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余論 疝氣論31】
疝氣之甚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
有痛在睪丸者,有痛在五樞穴邊者,皆足厥陰之經也。
或有形,或無形;或有聲,或無聲。
有形如瓜,有聲如蛙。
自《素問》以下,歷代名醫,皆以為寒。
蓋寒主收引,經絡得寒,故引不行,所以作痛,理固然也。
有得寒而無疝者,又必有說以通之可也。
予嘗屢因門戶雪上有霜,沒膝之水,踢冰徒涉,不曾病此,以予素無熱在內也。
因而思之,此証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濕熱之邪不得疏散,所以作痛。
若只作寒論,恐為未備。
或曰︰厥陰一經,其道遠,其位卑,鬱積濕熱,何由而致?予曰︰大勞則火起於筋,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
本經火積之久,母能生子,虛,濕氣便盛。
厥陰屬木,系於肝,為將軍之官,其性急速,火性且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大暴也。
愚見有用烏頭、梔子等分作湯,用之其效亦敏。
後因此方隨証與形加減用之,無有不應。
然濕熱又須分多少而始治,但濕者腫多 病是也。
又有挾虛而發者,當以參、朮為用,而以疏導藥佐之,診其脈有甚沉緊而大豁無力者是也。
其痛亦輕,惟覺重墜牽引耳﹗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