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上) 草部2788】
丹參 味苦,氣微寒。
無毒。
(畏咸水。犯藜蘆。五月采根,曝乾。又云︰冬采良,夏采虛惡。)
主心腹邪氣,鳴腸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 除瘕,止煩滿,益氣養血,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
治骨節疼痛,四肢不遂,腰脊強,腳痺軟弱,風邪留熱,頭痛眼赤,熱溫狂悶,中惡百邪鬼魅,腹痛,惡瘡癭贅腫毒,排膿止痛,生肌肉。
玄參 味苦鹹,氣微寒。
無毒。
足少陰經君藥。
(惡黃 、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三四月采根,日乾。凡用時勿犯銅。)
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餘疾。
補腎氣,令人目明。
強陰益精,治暴中風傷寒,身熱支滿,狂邪忽忽不知人,溫瘧洒洒,頭風熱毒,骨蒸傳尸邪氣,血瘕堅,散頸下核,癰腫。
又此藥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整肅而不濁,治空中氣、氤氳之氣、無根之火,此為聖藥也。
紫參 味苦辛,氣寒,無毒。
(畏辛荑。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
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通九竅,利大小便,療腸胃大熱,唾血衄血,腸中聚血,婦人血閉,癰腫諸瘡,仲景治痢用之。
茜根 (一名地蘇木。)
味苦,氣寒。
陰中微陽。
(二三月采入藥。炒用。勿犯鐵器。)
主寒濕風痺,黃膽。
補中,治六極傷心肺,衄血吐血,內崩下血,尿血,產後血暈,乳結,損撲瘀血,去諸死血,主蠱毒尤勝。
《周禮》︰庶氏掌除蠱毒,以嘉草攻之,蓑荷與茜也。
中蠱或吐下血如爛肝。
(茜草根、 荷葉各二兩切,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茅根 味甘,氣寒。
無毒。
(六月采。)
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下五淋,止消渴,解腸胃熱,婦人崩中。
苗如針,謂之茅針,可啖,益小兒,生采,敷金瘡止血並痛。
煮服之,主鼻衄及下血溺血,惡瘡腫未潰者。
煮服之主潰,一針一孔,二針二孔。
花亦主衄血、吐血、金瘡。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