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製法備錄 因時用藥例2946】
《內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則順之。
寒熱溫涼,則迎之。
凡用藥須看時令,如常用調理藥,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加茯苓,冬加乾薑。
如解肌發表,春溫月用辛涼藥,川芎、防風、荊芥、柴胡、紫蘇、薄荷之類;夏暑月用甘辛寒藥,乾葛、石膏、甘草、薄荷、升麻、柴胡之類;秋涼月用辛溫藥,羌活、防風、蒼朮、荊芥之類;冬寒月用辛熱藥,麻黃、桂枝、乾薑、附子之類。
若病與時違,勿拘此例。
如溫暑月治熱病、疫癘病,不可用辛溫熱藥,宜溫涼辛甘苦寒之藥,升麻、柴胡、乾葛、薄荷、石膏、黃芩、黃連、甘草、芍藥之類。
治咳嗽,春多上升之氣,用川芎、芍藥、半夏、黃芩之類;夏多火炎逼肺,用黃芩、山梔、桑白皮、石膏、知母之類;秋多濕熱傷肺,用蒼朮、桑白皮、黃芩、防風之類;冬多風寒外來,用麻黃、桂枝、乾薑、半夏、防風、羌活之類。
若病與時違,不拘此例。
如治瀉泄,冬寒月用辛苦溫藥,乾薑、砂仁、陳皮、濃朴之類;夏暑月暴注水瀉,用苦寒酸寒藥,黃連、山梔、茵陳、芍藥之類。
若病與時違,不拘此例。
如傷冷食,腹痛或霍亂吐瀉,雖夏暑月,可用辛熱溫中藥,乾薑、茱萸、砂仁、濃朴之類。
如酒客病,或素有熱証,雖在寒涼月,可用清涼藥,芩連、乾葛之類。
凡用藥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
四時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
化化者,脾土中造化也。
是為四時之宜,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
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
但言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並淡味滲瀉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腎也。
用藥者,因此法度則生,逆之則死,其不死者,必危困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