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衛生寶鑒 卷一 承氣湯辨12】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8-21 22:19
標題: 【衛生寶鑒 卷一 承氣湯辨12】

衛生寶鑒 卷一 承氣湯辨12

 

 

仲景傷寒論云。

 

寒邪外傷。

 

傳而入裡。

 

裡者。

 

入胃是也。

 

邪氣入胃。

 

則變而為熱。

 

胃中之氣鬱滯。

 

糟粕秘結。

 

壅而為實。

 

實則瀉之。

 

人所共知。

 

如緩急輕重之劑。

 

則臨時消息焉。

 

若不惡寒反惡熱。

 

譫語煩渴。

 

腹滿而喘。

 

手足 然汗出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如邪氣入深。

 

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

 

與小承氣湯試之。

 

若腹中轉失氣者。

 

有燥屎也。

 

乃可攻之。

 

不轉失氣者。

 

必初硬而後溏。

 

尚未可攻。

 

攻之則腹滿不能食。

 

若腹大滿不通者。

 

亦以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

 

勿令大泄也。

 

如發汗後不惡寒但熱者。

 

胃實也。

 

當和其胃氣。

 

調胃承氣湯主之。

 

成無己云。

 

大熱結實者。

 

大承氣。

 

小熱微結者小承氣。

 

以熱不甚大。

 

故於大承氣湯內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

 

故不減濃朴、枳實也。

 

如不至大堅滿。

 

邪氣盛而須攻下者。

 

亦未可投大承氣湯。

 

必以輕緩之劑攻之、於大承氣湯中去濃朴、枳實、加甘草。

 

乃輕緩之劑也。

 

若大承氣證。

 

反用調胃承氣湯治之。

 

則邪氣不散。

 

小承氣湯證。

 

反用大承氣湯下之。

 

則過傷正氣。

 

而腹滿不能食。

 

故有勿大泄之戒。

 

此仲景所以分而治之。

 

未嘗越聖人之制度。

 

後之學人。

 

以此三藥合而為一。

 

且云通治三藥之證。

 

及無問傷寒雜病內外一切所傷。

 

一概治之。

 

若依此說。

 

與仲景之方。

 

甚相違背。

 

又失軒岐緩急之旨。

 

紅紫亂朱。

 

迷惑眾聽。

 

一唱百和。

 

使病者暗受其弊。

 

將何訴哉。

 

有公心審是非者。

 

於內經仲景方內求責。

 

使藥證相對。

 

以聖賢之心為心。

 

則方之真偽。

 

自可得而知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