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瘧証門 治法1316】
瘧疾多起於暑熱風濕,未經發散,遽用常山、烏梅、丹、砒劫劑,輕者必重,重者必危。
夫三日一作者,陰經受病也,作於子午卯酉,少陰瘧也;作於寅申巳亥,厥陰瘧也;作於辰戌丑未日,太陰瘧也。
瘧得於暑,當汗而解。
或因取涼太過,汗鬱成痰。
其初感也,弱者即病胃;氣強者伏而不動。
至於再感,復因內傷,其病乃作,宜其難瘥。
夫感暑與風皆外邪也,非汗多不解。
若已經誤用劫劑,胃氣重傷,似難速愈,必先與參朮等補劑加減以取汗,得汗而虛,又行補養。
下體屬陰,最難得汗,補藥力到,汗出至足,方是佳兆。
又有感病極深,邪氣必自臟傳至腑,其發無時。
若發於午之後、寅之前者,血受病也,為難愈,須漸漸趲早,方是佳兆。
治此疾者,春夏為易,秋冬為難。
大忌飽食,以汗之難易為優劣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