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漁齋醫話 橘旁雜論下卷 以藥得名為善得子48】
醫貴集大成,而秦越人過洛陽為老人醫,入趙為帶下醫,入秦為小兒醫。
又似入國問境,因地製宜者。
我邑唐介庵先生,抱性慈濃,於醫學深究南陽之旨,各家亦能探討。
中年後,以用大黃著名。
凡士夫與窮巷僻鄉,遇有熱結不解者,必延唐大黃焉;於是乎先生之字,竟為大黃之名掩矣。
先生遇表症則汗之,虛則補之,寒則溫之,亦何嘗執大黃而療人之疾哉﹗
乃人過欲下之症,延先生耳,非先生之偏用大黃也﹗
先生之品,堪師堪拜,遇貧苦有疾,邀一次,下日自來;數裡之內不坐船,常佩紙筆墨硯,暨一囊錢。
診視後,隨取寫方,不待假諸鄰也。
囑服幾劑,即將錢數置案頭,夠藥炭之需。
常見一家,深秋尚眠竹簟,曰︰不宜,盍勿易草席?答言︰乏錢。
先生歸,令一價持席往。
又一鄰人手藝營生,積銀十兩,常置臥所。
一日忽不見,遂病,醫藥終無效。
先生知其情,袖銀如數,診脈時潛置於枕席間,病患一旦復得,喜悅而病瘥。
後皆知先生所為,糾而還之,終無德色。
先生初無子,其室人當天癸已絕之年,忽然懷妊生子,奇矣﹗非先生盛德之感,有是理乎?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