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老老餘編(上) 服藥例2406】
常見世人治年高之人疾患,將同年少,亂投湯藥,妄行針灸,以攻其疾,務欲速愈。
殊不知上壽之人,血氣已衰,精神減耗,危若風燭,百病易攻。
至於視聽不至聰明,手足舉動不隨,其身體勞倦,頭目昏眩,風氣不順,宿疾時發,或秘或泄,或冷或熟,此皆老人之常態也。
不順治之,緊用針藥,務求痊瘥,往往因此別致危殆。
且攻病之藥,或吐或汗,或解或利。
緣衰老之人不同年少真氣壯盛,雖汗吐轉利,未至危困。
其衰弱之人若汗之,則陽氣泄;吐之,則胃氣逆;瀉之,則陽氣脫,立致不虞。
此養老之大忌也。
大抵老人藥餌止是扶持之法,只可用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藥,不可用市肆贖賣,他人惠迭,不知方味,及野狼虎之藥臾之。
服餌切宜審詳,若有宿疾或時發動,則隨疾勢用中和湯藥調治,三朝五日自然無事。
然後調停飲食,依食療之法隨食性變饌,此最為良法也。
老人腎虛,膀胱氣弱,夜多小水,此蓋腎水虛而火不下,故足痿。
心火上乘肺而不入脬胞,故夜多小水。
若峻補之,火益上行,脬亦寒矣。
老人臟腑結,大便秘,可頻吃豬羊血或葵菜血臟羹,皆能疏利。
老人常服芝麻湯及杏仁湯,又嚼麻子,俱能潤利。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