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 補編 錄方 苦參子治休息痢87】
鴉膽子治休息痢,歙《程杏軒文囿醫案》甚稱其功效,用三十粒去殼取仁,外包龍眼肉捻丸,每晨米湯送下一二服,或三四服即愈。
此藥味大苦而寒,力能至大腸曲折之處,搜逐濕熱,《本草》不載,見於《幼幼集成》,稱為至聖丹,即苦參子也,藥肆多有之。
吾裡名醫張雲寰先生李瀛,亦嘗以此方傳人,吾母周太孺人,喜施方藥,以治休息痢,無不應驗,兼治腸風便血,凡熱痢色赤,久不愈者,亦可治,惟虛寒下痢忌之。
(炳章)按︰苦參子仁治腸熱便血,及熱痢久不愈,余亦治驗多人,惟余用每次十四粒,龍眼肉七枚,分包吞服,兩服即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