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八草部中益母草】
益母草
稟地中陽氣以生,感天之春夏之氣而成,味辛、苦,微寒,微溫,無毒。
入手足厥陰經。
補而能行,辛散而兼潤者也。
午月五日收采,陰乾,如入行瘀去滯藥內宜生用。
如入調補安胎藥中宜蜜酒,拌蒸晒乾焙用。
益母草,一名茺蔚。
補而能行,辛而能潤,總調胎產諸症,去死胎,安主胎,行瘀血,生新血,主欲產胎滯而不行,療新血血滯而不利,行血活血而不傷,已產未產之良劑,通為治血之需。
更有調氣之意,治小兒疳痢,敷疔腫乳癰,汁滴耳中,又治 耳。
醋調細末,堪為馬嚙,制硫磺,解蛇毒,多服消腫下水,久服益精輕身。
子味相同,亦理胎產,善除目翳,易去心痛,但茺蔚雖謂有活血行氣補陰之功,然用其通利之性則可,求其補益之功尚未也。
況即有行血除水通利之力,則益母不益子之義已寓於中。
兼歸芍地黃則無損矣。
凡崩漏瞳神散大者禁用。
李時珍曰:益母根莖花葉實皆可用,若治血分風熱明目調經用子為良,若胎產瘡腫消水,行血則可並用,蓋根莖花葉,專於行子則行中有補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4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