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卷中 補中益氣湯20】
黃 (病甚,勞役熱者一錢)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參(去節,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當歸身(三分,酒焙乾,或日干,以和血脈) 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導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乃可,若獨用瀉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 白朮(三分,降胃中熱,利腰臍間血) 上件藥 咀。
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渣,食遠,稍熱服。
如傷之重者,不過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權立加減法治之。
如惡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於已加白芍藥二味中更加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如天涼時惡熱而痛,於已加白芍藥、甘草、黃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時腹痛,去芍藥,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薑三片。
如頭痛,加蔓荊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頂痛腦痛,加 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細辛二分,華陰者。
諸頭痛者,並用此四味足矣;如頭上有熱,則此不能治,別以清空膏主之。
如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去皮)二分或三分。
《內經》所說少腹痛,皆寒證,從復法相報中來也。
經云:大勝必大復,從熱病中變而作也,非傷寒厥陰之證也(仲景以抵當湯並丸主之,乃血結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氣壅滯,加青皮二分;如氣促,少氣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濕,若身重者,亦濕,加去桂五苓散一錢。
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蒼朮以上各一錢,勿用五苓,所以然者,為風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諸風之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故也。
如大便秘澀,加當歸梢一錢;閉澀不行者,煎成正藥,先用一口,調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得行則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變凶證也;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宜加去根節麻黃五分;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麥門冬(去心)二分或三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參三分或二分,並五味子、麥門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如病患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一分或三分;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黃連;如脅下痛,或脅下急縮,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
上一方加減,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始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末傳為寒中,則不可用也,蓋甘酸適足益其病爾,如黃 、人參、甘草、芍藥、五味子之類也。
今詳《內經》、《針經》熱中寒中之證列於下。
《調經論》云: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
又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又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曰內熱。
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寒獨留則血凝泣;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曰寒中。
先病熱中證者,衝脈之火附二陰之裡,傳之督脈;督脈者,第二十一椎下長強穴是也。
與足太陽膀胱寒氣為附經督脈,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馬,其勢不可遏。
太陽寒氣,細細如線,逆太陽寒氣上行,沖頂入額,下鼻尖,入手太陽於胸中,手太陽者,丙,熱氣也;足膀胱者,壬,寒氣也。
壬能克丙,寒熱逆於胸中,故脈盛大。
其手太陽小腸熱氣不能交入膀胱經者,故十一經之盛氣積於胸中,故其脈盛大。
其膀胱逆行,盛之極,子能令母實,手陽明大腸經,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氣挾子之勢,故脈澀而大便不通。
以此言脈盛大以澀者,手陽明大腸脈也。
《黃帝針經》: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裡以補之。
若見此病中一證,皆大寒,禁用諸甘酸藥,上已明之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