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上) 草部2798】
白芷 味辛,氣溫。
氣味俱輕,陽也。
無毒。
陽明經引經藥,手陽明經本經藥。
(當歸為之使。惡旋復花。)
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侵頭目淚出。
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去面瘢。
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
治風通用,去肺經風熱,(宜作寒。)
治心腹血刺痛。
能蝕膿,乳癰發背瘰癧,腸風痔,一切瘡疥,排膿止痛,內托生肌。
又與辛荑、細辛同用,治鼻塞病。
本 味辛、苦,氣溫。
氣濃味薄,陽也,升也。
無毒。
太陽經本經藥。
(惡 茹。畏青葙子。采根曝乾,三十日成。)
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
除風頭痛,長肌膚,悅顏色。
太陽經風藥。
治寒邪結鬱及本經頭痛,頂顛痛,大寒犯腦,腦齒痛。
引諸藥上至顛頂,清明前立秋後,凡中霧露之氣皆濕邪中於上焦,白木湯中加木香同治之,此既治風又治濕也。
天麻 味辛、甘,氣平。
無毒。
(五月采根,曝乾。其苗名定風草。)
主頭風諸風,濕痺,四肢拘攣。
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通血脈、關竅。
久服益氣輕身長年。
又主諸毒惡氣,鬼疰蠱毒,支滿寒疝,熱毒癰腫。
《衍義》云︰凡用須別藥相佐使,然後見功,仍須多用之。
赤箭(一云即天麻苗也。)
味辛、氣溫。
無毒。
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消癰腫,下支滿,疝氣下血。
久服益氣力,強陰肥健,輕身增年。
赤箭則言苗用之,有自表入裡之功。
天麻則言根用之,有自內達外之理。
耳實(一名蒼耳。)
味苦、甘、氣溫。
(子熟時采,日乾用。忌食豬肉。入藥炒用。古今方多單用。)
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痺,四肢拘攣。
惡肉死肌,瘰癧疥癬瘙癢。
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填髓暖腰腳。
葉味苦、辛,微寒。
治療同。
秦艽 味苦、辛,氣平。
微溫。
陰中微陽。
手陽明經藥。
(菖蒲為之使,羅紋者佳。)
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節痛。
下水利小便。
療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
治五種黃病,酒黃黃疸大效。
主傳尸骨蒸及時氣治下,(牙痛口瘡。)
黃膽,皮肉眼如金色,小便赤,心煩口乾。
(用五兩,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瘥。
又方加芒硝一兩。)
狗脊 味苦、甘。
氣平,微溫。
無毒。
(萆 為之使。惡敗醬。細銼酒拌蒸,從巳至申。)
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痺寒濕膝痛。
頗利老人。
療失溺不節。
男子腳弱腰痛。
續筋骨,堅利俯仰,女子傷中。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