知之耶?”
“唯唯。”
“天之讖格法,太陽雖為君者,反大畏太陰、水之行也。
水之甘良者,酒也。
酒者,水之王也,長也,漿飲之最善者也,氣屬坎位,在夜主偷盜賊。
故從酒名為好縱水之王、長也。
水王則衰太陽。
真人欲樂知天讖之審實也,從太古以降,中古以來,人君好縱酒者,皆不能太平,其治反亂,其官職多戰斗,而致盜賊,是明效也。
是故太平德君方治,火精當明,不宜從太陰,令使水德王,以厭害其治也,故當斷酒也。”
酒者,水之王。
水王當克火,火者,君德也,急斷酒以全火德。
“愿聞睹斷之耶,斷何所酒哉?”
“但斷市酒耳。”
“今天師何睹何見,而獨斷絕市酒耶?”
“然,夫市者,乃應水之行也,故四方人民凡物,悉流而往聚處。
是故江海,亦水之王、長也。
故凡百川財物,亦流往聚處也。
夫水者,北方玄武之行也,故貪,數劫奪人財物。
夫市,亦五方流聚而相賈利,致盜賊狡猾之屬,皆起于市。
以水主坎,天之法,以類遙相應,故市乃為水行。
縱其酒,大興之,復名為水王。
市人亦得酒而喜王,名為二水重王。
其咎六,厭衰太陽之火氣,使君治衰,反致72E臣。
真人知之耶?”
“今見天師訣之,眩亂不曉,愿聞其大訣。”
“善哉!子之言也。
然,諸真人乃遠為天來問事,為德君帝王解承負之害,吾無所惜也。
俱安坐,為諸真人分別悉說,道其大要意。”
“唯唯。”
“天之讖訣,金玉興用事,人大興武部者,木絕元氣,土得王。
大起土者,是太皇後之宮也,氣屬西、北方,太陰得大王,則生C72E臣,作後宮失路,騰而起。
土王則金相,復相隨,騰而起。
巳與辛之氣,俱得興王,騰而大起。
天之格法,則生後宮多72E,此非後宮之過也,此乃名為治失天讖,失其大部界,反使災還反相覆也。
是乃天地開辟以來,先師天時運未及,得分別具說天之大部界也,令帝王便失天之法治,令生此災變。
真人深知之耶?”
“唯唯。”
“天之讖也,縱酒者,水之類也。
市者水行,大聚人王處也,而縱酒于市,名為水、酒大王。
水王則火少氣,火少氣則化成灰,化成灰則變成土,便名為火付氣于土也。
土得王,起地,與金、水屬西、北太陰,屬于民臣;反得王,後生C72E臣,巳氣復得作,後宮犯事復動,而起其災,致偷盜賊無解時。
各在縱水,令傷陽德。
今所以為真人分別說之者,見子來問事,大□□C36AC36A,承知為皇天欲佑德君,故吾為真人分明天地大分,治所當象之,勿復犯也,犯者復憒憒致亂矣。
子知之耶?”
“唯唯。
愿問一疑。”
“行言。”
“今京師,同聚人眾財貨。
中類京師,反應水行耶?”
“噫!諸真人學,何一時昭昭,時時暗昧哉?”
“不及。”
“然,安可盡及耶。
然,夫京師者,乃應土之中,火之可安止處也。
非若市,但可聚財處也。
夫京師,乃當并聚道與德,仁與賢B823,共治理天下。
何故乃言京師人君,但當聚財貨乎?子其大愚哉!子以吾言不信,為子道之。
古者京師到今,諸聚道德賢B823者,天下悉安其理;但聚珍寶財貨而無賢明者,悉亂。
于真人意,京師寧可若市,但可聚財處非乎?寧解耶?”
“唯唯。”
“為諸真人重明天讖格法。
日者生于少陽,盛于太陽;月者生于少陰,盛于太陰。
日者,天之精也,陽之明也,故曰為君,位在南方;月者,地之精也,陰之明也,故月為臣,位在北方。
南方為晝,北方為夜,是故日得王用事,則月與夜衰短;月得王用事,則日與晝衰短。
故北方氣王,則南方氣衰;南方氣王,則北方氣衰也。
故當急止酒王,以斷衰水、金也。
真人重明知之耶?”
“唯唯。”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