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 卷五 食忌71】
《本草》云︰多食韭,神昏目暗。
多食蔥,神昏發落,虛氣上沖。
多食萊菔動氣。
多食芥菜,昏目動風發氣。
又云︰虛人食筍多致疾。
浙人食匏瓜多吐瀉。
馬齒莧葉大者,妊婦食之墮胎,此類不可勝數,尋常菜蔬亦足為患。
其它可知,養生家所以必慎食物也。
石門趙屏山明經宗藩自寧波旋裡,過紹興,訪友於郡城,一仆家在城外,乞假歸省,途中買鱔魚至家,使其妻烹之,適其鄰人來視,遂留共食,食畢皆口渴腹痛叫號,移時而死,其身化為血水,僅存發骨,識者謂誤食斜耕而然,趙次日俟仆不至,遣人往問,始知其故,遂終身不食鱔。
余按︰鱔身尾皆圓,斜耕身尾皆扁,口有二須,可以此為辨。
然鱔有昂頭出水二三寸者,為它物所變,其毒亦能殺人,養生家宜慎用之。
山谷產菌,種類不一,食之有中毒者,往往殺人,蓋蛇虺毒瓦斯所蘊也。
咸豐五年六月初三日,烏程縣施家橋吳如玉之母,山中采菌甚多,族人吳聚昌之妻乞而分之,炒熟以佐夜飯,有子媳與女同食之,二更後,嘔吐腹痛,至天明四肢抖縮,肉跳齒咬,四人同時殞命,如玉之母,亦食之而死,雞食吐出之物,頃刻即斃,剖視腹中,只有硬肝,余皆腐成毒汁。
夫山人食菌,本為常事,麥熟及寒露時,菌甚多,味極美,蘇州有熬成油者,預為持齋過夏之需,取其鮮也。
今吳姓家食菌而死者五人,可謂奇慘。
烏程楊毅亭封翁炳謙,特為作記刊傳以示戒。
言若必欲食之,須用銀器同煮,(須久置待冷試驗),銀有青黑色者,斷不可食,如中其毒,飲以糞汁可解,又地漿水亦可解毒,其法於牆陰地掘二三尺深,以水傾入攪勻,取上面澄清水冷凍飲料之。
(按︰《東林山志》云︰五月雨水浸淫之時,蕈生於山谷、惟淡紅色、黃色者無毒可食,寒露生者,色白名寒露蕈,亦無毒可食,其大紅者、黑者有毒殺人,人或中之,食糞汁可解。
又《衛生錄》云︰蕈上有毛,下面光而無紋者,及仰卷赤色者,或色黑及煮不熟者,並不可食。
《物理小識》云︰以燈心和蕈煮,或以銀簪淬之,燈心與簪黑色者即有毒。)
《清異錄》云︰湖湘習為毒藥以中人,其法取大蛇斃之,濃用茅草蓋掩,幾旬則生菌, 菌發根自蛇骨出,候肥盛采之,令乾搗末,糝酒食茶湯中,遇者無不赴泉壤,世人號為“休休”。
觀此則菌之生自蘊毒者,往往有之,服食家可不慎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