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虛損門 病機1609】
《內經‧通評虛實論》曰︰精氣奪則虛。
謂精氣奪去而減少也。
《玉機》謂︰人稟中和之氣而生有三,曰元精,曰元氣,曰元神。
三者本身中之真精、真氣、真脈也。
夫精乃臟腑之真元,非榮血之比,故曰天癸。
氣乃臟腑之大經,為動靜之主,故曰神機。
脈為天真委和之一氣,經謂其名有三︰命之本,氣之神,形之道。
其機運用升降,皆隨氣而動,因血而榮。
精氣資始,相生不失,以養一身,司命形質之體用也。
至若精不足則氣失資化;氣不足,則血失所榮;血不足,則氣無所附;天真散亂,則精氣神無所稟命矣。
是以相生長養之道,精化氣,氣生神,而皆稟乎身中臟腑之真也。
夫氣血從乎榮衛,榮衛又系乎經隧者,胃之水穀氣化。
此經隧不能不生榮衛,榮衛不能不散而養經脈,經脈不能不順而資天真,為生養、涵容、造化形質,理之然也。
凡人之視聽、言動、壯壽,皆此理之常也,疾病、盲聵、關格、夭折,皆此理之失也。
故有精神氣血不足則病,天真散亂則死者,皆由平日攝養之過與不及,動止之不循常度也。
經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力孤危。
然房勞甚則精氣竭,而神無所依,氣無所附,則忽致暴絕也。
竊常第究先哲經義濟生微旨,益氣補肺,補精滋腎,皆滋化其源也。
蓋人之精血常不足,加之數奪其真,資化失則榮氣乃虛,虛則衛氣不固,精滑脫,腎氣竭而陰微,不能與胃氣上升,以接清陽之氣。
故病多頭重或痛,氣弱而食少,元氣下陷,脈即微弱,外散欲絕而虛洪,或見損脈。
此實元精不足之所致,非有外感賊邪之病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