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陰証略例 論陰証躁不躁死生二脈82】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8-23 19:59
標題: 【陰証略例 論陰証躁不躁死生二脈82】

陰証略例 論陰証躁不躁死生二脈82

 

 

陰証陽從內消,服溫熱藥煩躁極甚,發渴欲飲,是將汗也,人不識此,反以為熱,誤矣﹗熱上沖胸,服溫熱藥煩躁少寧,反不欲飲,中得和也。

 

人若識此,續湯不已愈矣﹗一則始病不躁,藥而躁,脈當浮之實大,陽氣充也。

 

手足溫和則生;若浮之損小,陽氣走也,手足厥逆則死。

 

一則始病躁,藥而不躁,脈沉之實大,陽氣回也。

 

手足溫和則生;沉之損小,陽氣消也,手足厥逆則死。

 

二証服溫熱藥,陽氣不能充與不能回者,經云︰責其無火也。

 

問︰下之,而其脈反大者,何也?

答云︰下之而脈小者,理所當然。

 

小猶可生,生之則易。

 

仲景云︰下之而脈反大者,虛也,陽將走而變。

 

醫若不識而復下之,則氣消而成大陰矣﹗亦有陰躁發熱不止,大渴欲飲冷,熱上沖胸,火獨炎上,亦將盡也。

 

以陰遍身皆寒,惟存胸中火,陰獨持權,不相管轄,迫而至此,與下之而脈大同意。

 

下之脈大,別不見熱處,陰躁發熱,但脈小耳﹗一則見脈不見証,一則見証不見脈。

 

又經云︰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

 

設脈浮革,固鹵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

 

革為寒,寒虛相搏則腸鳴。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反煩躁,茯苓四逆湯主之。

 

汗下後,白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