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二 嬰兒門下 倒763】
痘瘡能依期灌漿結痂如螺靨為吉。
若膿未滿足。
忽然乾靨,或膿成之後。
不痂破爛,或收靨之時。
泄瀉膿血,或空泡乾枯,或發熱昏憒,或切牙寒戰,或手足並冷。
飲沸湯而不知熱。
是名倒。
由中氣不足。
毒從內入之故。
宜參 內托散、補中益氣湯、保元湯選用。
使破者重復灌漿。
無處更出贈痘,則正氣得補。
復祛出毒邪也。
若服補藥不出贈痘。
破處不復腫灌。
更下膿血者不治。
若將靨之時忽然黑 ,或漿未充而忽然收靨,或漿雖充而一齊結乾紫,此氣虛血熱。
因火迫而收之太速也。
犀角地黃東加紫草茸,或四聖散加人參、當歸。
然其形証。
又當推辨,如身痛四肢微厥。
瘡色青紫者,此則外感寒邪。
腠理閉拒而倒 。
人參敗毒散。
並用胡荽酒噴之。
忽然倒 而心神不寧者。
豬尾膏。
若心煩狂躁。
譫語便秘。
口渴飲水能食者,此則外觸穢氣而倒 。
內服奪命丹。
外燒熏穢散辟之。
尸氣所觸而 。
辟穢香解之。
有漿未滿足。
忽然目眶深陷。
乃氣脫倒陷。
若作昏沉痰喘者死。
丹溪云:痘瘡倒 。
因真陽虛而毒瓦斯不能出者。
保元東加紫草之類。
若將成就之際。
卻淡色者屬血虛。
芎、歸之類,或加紅花、紫草。
屬熱。
升麻、芩、連、桔梗之類。
甚者用犀角。
薛氏云:若熱毒方出。
忽被風寒閉塞肌竅。
血脈不行。
身體作痛,或四肢微厥。
斑點不長,或變青紫黑色者,此為倒 。
若胃氣虛弱,不能補接營衛。
出而復沒者。
謂之陷伏。
誤用解毒之藥,必致陷塌。
若喜熱飲食。
手足並冷者,乃脾胃虛弱之証。
宜用辛熱之劑補之。
喜冷凍飲料食。
手足並熱。
乃陽氣壯熱之証。
宜用苦寒之劑瀉之。
外感風寒者溫散之。
毒瓦斯入腹者分利之。
陽氣虛者溫補之。
外寒觸犯者熏解之陳文宿用異功散。
以預保脾胃於未敗之先。
實發前人之未發。
開萬世之蒙 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