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漁齋醫話 藥籠短劇一卷 158】
〔蟬蛻〕 其體輕清,故除風熱,解肌發痘疹,退翳。
治中風失音,洗用。
〔蜂蜜〕 秘蜜之謂也,潤腸胃,和百藥,不可同蔥食,殺人。
黃蠟止痛生肌,凡被毆或跌傷,見風多致不救。
一方用荊芥黃蠟魚鰾炒黃色各五錢,艾葉三片,入無灰酒一碗,重湯煮一炷香,熱飲之,汗出立愈。
惟百日內,不得食雞肉。
〔五倍子〕 酸澀斂肺,鹹寒降火化痰,治下血脫肛。
有外感非虛脫禁用,去蛀屑。
〔僵蠶〕 去齒足炒,治風痰之要藥。
痧痘症多用之,取其散風消痰也。
日本國人有病,僵蠶為上藥,非此不治,猶唐古忒之需大黃也。
〔蟾蜍〕 微毒,入胃退虛熱,行濕氣,治小兒勞瘦疳疾。
〔海參〕 色黑補腎,產北洋者大而刺密,沿緣石上,一擒而獲,若再取之,寧敗不移。
便滑者莫多食。
〔龍骨〕 攝斂收澀,無過此品,故能鎮心澀精斂汗,收飛越孤陽。
龍齒主治相同,尤療驚癇, 用。
〔龜板〕 鹹寒,至陰之品,益腎滋陰,治真水不足,勞熱骨蒸,腰腳酸痛之症。
腎虛無熱勿用。
去牆酒炙搗。
〔牡蠣〕 生能補肝滋腎,斂精止汗。
凡應表之症,用龍牡貽害非細。
〔石決明〕 鹹涼,除肺肝風熱,療目疾內外障。
亦治骨蒸勞熱。
研。
〔珍珠〕 固心消熱痰,清神明,治驚癇。
所以至寶丹用之。
〔淡菜〕 味鹹,補陰潛陽,凡虛火易升者宜之。
〔人中黃〕 甘草為末,入竹筒中,瀝青封固,臘月浸於廁中,交春取出漂清,破竹懸風處陰乾,解血分毒。
〔人中白〕 多年溺器中如苔而濃者,漂清 用,解血分毒,喉科要藥。
〔金汁〕 入地愈久愈佳,瑩白者入藥,清血分熱毒。
大寒之品,無火者切忌。
〔童便〕 止熱血妄行,為吐血產後之良藥。
患吐血自服溲溺,百不一死,皆能從其類而治之也。
秋石鹹滋腎水,陰虛火升者宜。
〔人乳〕 補血上品。
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本屬血化,胃陰受戕,納食即吐,同糯米飲緩緩服之,便能受物。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