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疝氣門 病機1882】
經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壅腫,及為痿厥,其傳為索澤,其傳為 疝。
夫熱在外,寒在內,則累垂,此九夏之氣也;寒在外,熱在內,則卵縮,此三冬之氣也。
足太陽膀胱之脈逆上,迎手太陽小腸之脈下行,至足厥陰肝之脈不得伸,其任脈並厥陰之脈逆,則如巨川之水,致陽氣下墜,是風寒濕熱下出囊中,致而睪腫大謂之曰疝,大甚則為 。
足厥陰肝之木,與太陽膀胱寒水之脈同至前陰之末,傷寒家說足厥陰肝經為病,煩滿囊縮,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以瀉大熱。
《玉機微義》云︰以平康不病之人論之,夏暑大熱,囊卵累垂,冬天大寒,急縮收上。
與前三說若不同也,乖耶?否耶?答曰︰傷寒家囊卵縮,大熱在內,宜承氣湯急下之,與經筋說囊卵縮大寒在外亦是熱在內,與傷寒家同,故再引平康之人以証之。
冬天陽氣在內,陰氣在外,人亦應之,故寒在外則皮急,皮急則囊縮。
夏月陰氣在內,陽氣在外,人亦應之,故熱在外則皮緩,皮緩則囊垂,此 疝之象也。
三文殊,皆一理也。
《原病式》云︰ 疝,少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故也。
寒極而土化製之,故腫滿也。
經言丈夫 疝,謂陰器連少腹急痛也,故言。
婦人少腹腫,皆足厥陰肝之脈也。
經注曰︰寒氣聚而為疝也。
又按經言五臟皆主疝,但脈急也。
注言脈急者寒之象也,然寒則脈當短小而遲,今言急者,非急數而洪也,斯從寒也。
如疝脈緊急洪數則為熱痛,經言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煩冤而痛出白蠱,注言少腹痛溲出白液也。
一作客熱內結銷爍脂肉如蠱之食,故名曰蠱也。
然經之復言熱為疝瘕,則亦不止言為寒,當以脈証辨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